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头脑风暴” 创新品德课堂活动

来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i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缺少学生感兴趣、教师易操作、富于创新性的课堂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开发自己的头脑,产生新的活动设计的点子。这与美国创造学家阿历克斯·奥斯本提出的“头脑风暴法”的目的如出一辙。教师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用“头脑风暴法”创新设计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活动,让教育智慧碰撞出灿烂的火花。
  关键词:头脑风暴;创新设计;课堂活动
  目前,虽然大多数教师已经认识到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活动的重要性,但落实在实践中的课堂活动往往局限于小组讨论、学生表演等俗套的教学方式,活动设计缺乏新意,学生不感兴趣。为创新课堂活动,笔者尝试运用“头脑风暴法”,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以一次“头脑风暴”为例加以说明。
  一、“头脑风暴法”的应用原则
  “头脑风暴”是由美国学者阿历克斯·奥斯发明的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思维的方法,其目的是促使思维者展开想象,引起思维发散和碰撞,在短时间内诱发大量创造性设想的产生。其原则包括:(1)自由思考。让参与者自由思考,畅所欲言。(2)延迟评判。不对他人的设想评头论足。(3)以量求质。追求数量是它的首要任务。(4)综合改善。要求参与者善于在别人的基础上对各种设想进行综合改善。
  二、“头脑风暴法”的操作程序与注意事项
  (一)游戏互动巧热身
  【现场片断】
  主持人:请给“口”字加一笔,你能把它变成哪些字?
  教师1:中间加一横,变成“日”。
  教师2:变成中间的“中”。
  教师3:还可以变成“曰”。
  主持人:如果可以给“口”字加上两笔,又能变成哪些字?
  ……
  【简析】
  主持人用一个简单的汉字游戏,调动了与会教师的大脑运作,引导大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除此以外,热身活动还可以是小游戏、猜谜语、脑筋急转弯等各种形式,但最好是沒有固定答案且富有创造力的题目。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在进行高强度的脑力活动前最好有一些小活动进行热身,目的在于活跃气氛,创造轻松的氛围,让大脑慢慢进入兴奋的状态,也为接下来的“头脑风暴”做好铺垫。
  (二)研讨主题要明了
  【现场片断】
  主持人:感谢大家积极参加本次活动,也知道与会教师大多是课堂活动的实施者。迫于时间限制,今天只选择三个课堂活动作为今天的研讨主题。大家可以踊跃举手,报上自己实施的课堂活动名称,取前三名。
  甲:我准备实施的课堂活动是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主题一《我要上中学了》中的课题一《记录成长的足迹》一课的内容,希望能成为今天的研讨主题之一。
  乙:请大家翻到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主题一 《从统一到鼎盛》中的课题三《唐朝盛世》,期待大家能给出宝贵的建议。
  丙:我选的课堂活动内容是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主题一《共同的家园》中的课题一《认识我们的星球》,目前,在实施过程中走入“瓶颈”,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帮助。
  主持人:非常感谢大家的积极发言,刚才三位老师报出的课堂活动就是今天的研讨主题,请老师们翻开手中的教材,找到三个课堂活动所在书本的位置。
  【简析】
  主持人要向与会教师介绍活动研讨的主题是什么,介绍时要做到简洁明了,不可过分周全,以免限制了大家的想象,阻碍了思维的创新。在进行“头脑风暴”研讨活动中,大脑会进入高度紧张、兴奋的状态。若持续时间太长,则容易产生疲倦感,影响活动效果。因此,整个活动控制在一个小时左右为宜,建议挑选三个课堂活动作为以小主题进行研讨,每个小主题的研讨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如时间过长,则有重复之语;若时间过短,则会言之未尽。
  (三)分组分工定规则
  【现场片断】
  主持人:现在进行分组。我们一共20人,分成3个小组,每组6-7人。刚才申报研讨主题的三位老师请站起来,你们分别担任这3个小组的组长和记录员。请大家在10秒钟内自由选择,以3位组长为中心,圆形围坐。在规定时间内找不到组织的老师为大家献歌一曲。倒计时开始,十、九、八……
  (与会老师自由选择,最终分成三个小组)
  主持人:谢谢大家的配合,现在宣布“头脑风暴法”研讨活动的几点规则。第一,每个研讨主题都有3次研讨机会,每个主题的每次研讨时间为15分钟,当主持人宣布时间到的时候,请三位组长起立,按着顺时针的方向轮换组别,准备新一轮的“头脑风暴”;第二,讨论重点是课堂活动创新设计的点子有哪些,求多,求新;第三,想到就说,可以是同一点子的相互补充,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新点子,严禁评判,组长负责记录。
  【简析】
  为了让接下来的“头脑风暴”研讨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主持人要做好分组安排,明确分工,并告知规则。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研讨活动的人数控制在6-8人左右为宜。过少,不利于交流信息,激发思维;过多,不容易掌控,每个人发言的机会相对减少。在这一环节的操作中,主持人要注意强调坚持不评判的原则,不做出任何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不发表任何评论性的意见,以免打击参与者的积极性,破坏自由畅谈的和谐氛围,影响创造性设想的大量产生。
  (四)自由畅谈求创新
  【现场片断】
  主持人:我们现在要研讨的主题是《认识我们的星球》课堂活动设计,大家有什么好点子?
  教师1:让学生记住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特点可以用拼图游戏的形式进行。
  教师2:也可以给学生一幅空白的世界地图,用贴图的形式完成。但是教材中还要求学生了解动植物、人物、建筑物等特点的教学任务,因此,还需要其他的活动形式来补充。
  教师3:是的,还可以考虑更经济的方式——坐船去,船的航线会经过哪些河、哪些洋?老师可以给学生一笔虚拟的经费,标名乘坐各种交通工具的价格,以及一份地图,让学生自己设计路线。   ……
  【简析】
  自由畅谈是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研讨活动的关键环节。参与者围成圆形坐下,不分主次,围绕主题自由发表己见。参与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位,大胆地展开想象,尽可能提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的设想。
  (五)整理记录作汇报
  【现场片断】
  主持人:三轮“头脑风暴”结束了,现在休息十分钟。请三位组长整理一下笔记,把收集到的课堂活动设计的点子罗列出来,十分钟后作小结汇报。
  (十分钟后)
  甲:我负责记录的课堂活动是《记录成长的足迹》,通过三轮“头脑风暴”,共得到4个点子。分别是“我的青春我做主”“昨天、今天、明天”“老照片的故事”“说说同桌的你”。
  ……
  【简析】
  三轮“头脑风暴”研讨活动下来,小组长的记录已是密密麻麻。由于活动是分三个小组进行的,相互之间并不清楚其他小组的发言内容,而大家都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参加教研活动,这就需要兼任记录员身份的小组长快速整理记录,并向大家作一个小结汇报。
  三、“头脑风暴”活动效果及思考
  (一)活动效果
  三轮“头脑风暴”过后,三位组长收获了一定数量的点子,可以择其优而用,也可以综合改善后而用。“头脑风暴”研讨活动让大家原本僵固的思维都得到了解放。其实看见彩虹的不仅仅是这三位组长,参与“头脑风暴”研讨活动的每一位老师都收获了惊喜。在活动中,没有主次之分,人人都可以大声地说出自己的观点。
  (二)两点思考
  1. 明确研讨主题的时间
  在运用“头脑风暴法”创新设计课堂活动的实践中,由于研讨的三个小主题都是现场临时确定的,导致很多教师没有提前了解其相关资料,准备不足。如果能提前一天告诉大家要研讨的主题,并设置期望,就能給大家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也许在“头脑风暴”研讨活动中,教师提出的设想的质量会更高,也能碰撞出更有价值的火花。
  2. “头脑风暴法”分两步走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会提出不同于别人的新设想,也会对同一个点子进行完善性的补充,这时,就会情不自禁地对某些操作细节说得很具体,违背了本次活动的初衷。
  改进措施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只谈课堂活动设计的点子,不谈细节;第二个步,会后进行评判,确定课堂活动设计的点子后,再重点讨论每一个环节的具体的操作细节。
  总之,“头脑风暴法”是一项技能,一种方法,更是一门艺术,把它运用到创新设计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活动中,能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让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优势与实力,感受到参与和成功的愉悦。
其他文献
做为一名从教14年的地理教师,我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做一名学生喜爱的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我一直秉持着这种观念,
作为“高中情思历史课堂培养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教育研究”课题组成员,笔者上了一节情思历史展示课例——《抗日战争》.课后科组成员针对这一次课堂实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评价,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随着宽带互联网和4G智能手机的普及,直播流媒体已经成为扩大会议范围的一种手段,让会议在世界各个角落都变得触手可及.rn6月8日至11日,由欧洲高血压学会(简称ESH)在巴塞罗那
期刊
情思历史主题立意可以解决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问题,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渐进地润泽学生的核心素养.情思立意在整合和处理教材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智力水平,要适合学生的
地理与美育,看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前者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变化规律及人地关系的学科,后者是培养年经一代感受美、鉴赏美和表达美的兴趣和能力手段.但细细品味,地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日渐提升的科学技术水平,促使多媒体设备在各大校园中得到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认可并接受具有直观、便捷优势的多媒体教学.这一技术的介入让传统一块黑板、一支粉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