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功能自闭症,是一种儿童自闭孤僻症,这种特殊的病症形式区别于学者症候群,与成人阿斯伯格综合征比较相似,孤独症属于广泛的发育障碍,而儿童高功能自闭症对于儿童的社会性发育有很大的危害。高功能自闭症幼儿智商平均水平并不低,因此,采用特殊的方法,探究学前融合教育对于教师—幼儿的沟通、幼儿—幼儿之间的沟通、家园共建合作的促进作用,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关键词:高功能;自闭症幼儿;“学习故事”;个案;研究
近年来,“学习故事”的形式得到了国际幼教界的广泛认可,人们认为,“学习故事”的案例研究方式,可以作为广泛的传播载体,以學习视角的提升,结合观察评价的角度,创新性的开展对于特殊幼儿的融合性教育,尤其是对于幼儿的学前融合教育可以进行新的探索,而且探索的执行教具有创见性的。高功能自闭症占据自闭症的10%左右,它的症候群非常复杂,在运动方面和语言方面与阿斯伯格综合征相比,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
一、个案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介绍
君君,男孩,四岁半,被国家三甲医院诊断为高功能性自闭症儿童,即自闭症谱系障碍中的阿斯伯格综合征。在刚进入幼儿园时,君君不听从教师的指令,不能够遵守教师的意图,进行学习行为。君君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非常差的自理能力,跟教师和同学之间没有语言交流,喜欢重复的说一个词语,甚至会在情绪波动时跟小野兽一样咬人和打人,不能够自己独立的吃饭,也不能够根据幼儿园的时间表来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行为。
但是由于老师已经知道了君君的诊断状况为高功能自闭症,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活动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经过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教师与君君之间建立了初步联系,通过观察发现,君君的智商远高于幼儿园其他孩子的平均水平,具有极强的记忆力,对数字计算核心算非常感兴趣,能够很快速的进行三位数左右的加减法,甚至有一定的音乐天赋。而且,君君热爱运动,虽然不愿意与小同学交流,但是却明显具有非常优越的体能状况。幼儿园教师认为君君自理能力差并不是有意识的,他的不吃饭和不听教师指令,不能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实际上是高功能自闭症在作祟。
二、对高功能自闭症幼儿学习故事的案例解析
“学习故事”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在反思传统的标准化教育的评价方法,基础之上所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延伸,这种论述是为了能够与儿童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力图能够真实的反映幼儿在真实情境中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多种多样不同的情境之下,进行对于儿童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评价及论述。君君的老师结合了叙事性评价,也就是学习故事的学习评价方法,希望能够在特殊教育的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来摸索如何加快君君与其他小朋友快速融入的过程。
(一)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在幼儿集体学习的时候,教师引导君君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学习有趣儿的幼儿儿歌,儿歌的名字叫“数鸭子”,幼儿教师制作了非常有趣的卡通图卡,戴在孩子们的头上,然后在屏幕上以PPT的动漫形式,结合数鸭子的音乐舞蹈,教给孩子们《数鸭子》这首歌应该怎样唱,老师发现君君在跟小朋友一起唱歌的过程中比较开心、手舞足蹈,特别喜欢一些有趣的鸭子动作,也喜欢孩子们头上带的卡通头像。君君是在观察其他小朋友,并且进行积极的模仿。
(二)学习过程意味着什么
通过这一有意义的观察现象,可以发现,君君实际上是一个对于音乐和学习过程非常敏感的孩子,他不仅对于音乐的节拍和韵律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在舞蹈动作和节拍的掌握上更加敏锐,而且,幼儿园的教师发现君君实际上特别喜欢一些活泼有趣的故事,或者颜色搭配很鲜艳的图案。虽然他的性格非常孤僻,但是实际上,有一些不善于或者不知道如何跟小朋友交流、成为朋友的因素在内,如果是他感兴趣的内容,尤其是跟音乐有关的,发自人本真和本能欣赏有关的内容,在类似的学习过程中,君君一样可以长时间的保持对于课程的注意力,甚至会笑着观察整个的学习过程,通过模仿和观察来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君君实际上对音乐有困惑,对人际关系有困惑,但是其天然的儿童好奇心,引导着他不断的在学习中进步。
(三)对于高功能自闭症患儿学习融入过程的反思
(1)全新解读学习者的形象建构。高功能自闭症患儿,作为特殊的患儿人群,虽然有自己在日常生活和与人沟通交流方面的缺陷,但是实际上孩子并不是负担,君君有自己的可爱之处,他的学习过程其实表现出了非常强烈的求知欲,而且其真实的情感流露,也展现出了一些平常人们所不能关注到的闪光点,给予同学和老师以不断的惊喜和快乐,当君君与老师熟悉之后,表现出非常强烈的老师的依恋,尤其是在吃饭和游戏的过程中,君君都非常希望能够有老师的陪伴,而且也逐渐的学习向老师表达自己。
(2)和谐的,家园共建,教育生态系统。学习故事环节和教育方式本身就是一个大家一起共同讨论和分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幼儿、教师和家长之间都应该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够促进高功能自闭症幼儿患者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融入学习集体,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这种融合教育的融合活动,实际上是对于普通幼儿和特殊幼儿的双重考验。对于教师来说,可以积累更加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幼儿教育阶段,提升高功能自闭症幼儿融入社会的能力,希望能够帮助君君进入到班级里,与同伴而进行更好的交流,慢慢的消解其攻击性行为,真正的融入到集体之中,与教师和家长都能够达成一种宽容、互助、接纳、友爱的新型关系。
三、结束语
在本次“学习故事”的尝试过程中,虽然一开始幼儿园的教师在面对特殊儿童时,可能表现的有些束手无措,学生们也有一些恐慌和疑问,遇到了不少问题,但是慢慢的在捕捉君君学习的敏锐性,君君对小朋友和老师的一些天然淳朴的依恋情感之后,教师们内心也慢慢发生了变化。通过反思,对于君君的教学方式,教师们了解了“学习故事”这种具有描述性和叙述性的教育方法,应该怎样发挥作用才更加合理。教师们了解到了特殊儿童本身所存在的优缺点,希望能够通过爱的教育和鼓励的教育,加速高功能自闭症幼儿和普通幼儿之间相互融合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汪亚男.自闭症幼儿情绪识别能力和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5.
[2]郭梦之.社会故事提升自闭症幼儿生活技能的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
史宝丽,天津大学幼儿园,研究方向:幼儿特殊教育。
关键词:高功能;自闭症幼儿;“学习故事”;个案;研究
近年来,“学习故事”的形式得到了国际幼教界的广泛认可,人们认为,“学习故事”的案例研究方式,可以作为广泛的传播载体,以學习视角的提升,结合观察评价的角度,创新性的开展对于特殊幼儿的融合性教育,尤其是对于幼儿的学前融合教育可以进行新的探索,而且探索的执行教具有创见性的。高功能自闭症占据自闭症的10%左右,它的症候群非常复杂,在运动方面和语言方面与阿斯伯格综合征相比,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
一、个案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介绍
君君,男孩,四岁半,被国家三甲医院诊断为高功能性自闭症儿童,即自闭症谱系障碍中的阿斯伯格综合征。在刚进入幼儿园时,君君不听从教师的指令,不能够遵守教师的意图,进行学习行为。君君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非常差的自理能力,跟教师和同学之间没有语言交流,喜欢重复的说一个词语,甚至会在情绪波动时跟小野兽一样咬人和打人,不能够自己独立的吃饭,也不能够根据幼儿园的时间表来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行为。
但是由于老师已经知道了君君的诊断状况为高功能自闭症,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活动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经过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教师与君君之间建立了初步联系,通过观察发现,君君的智商远高于幼儿园其他孩子的平均水平,具有极强的记忆力,对数字计算核心算非常感兴趣,能够很快速的进行三位数左右的加减法,甚至有一定的音乐天赋。而且,君君热爱运动,虽然不愿意与小同学交流,但是却明显具有非常优越的体能状况。幼儿园教师认为君君自理能力差并不是有意识的,他的不吃饭和不听教师指令,不能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实际上是高功能自闭症在作祟。
二、对高功能自闭症幼儿学习故事的案例解析
“学习故事”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在反思传统的标准化教育的评价方法,基础之上所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延伸,这种论述是为了能够与儿童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力图能够真实的反映幼儿在真实情境中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多种多样不同的情境之下,进行对于儿童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评价及论述。君君的老师结合了叙事性评价,也就是学习故事的学习评价方法,希望能够在特殊教育的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来摸索如何加快君君与其他小朋友快速融入的过程。
(一)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在幼儿集体学习的时候,教师引导君君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学习有趣儿的幼儿儿歌,儿歌的名字叫“数鸭子”,幼儿教师制作了非常有趣的卡通图卡,戴在孩子们的头上,然后在屏幕上以PPT的动漫形式,结合数鸭子的音乐舞蹈,教给孩子们《数鸭子》这首歌应该怎样唱,老师发现君君在跟小朋友一起唱歌的过程中比较开心、手舞足蹈,特别喜欢一些有趣的鸭子动作,也喜欢孩子们头上带的卡通头像。君君是在观察其他小朋友,并且进行积极的模仿。
(二)学习过程意味着什么
通过这一有意义的观察现象,可以发现,君君实际上是一个对于音乐和学习过程非常敏感的孩子,他不仅对于音乐的节拍和韵律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在舞蹈动作和节拍的掌握上更加敏锐,而且,幼儿园的教师发现君君实际上特别喜欢一些活泼有趣的故事,或者颜色搭配很鲜艳的图案。虽然他的性格非常孤僻,但是实际上,有一些不善于或者不知道如何跟小朋友交流、成为朋友的因素在内,如果是他感兴趣的内容,尤其是跟音乐有关的,发自人本真和本能欣赏有关的内容,在类似的学习过程中,君君一样可以长时间的保持对于课程的注意力,甚至会笑着观察整个的学习过程,通过模仿和观察来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君君实际上对音乐有困惑,对人际关系有困惑,但是其天然的儿童好奇心,引导着他不断的在学习中进步。
(三)对于高功能自闭症患儿学习融入过程的反思
(1)全新解读学习者的形象建构。高功能自闭症患儿,作为特殊的患儿人群,虽然有自己在日常生活和与人沟通交流方面的缺陷,但是实际上孩子并不是负担,君君有自己的可爱之处,他的学习过程其实表现出了非常强烈的求知欲,而且其真实的情感流露,也展现出了一些平常人们所不能关注到的闪光点,给予同学和老师以不断的惊喜和快乐,当君君与老师熟悉之后,表现出非常强烈的老师的依恋,尤其是在吃饭和游戏的过程中,君君都非常希望能够有老师的陪伴,而且也逐渐的学习向老师表达自己。
(2)和谐的,家园共建,教育生态系统。学习故事环节和教育方式本身就是一个大家一起共同讨论和分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幼儿、教师和家长之间都应该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够促进高功能自闭症幼儿患者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融入学习集体,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这种融合教育的融合活动,实际上是对于普通幼儿和特殊幼儿的双重考验。对于教师来说,可以积累更加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幼儿教育阶段,提升高功能自闭症幼儿融入社会的能力,希望能够帮助君君进入到班级里,与同伴而进行更好的交流,慢慢的消解其攻击性行为,真正的融入到集体之中,与教师和家长都能够达成一种宽容、互助、接纳、友爱的新型关系。
三、结束语
在本次“学习故事”的尝试过程中,虽然一开始幼儿园的教师在面对特殊儿童时,可能表现的有些束手无措,学生们也有一些恐慌和疑问,遇到了不少问题,但是慢慢的在捕捉君君学习的敏锐性,君君对小朋友和老师的一些天然淳朴的依恋情感之后,教师们内心也慢慢发生了变化。通过反思,对于君君的教学方式,教师们了解了“学习故事”这种具有描述性和叙述性的教育方法,应该怎样发挥作用才更加合理。教师们了解到了特殊儿童本身所存在的优缺点,希望能够通过爱的教育和鼓励的教育,加速高功能自闭症幼儿和普通幼儿之间相互融合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汪亚男.自闭症幼儿情绪识别能力和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5.
[2]郭梦之.社会故事提升自闭症幼儿生活技能的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
史宝丽,天津大学幼儿园,研究方向:幼儿特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