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井的少年

来源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n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有个名叫法兰克·瑞恩的小少年。1985年,7岁的法兰克成了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在一次课堂上,老师对他们讲起了非洲人民的贫困生活:孩子们没有玩具,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药品,很多人甚至喝不上干净的水,成千上万的人因为喝了脏水而失去了生命。
  “在非洲,一分钱可以买一支铅笔,60分钱就可以帮助一个孩子治疗感冒或其他病患,两块钱可以买一条毯子,70块钱就可以帮他们挖一口井……”老师这样告诉他们。法兰克听后非常震惊,他没有想到世界上还有这么贫困的人。从此以后,帮助他们成了法兰克心中一个强烈的愿望。他希望能帮助非洲的孩子们挖一口井,让他们喝上干净的水。
  当法兰克对母亲说出心中的想法后,母亲并没有直接给他钱让他捐给慈善组织,而是带着他去通过劳动挣钱:他通过帮助邻居割草而在一周内挣到了2加元;他在跟着父母去看电影的时候,帮助一个商户擦拭玻璃窗,结果又挣到1加元;他帮助祖父捡了一筐子松果,挣到了0.5加元;帮邻居清扫门口的积雪,他又挣到了1加元……
  在一开始,母亲帮助他想一些挣钱的办法,后来法兰克自己也能找到挣钱的门路了,他甚至可以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通过帮助别人洗车或帮助别人捏煤球而挣到一些钱。就这样,法兰克足足坚持了4个月,终于攒够了70元钱,可等他在把这70元钱捐给慈善组织的时候,慈善组织的人告诉他,他们的老师描述有误,70元钱只够买一个水泵,挖一口井其实需要2000元钱。
  法兰克有些小小的难过,但他觉得自己既然可以挣到70元钱,也一定可以挣到2000元钱。法兰克开始为他的梦想而继续努力,而他因为在挣钱上越来越有方法,他能挣到的钱也越来越多。短短两年时间后,他就真的挣到了2000元钱。这一次,法兰克终于通过慈善组织,用这笔钱在乌干达的安格鲁小学附近挖了一口井。
  但是,法兰克并没有因此而滿足,一口井对于整个非洲来说,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他希望可以挖更多的井,让更多的非洲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到了这时,法兰克开始觉得靠自己一个人的努力实在太有限了,他希望能吸引更多人一起参与进来。在法兰克10岁时,他成立了“挖井的少年”基金会,他把非洲人民的贫困生活以及自己这几年来所做的努力做成宣传册,渐渐地,被他吸引进来一起努力的人越来越多。5年后,“挖井的少年”就筹到了75万加元,不仅为非洲的8个国家建造了30口井,还修建了很多学校及小型医院。
  “有很多人说我了不起,但其实真正了不起的是我的母亲!”法兰克很多次都这样说,“因为我的母亲不是像别人一样给我一些钱让我去帮助别人,而是教会我拥有了帮助别人的能力!”
其他文献
俗话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鸡狗这个字眼儿同时出现,人们都会想到“鸡狗不到头”,而我家却出现了鸡狗特别友好的现象。它们形成了“鸡狗帮”,我亲眼所见了它们团结后的力量。  今天,我发现我家的鸡和狗都有点儿神经兮兮的,小狗一见到我,竟然一反常态,理都不理我;那只大公鸡呢,我走过去,它就跟没看见似的,动都不动。真是新鲜。不一会儿,公鸡站起来了,“喔”地叫了一声,那小狗连忙跑到它后头,和它到处转悠。走
入夏有奇趣,家乡人常说“上有点点星,下有点点灯”,这入夏之夜的点点燈,便是乡间充满遐思和妙感的奇趣了。  这奇趣来自农村的田野,星光之下,田间地垄和草稞间,一只只闪着亮光的“小灯笼”,跳动的轻盈盈的微小光亮,带给人们诸多奇幻色彩,仿佛一下子掉进了童话中,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萤火虫。  家乡人称萤火虫为“点点灯”,形象又亲切地将之拴牢在人们的日子里,像是抬足弓腰之隙,都离不开它的影子。依据外象,古书上
远望,绿。是怎样的绿哟!调色盘里的绿全蹦出来,也调不出的那种绿——乡野间野草的绿。没有人修剪,草有的高,有的低,全随着性子长着。  阳光照着溪和草,也照着那座低低矮矮的茅草屋,把屋上的茅草一根一根染成淡淡的金黄。屋静默地立在阳光下。窗户半开半掩着,露出一张有些年头的小方桌。  听见倒酒的声音,看见一对白发老夫妻。“老头子哎,不要喝醉喽……”“嘿嘿……”笑声传出来,是吴地的口音。  爱国诗人辛弃疾静
长春——我的家。  站在如蛟龙蜿蜒的高架桥下,我时而仰望清澈如眸的天空,时而凝视川流不息的车来车往,我深深地爱着你,我的家!  我爱家的喧嚣。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摩肩接踵,莺啼燕跃,闪来耀去的灵动身影,可以尽情感受生命的力量和生活的快乐。  听妈妈说二十年前这里是沙尘暴肆虐的地方,最难忘的景象就是头裹纱巾,戴着口罩,无奈急行,却又寂静无语的人来人往。漫天昏暗,急速翻滚的“沙尘柱”让地面上的垃圾霎间
11、12期為合刊
期刊
中国最早的小学生白话文作文,淳朴的日常语言,自由的思想表达,广泛的写作素材,大胆的想象,一切都带着启蒙时期的诚实和趣味。  乘凉的时候,妈妈把我的一把扇子拿去,同我说:“你记得这把扇子画图上的题字吗?”  我便背着道:“小妹妹,小弟弟,乘风凉,做游戏。小鸟小雀玩一起。你们多么快乐呀!用功读书,努力前進,不要忘记!”
“丁零零……”放学铃声响了,同学们整理好书包,陆陆续续地走出教室。一个声音在我耳边隐隐约约地说:“你今天留下来补习。”原来是韦老师叫我留下来。  我忐忑不安地坐着,韦老师看了看我,温柔地说:“拿出测试题,我来給你讲一讲。”我乖乖拿出测试题,韦老师眨了眨眼睛,指着一道题说:“写一下。”我拿起笔,开始写起来。写好后,韦老师坐到我身边,对我说:“你听我给你讲,这道题应该是这样做的……”我竖起耳朵仔细地听
时间在不断地飞逝着,时代也在跟着不停地变化,随着匆匆的时光流逝,一家又一家迎来了新成员——小康。每个家庭的小康都只有家人们才能看见,它一直都会跟随着我们,我们在哪儿它就在哪儿。仿佛《哈利·波特》里的家佣小精灵波比,只属于一个家。  清早的时候,全家人陆陆续续起床,我算是最能睡的那个,自然,也是最晚起的。穿着淡黄色的睡衣长裙,半眯着眼来到卫生间,照了照镜子,随便揉了几下已经睡得很蓬松的头发,努力让自
夜晚,我来到阳台上,观察这座城市的美景。  近处的楼房显得非常高大,灯光从一个个窗口中透出来,好似一个个闪亮的小火球;远处的楼房则变得很矮小,连灯光也变得朦朦胧胧,好像一颗颗美丽的小星星一般。  小区的游樂场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声,原来是一群小朋友正在玩耍。再看看远处的马路上,那一辆辆开着夜行灯的汽车更像一只只小甲虫,在快速“奔跑”呢!  我喜欢夜晚中的这份美景,更喜欢城市中那闪亮的灯光,还有小区游乐
在我小的时候,一直觉得父母是最伟大的人,直到我上了中学,才发现我的父母其实很普通,甚至有些无知。  他们完全不明白我的想法和感受,特别是我的母亲,她似乎一直以为我还在读幼儿园。有一次,我们在去利文斯顿的路上,看见一个游乐园,我的母亲居然还问我要不要去玩旋转木马,我问母亲说:“你知道我几岁了吗?”母亲这才哈哈地笑了。  我越长大越觉得不想和我的父母说话,特别是当我想要和他们分享某些幽默的事情时,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