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感注入教学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可以渗透的情感是多方面的,本文只谈其中的民族自豪感、高尚道德情操、抗挫折能力几个方面。事实证明,典型的历史片段对于学生这几种情感的加强是有很明显作用的。
  历史的情境,历史的方法,历史的感觉,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比空洞的说教要强得多。把历史课程的情感渗透利用好,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有很大帮助的。
  一、民族自豪感渗透
  悠久的时间、广阔的空间、纷繁的人物、众多的事件,构成了错综的历史。历史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历史事件都生动具体,每一历史人物都有血有肉。这里面有失败的痛苦,有成功的欢喜,有气贯长虹的豪迈,有决胜千里的韬略。历史教学要使学生能在这些事件与人物中找出整体关系,理清线索脉络,构建出认知框架,站在宏观的角度看待每一事件,能对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对比,找出其中的异与同。比较是思维与理解的基础,我们是通过比较来认识世界的。通过对比,显示出历史同现实的差异,展示出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激发学生的感情。比如当讲解造纸术的发明的时候,可以把公元100年前后的中国与外国进行比较,那段时期,中国已经开始逐步用纸作为承载文字的工具,而埃及在用纸草,印度人在用被叶,欧洲人在用羊皮。强烈的对比,可让学生生发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高尚道德情操渗透
  历史的精神力量可以帮助青年学生吸取到丰富的营养,使其思想情操得到陶冶。历史学科中有很多情操高尚与品质优秀的人物,比如:徐光启眼界宏阔,大胆破除狭隘的民族意识,虚心向欧洲传教士利玛窦学习,与之合作翻译出的《几何原本》弥补了当时中国数学的缺憾;积极学习西方的现代水利机械,编著出的《农政全书》是中国古典科学著作的精品。林则徐为了让中国人认识世界,做出了积极探索,其整理翻译的《四洲志》是中国人最初开眼看世界的优秀材料。此外,司马光的警枕,孔子的不耻下问,杜甫的读书破万卷,欧阳修的“马上、枕上、厕上”理论,无不体现着高尚的道德情操。中国历史上有这些高尚情操的表率,世界历史中同样也有,所有的榜样对于学生来讲,都是非常鲜活的学习目标。只要我们做到深入挖掘,根据时代精神与学生心理的特点,去粗取精、合理剪裁,就可以把上面这些历史人物所拥有的优秀品质与高尚情操逐步渗透到学生的意识中去,把学生培养成为优秀人才。
  三、抗挫折能力渗透
  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的产生发展是不经历挫折的,也没有任何人会一帆风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当给学生提示出这一道理,使其接触这一方面的内容。从全人类历史进程中可以看出来,历史的发展演变过程其实就是对客观世界不断征服的过程。通过不断地遭遇挫折与抵抗挫折、改变环境,才形成了今天这样的局面。从中国历史的角度来看,古代中国曾经占世界领先的位置,但是近代中国却任人欺凌,为了摆脱受奴役受压迫的现状,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从太平天国运动至义和团运动,再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直至后来才有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通过这段历史知识的讲授,能让学生体会到这样的道理,不管什么人、什么事,其产生与发展都要经历挫折的考验。而最终能不能取得成功,则要看其有没有顽强的意志力去接受挑战、战胜危机。历史事件是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的最好案例。
  四、典型历史片段对情感渗透的意义
  历史片段的典型性特征使其本身蕴涵了非常丰富的情感因素,而且适合于学生的心理发展程度,真实历史可以给情感教育的实施提供很多素材,可以说它是完成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的第一手段,情随事迁、情寓于史,教师的情感要随着知识的向前进行而自然而然地表露出来。离开历史片段的载体,情感则很难表达出来。在学习“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事实时,可以播放有关的影像视频资料,影片中所展现出来的日军的野蛮残忍与场面的悲惨血腥,会给学生造成非常强烈的冲击与情感震撼。学生此时的心理情感,显然是出自年轻人一时的幼稚与冲动,属于一种浅显狭隘的民族情感,没有人文与理性的认识。经过教师的逐步诱导,学生最终能够得到正确的情感教育:吸取历史的教训,追求民族间的和平平等交流,以得到共同的发展进步。这个例子中,历史片段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是有启发意义的,虽然不能马上让学生得到理性的认识,但是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学生的情感认知便会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在中学教学中,我们一直强调多学科交叉渗透,而在各学科中渗透道德与情感教育是主要的一项,历史学科在情感教育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我们应该利用好这项优势,把情感教育工作做好。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殷晓琴,女,中共党员,本科,江苏省南通市开发区实验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小学高级教师,南通市开发区音乐兼职教研员,南通市骨干教师,开发区学科带头人,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通市艺术教育先进个人。一、教学片段  《采菱》教学片段:  师:唱着这么好听的歌曲,你们一定也跃跃欲试想采菱了吧,那就让我们一起按照音乐的节奏来采菱吧!  这时教师发现有好几个男生开始捣乱,便让其中一名同学到台上来表演,可
摘 要:“区、校、企”三方合作模式是通过高新区管委会、学校和企业的深入合作,构建起一个服务于高新区稳定和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理想模式。本文通过湖南省长沙高新区“区、校、企”三方合作模式的实践探索,实现了地区、学校、企业的“三赢”,进一步说明了政府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让企业更好地参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词:国家高新区;区校企合作;理想模式  近年
摘?要: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对世界各国幼儿教育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创立的幼儿教育模式也受到了许多国家的推崇。蒙氏教育在我国的传播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使得我们不得不冷静地分析和探讨如何合理借鉴蒙氏教育思想、如何使蒙氏教育中国化。本研究从有准备的环境、谦虚的“导师”、科学的教具、自由教育原则等四个方面来研究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研究分析这些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启示,以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
1.走进生活,设计构建知识型的生活化作业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获得的认识与经验的总和。然而,课堂里学到的知识是僵硬的,再加上思想品德学科知识的理论性与逻辑性较强,学生往往觉得学习思想品德知识枯燥乏味,对做相关的作业也没有兴趣。设计构建知识型的生活化作业可使学生通过亲身生活实践,在生活实践中建构知识,从而达到强化教学知识的目标。  如:在教学“走进法律”时,我设计了如下的生活化作业:  题
摘要:目前聋校语文在教学体制、教材、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开展聋校语文教学,提高和发展听障学生的语言能力?本文提出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口语、手语和书面语的并重作用,以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聋校;语文教学;手语;口语;书面语;教学质量  一、三种语言形式在聋校教学中的现状我国从1956年开始实施口语化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在听障儿童语言教学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
摘 要:特殊教育学校个别化教育工作是特殊教育的延伸,个别化教育的对象是特殊学校中的“特殊生”即“后进生”,他们在学习、生活及行为能力上比正常的在校特殊学生存在差距,这就要求特教教师对这种现状进行研究,使他们能和其他的特殊学生一样接受知识教育。  关键词:个别化教育;后进生;沟通;自信;心理;鼓励  一、用正能量育人理念对待“后进生”  特殊教育和普通学校教育本来就存在个性化的教育,但是在这个特殊的
摘 要:词语是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由于词语教学比较枯燥,加上低段要求掌握的词语比较多,导致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吃力。讲生活,联字形,借文本,重语用四种方法能有效提高语言教学的效益。  关键词:词语教学;生活体验;文本内容;语言表达  1.讲生活  在低年级词语教学中,教师如果花大量时间给学生解释词语,学生未必能掌握好,结果将导致教师教得累,学生学的效果又不好。研究证明
美国法与英国法同属于英美法系,即普通法法系。普通法法系是指以英国中世纪以来的法律,特别是它的普通法为基础的,与以罗马法为基础的民法法系相对比的一种法律制度。美国在独立之后,经过一段时间,最终于18世纪中叶确立了普通法的发展道路。但是在十九世纪后期起,就离开英国法律独立发展,因此美国的法律有其自己的特点。本文主要从制度法律文化方面简述美国法对英国法的继承和发展。  一、法律文化的概念  1.国外学者
摘要: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有效的情景能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欲望,促进学生更好地积累词汇。如何妙用情景教学法,让英语课堂释放精彩?本文从使用形象生动的图片,创设直观情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交流情景;配合肢体语言,创设活动情景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直观情景;交流情景;活动情景  情景教学法是英语课堂常用的教学策略之一,纵观外研版新标准教材,它以生动、有趣的编排将英语内容设计成一个个情景,
作者简介:张莉萍(1979—),女,甘肃镇原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教师教育研究。摘要: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由于强调知识在多元情境中的应用及学习经验而受到广泛重视。将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运用于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认知学徒制  学前教育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掌握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