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籽粒响应花后早期高温胁迫的形态和细胞学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re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花后早期高温胁迫对小麦籽粒形态和颖果发育的影响,为小麦响应逆境胁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新疆主栽品种新春11号为实验材料,于花后5~8d进行高温处理,对花后各时期籽粒进行形态和细胞学观察,测定籽粒各时期鲜、干重,胚乳细胞数目变化及胚乳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发生情况。结果花后早期高温处理显著影响小麦籽粒形态、鲜/干重、果皮和胚的发育、胚乳细胞数目及胚乳PCD的发生。花后早期高温处理在小麦籽粒发育早期使籽粒的鲜重、干重及胚乳细胞数目分别较对照增加
其他文献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纤维是一种高性能纤维,因难溶于普通有机溶剂而使其应用受到较大程度限制。针对PPTA溶解性差的的缺陷,本文通过控制溴乙烷的量制备了不同接枝率的N-
在对太阳能集热器最佳安装倾角计算方法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石河子地区太阳能辐射强度数据, 采用编程方法对石河子地区最佳安装倾角进行动态计算与分析,最后运用 ECOT
依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关于数学抽象这一核心素养的说明与要求,运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工具,以“函数概念”为例,设计教学与评估环节,探索提升高中生数
2月23日,在杭各报都刊登了一条引人注目的消息:金光集团APP临阵撤诉.
苯炔是一种高活性反应中间体,在有机合成化学和天然产物的合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活泼的苯炔前体与Mannich碱构建稠合的取代四氢喹啉环。实验结果表明:苯炔前体和Ma
评课是教学、教研过程中一项经常性的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是教育思想的源泉;课,是教育信念萌发的园地。"他一辈子坚持每天听两节课,听完课后还要认真地分析、评议。
本刊讯 3月17日至20日,第七届全国新闻专业期刊、新闻媒体研究所年会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来自中央、地方新闻媒体研究所、新闻专业期刊社的近70名代表,就如何贯彻全国宣传部长
一、温家宝总理3月14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的开场白中说:"最关心‘两会'的是全中国人民.昨天我浏览了一下新华网,他们知道我今天开记者招待会,给我提出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个新气象,其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使科技报道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日益彰显.而考察近20年来的媒体实践,科技报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