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症的临床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i147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讨论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症的临床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老年焦虑症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将20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实施文拉法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过程中,可明显减少对患者造成的副作用,对患者的焦虑缓解明显,对身体伤害小,总体上优于文拉法辛治疗。 结论:老年焦虑症患者的治疗并不容易,在临床用药过程中,需考虑到患者的切身情况和实际的反应。在多项研究后,认为艾司西酞普兰更加适合老年焦虑症的治疗,并且对患者的积极意义较大,建议在日后的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老年;焦虑症
  焦虑症在临床上主要指的是,其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危险、紧张、担心、恐惧等一系列的负面情绪。患者往往处于一种比较惊恐、慌张的情绪当中,但这与平静的现实生活并不相符,因此患者的自主神经症状、运动不安等情况,是比较明显的。老年焦虑症患者由于自身的调节能力较低,因此很容易陷入到思想上的恶性循环,其并不容易康复,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某些生理上的反应,包括疼痛、恶心等等。本研究主要对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症的临床效果进行讨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老年焦虑症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将20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患者情况如下,观察组:男性患者共计61例,女性患者共计39例;患者年龄在51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3岁±1.3岁。对照组:男性患者共计62例,女性患者共计38例;患者年龄在52岁--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4岁±1.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实施文拉法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本组患者实施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选择美国礼来公司的产品[1],剂量为10mg/片。患者服用时,初始剂量为5mg/d,根据病情调整剂量,需控制在10mg/g--20mg/d[2]。对照组:本组患者实施文拉法辛治疗,选择成都大西南制药公司的产品[3],剂量为75mg/片。初始剂量为75mg/d,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适当的调整剂量,需控制在150mg/d--225mg/d。所有患者在服药治疗时,均为早餐后服用[4]。
  1.3 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进行HAMA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1周末、治疗第4周末、治疗第6周末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得到的数据展开分析;计量资料通过(x+s)表示;相关数据应用t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经过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过程中,可明显减少对患者造成的副作用,对患者的焦虑缓解明显,对身体伤害小,总体上优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症患者的治疗并不容易,在临床用药过程中,需考虑到患者的切身情况和实际的反应。在多项研究后,认为艾司西酞普兰更加适合老年焦虑症的治疗,并且对患者的积极意义较大,建议在日后的临床中推广应用。
  表1:两组患者HAMA评分对比(x+s)
  3 讨论
  老年焦虑症患者是目前困扰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心理疾病,很多患者由于身边环境的变化或者是日常生活的改变,心理上的落差较大,在不知不觉中患有焦虑症,且自己不能理性的对待。老年焦虑症患者,其生活无法正常进行,休息不规律,日常脾气也比较古怪。通过对患者实施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能够更好的治疗焦虑症。该药物在临床上,是一种新型的抗抑郁药物,能够较好的抑制患者的神经元突触前膜5-羟色胺的再摄取,可以逐步的增加患者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的浓度。相对于文拉法辛而言,利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过程中,该药物的高亲和力,可更好的结合患者的基本点位,能够与次级点位进行有效的结合,客观上加强了药物本身的活性。在双重作用下,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焦虑症时,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艾司西酞普兰的疗效,要比文拉法辛更加优秀。从时间上来分析,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过程中,可在用药的第1周就显现出明显的药效,而文拉法辛的治疗则需要在后几周才能凸显出药效。时间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是非常宝贵的,尽早的发挥药效,可更好的减少老年焦虑症患者的各项冲动行为及负面情绪,稳定患者的生活,提高睡眠质量。另一方面,艾司西酞普兰的治疗,其不良反应明显要比文拉法辛更加轻一些,对老年焦虑症患者造成的影响较小,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建议在今后的老年焦虑症治疗中,推广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部分特殊情况,实施联合治疗,提高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光哲,许妍姬. 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对老年性抑郁症的治疗效果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5(06):146-147.
  [2]高翔. 48例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症的疗效观察[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9(10):143-144.
  [3]王巍.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 中外医疗,2015,14(05):106-107.
  [4]李会晓. 文拉法辛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7(08):2548-254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补土宣肺汤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感冒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酮替芬,治疗组应用补土宣肺汤。结果:两组治疗后的各项咳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土宣肺汤治疗感冒后咳嗽,可迅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感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低位直肠癌术后疼痛情况以及临床处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及衡南县人民医院2007-2014年收治直肠癌行保肛手术患者89例,结合患者情况分成三组,包括手术+放疗(A组)、单纯手术(B组)、以及手术+化疗(C组)。观察三组患者术后的疼痛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显示,A组、B组、C组轻度疼痛为66.7%、95.8%、66.0%;其中4cm-7cm出现轻度疼痛A组有3例,B、C组无相关病
期刊
糖尿病肾脏病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铁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十分重要,大量研究证据都表明,铁代谢与糖尿病肾脏病密切相关。铁、铁蛋白、转铁蛋白、铁调素等这些铁代谢指标都与糖尿病肾脏病发生、发展有着紧密联系。针对铁代谢的干预将会给糖尿病肾脏病的诊疗提供新的方案。
摘要:目的:分析吉非替尼联合放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时间段为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选择对象为来我院治疗的80例肺癌脑转移患者,将所有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肺癌脑转移患者40例,对照组肺癌脑转移患者40例,对照组肺癌脑转移患者给予放化疗进行治疗,实验组肺癌脑转移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吉非替尼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肺
期刊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合并衰弱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收治≥60岁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05例,根据衰弱筛查量表(FRAIL)分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衰弱组、衰弱前期组及非衰弱组,对比组间的临床资料及数据,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05例,其中男59例,女46例,年龄(84.75±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40例,将其根据随机方法分为手术组与保守组,每组各有患者20例。保守组患者给予其传统保守方法治疗;手术组患者给予其手术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愈率和复发率、并发症。结果:经治疗,两组均无患者死亡。近期疗效来看,手术组疗效跟保守组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但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
期刊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IP)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部分卟啉病患者可伴发有糖尿病,故卟啉病一直被列为特殊类型糖尿病之中。AIP可能通过血红素缺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物-1α(PGC-1α)的表达增强、炎性作用、抵抗素的升高、线粒体损伤等多方面机制影响血糖水平。糖代谢也可对卟啉代谢产生影响。禁食可导致AIP的急性发作,而2型糖尿病的发病和高糖饮食对卟啉病有一定的"保护作
糖尿病分型是指导临床决策的重要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65年首次对糖尿病进行分型,并先后进行了4次更新,这些分型的演变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对于糖尿病发病机制和临床发展结局认识的深入,同时也更好地应对了临床实际需求,增加了分型的灵活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演变性。鉴于糖尿病本身的复杂性和异质性,以及对糖尿病认识的局限性,目前的糖尿病分型还有很多未能满足的临床需求。结合糖尿病的病理
摘要: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57例患者进行二甲双胍药物治疗,对观察组59例患者进行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药物治疗,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用餐后2小时血糖进行比较,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