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带式输送机分拣机器人异物识别与定位系统设计

来源 :工矿自动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lcimer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器视觉已在煤矿带式输送机分拣机器人目标检测与识别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目前煤矿带式输送机分拣机器人目标识别主要针对煤矸石识别,对造成输送带穿透、撕裂等的异物目标识别的研究较少,且在目标异物精确定位方面的研究也较少。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煤矿带式输送机分拣机器人异物识别与定位系统,可对输送带上存在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形状的异物进行识别与定位。采用双目视觉实时获取输送带上异物图像信息,并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基于Canny算子进行图像信息增强,通过灰度拉伸方法改进图像边缘信息,突出煤矿带式输送机上异物的边缘特征;利用形态学方法提取异物形状特征,建立异物图像特征样本库,通过图像特征匹配的方式解算出异物存在区域,实现异物类型的检测、分类与识别;在异物类型成功识别的基础上,以目标异物边缘特征值为基础,建立目标异物的感兴趣区域(ROI),构建相机、输送带与目标异物坐标转换关系,利用多目标质心快速计算方法求取目标异物质心坐标,实现对目标异物的定位。系统样机实验结果表明:煤矿带式输送机分拣机器人异物识别与定位系统异物识别率不受尺寸、材质和颜色等因素影响,能够实现输送带目标异物图像的采集、处理、特征提取、识别和位置定位,识别率为92.5%以上,目标异物位置定位平均误差为3%左右。
其他文献
分配正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严密的发展逻辑。分配是商品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劳动则是价值分配的基础所在。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本质出发,科学地预测了未来社会的分配方式。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按需分配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最终追寻的价值目标。深入挖掘马克思分配理论的形成逻辑、基本特点以及实践路径,对于完善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推进马克思主义
物流是现代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物流的效率、成本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交通堵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造成企业物流效率降低、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交通堵塞问题的客观因素例如老城区道路建设不足、城市规划不合理等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违章行为作为公路运输中的突发因素,其造成的城市交通堵塞问题与驾驶人的素质水平直接相关,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违章行为监督机制以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不仅对提高公路运输效率进而降低
<正>一直以来,中国高考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学生乃至整个家庭的命运,因而分数至上的理念深入人心,家长、教师甚至学生把分数作为了教育的唯一目的,于是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上,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填鸭式的教育——教师将自己的知识经验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也只是机械地去对待语文学习,忽略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力,与新课标的理念南辕北辙。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面对着新课标的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越来越成为教师教学努力的方
期刊
为解决龙桥铁矿总风量不足、漏风严重、通风设备选型及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利用Ventsim三维可视化风网解算软件建立了主—辅扇和多级机站通风网络模型,并根据解算结果优化多级机站风机选型。风网解算结果表明:(1)当主—辅扇通风系统工频(50 Hz)运行总风量为364.94 m3/s,多级机站通风系统风机频率为48 Hz时总风量为364.36 m3/s,系统总风量均达到设计风量,但多级机站通风系统总风量富
目前,大容量线束网络正被广泛应用于各型飞机机载设备中,其线路通断故障对于飞机飞行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对其线路通断进行测试将显得尤为必要。针对大容量线束网络的特点,为满足线路测试可靠性和时效性要求,基于自动测试理论和多代理技术,提出一种新型大容量线束网络高效可靠的测试方法,并从测试要求、测试思路和测试效果评估等方面对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
劳动竞赛是竞技的舞台,也是展示、交流、切磋的平台,更是促进岗位建功立业的契机。进入新时代,工会组织要想充分发挥劳动竞赛提升职业技能的巨大推动作用,就需要结合时代特征不断创新竞赛内容、形式和载体。传媒业劳动竞赛应该面向青年、吸引青年、塑造青年,引导青年在媒体融合的征途上发扬工匠精神勇当尖兵。本文结合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劳动竞赛实践案例,研究探讨传媒业劳动竞赛激发青年员工融合创新实践的实现路径、
传统英汉翻译系统的输出结果同词汇实际应用语境含义差异较大,翻译精准度较低,为此,设计了基于人机交互的自动化英汉翻译系统。根据人机交互设计理念,通过设计翻译数据源采集硬件、分析处理硬件及数据接口硬件三部分,完成系统硬件平台设计;在平台基础上,利用人机交互算法提取英汉语义特征;利用翻译场景参量映射方法提取英汉语境特征;通过关联矩阵匹配相同词汇的语义特征和语境特征,提取人机交互翻译特征;构建人机交互翻译
背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是机体代谢物与还原糖在糖基化反应下产生的复杂化合物。在机体衰老或血糖升高的过程中,AGEs在体内不断合成并积累,进而导致一些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发生。研究显示,AGEs会加重糖尿病性牙周炎、种植体周围炎等口腔疾病的发展,破坏牙周局部组织的免疫调节平衡,最终导致严重骨吸收的发生。而巨噬细胞作为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极化为经典M1型或替代M2型以响应局部微环境的变化
针对传统系统在英语机器翻译中的功能和性能难以满足交互性需求的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人机交互增强算法的英语机器翻译系统。在设计系统总体架构的基础上,通过设计服务器和翻译器完成对硬件结构的设计。在软件设计中,利用增强算法分析了人机交互中输入英语语句的语义特征,根据分析结果设计解码算法,并构建英语机器翻译模型。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中,会话模块和对话模块的功能都满足交互性设计的要求,其能够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