新疆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感染者CRF07_BC流行毒株gag基因遗传特性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uan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新疆地区HIV-1感染者中流行的单一亚型CRF07_BC毒株的gag基因遗传特性.方法 对35例CRF07_BC亚型的HIV-1感染者分别于2011年9月(T1时间点)、2012年5月(T2时间点)、2013年2月(T3时间点)和2013年10月(T4时间点)4个时间点采集全血标本.为排除不同程度免疫功能对HIV-1基因变异的影响,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CD4+T淋巴细胞计数,并按照CD4+T淋巴细胞<200/μL(重度免疫抑制)、200~500/μL(中度免疫抑制)和>500/μL(无免疫抑制)分为不同免疫功能的3组.抽提标本RNA,套式PCR扩增gag基因片段,最终将3组研究对象得到的4次序列进行基因离散率和进化树分析,并使用BEAST软件估算该地区CRF07_BC流行毒株的最近共.同祖先株形成时间和平均进化速率.为排除HARRT对HIV-1基因变异影响,对HARRT组和非HARRT组进行基因离散率分析.结果 3组不同免疫功能的研究对象均呈现出在T1、T2、T3、T4时间点的组内和组间基因离散率依次升高的趋势.HARRT组和非HARRT组也均呈现出在T1、T2、T3、T4时间点的组内和组间基因离散率依次升高的趋势.进化树分析显示,同一样本的几次序列在进化树上聚集成一簇,大部分毒株均在T4时间点上独立分出一支;其最近共同祖先株形成时间为10.9年[95%最高后验密度(HPD):2.0~22.2年],平均进化速率为1.34×101替换·位点1·年-1(95%HPD:5.16×10-4~2.23×10-3替换·位点-1·年1).结论 新疆地区HIV-1感染者CRF07_BC亚型毒株会随着在一个地区流行时间的延长,加大该地区同一亚型内的基因离散率;CRF07_BC单一亚型内病毒株的gag基因进化速率相对文献报道的略慢。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对HBeAg阳性CHB患者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资料完整的HBeAg阳性CHB初治患者332例.最后完成研究316例.其中经超声证实合并NAFLD者106例(合并NAFLD组),单纯CHB者210例(单纯CHB组),均使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或恩替卡韦
目的 比较马来酸恩替卡韦与恩替卡韦(ETV)治疗CHB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入选患者随机分为ETV组和马来酸恩替卡韦组,分别接受ETV 0.5 mg/d或马来酸恩替卡韦0.5 mg/d治疗48周,49周后两组患者均接受马来酸恩替卡韦0.5 mg/d治疗.定期随访患者,检测血清ALT、HBV血清学标志物及HBV DNA,记录不良事件.符合正态分布的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及其与感染性疾病的关系,为临床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74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热原因及患者分布科室等临床资料.结果 374例患者中经各种检查或诊断性治疗最终明确诊断者327例,确诊率为87.4%.感染性疾病209例,占55.9%,其中结核病78例(20.9%),布鲁菌感染23例(6.1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肿瘤,位居妇科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的第2位,我国2009年的发病率为12.96/10万,病死率为3.28/10万。从初期的宫颈病变发展为宫颈癌通常需要十年至数十年,在演变过程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持续感染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女性生殖道高危型HPV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给予合适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宫颈癌发生。2012年美国
摘 要: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其主要指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自主探究相关生物问题,同时,探究性学习的开展还对学生形成科学素养有着重要影响,并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探究中促使学生实现独立学习.基于此,主要对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用“喜”.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应用;“愁”;“喜”;初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5-ALA)光动力疗法是由光驱动的、通过生物组织中激发态光敏物质的退激而引发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反应,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具有组织选择性好,作用表浅,对微血管组织的损伤作用强,无明显的全身不良反应等特点,主要用于治疗肿瘤、鲜红斑痣、视网膜黄斑变性、增生性瘢痕、白癜风等。
期刊
患者男,74岁,上海人.因间歇性寒战、高热、大汗淋漓3年入院.2011年4月初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体温39℃,每48~72 h发热1次,每次持续5~6 h,发热前畏寒、寒战明显,无明显头痛、恶心、呕吐,继之大汗淋漓,体温自行降至正常,但伴明显乏力.持续半个月后每72 h发热1次,体温41℃,并出现头晕、腰酸、四肢关节酸痛,乏力更明显.曾在外院查血白细胞计数5.9×109/L,淋巴细胞比例0.54
期刊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 125、CA199、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水平在活动性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采集63例活动性肺结核和2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个月和6个月时的静脉血,Centaur XP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CA125、CA199、CEA、SCC水平,30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
摘 要:化学是初中教育重要组成,在培养学生创造力和科学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作用.元素观是人们基于元素角度认识事物时形成的化学思想观念,学生只有形成良好的元素观才能提升学习化学知识能力.对此,初中化学教师可从多方面渗透元素观,指导学生高效理解知识,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元素观;渗透路径;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32-
HIV感染早已成为危害全球的社会及公共卫生问题.监测HIV感染率对了解不同人群HIV感染状况和疾病分布有重要帮助,但要了解人群HIV发病趋势并重点布置于预措施,还需要了解目标人群的HIV新发感染状况.BED捕获酶联免疫法(BED-CEIA法)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可以区分HIV-1新发感染和长期感染的方法[1],其在监测并估算高危人群新发感染率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但相关的报道鲜见.本研究应用BED-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