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才需求与培养模式

来源 :会计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meng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金融危机使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诸多问题集中凸显。文章以此为背景,在分析中小企业财务活动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并完善以中小企业需求为导向,以高校学历学位教育为基础,以继续教育为持续动力,以在职培训为补充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财务管理; 培养模式; 需求
  
  全球性金融危机重创了经济,触痛了很多领域存在的软肋。虽然危机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和偶然性,但经济发展周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探索风险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一定的对策,从而提高未来防范风险的能力是对损失的最好补偿。有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在经济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中小企业的相关问题一直是理论和实务关注的焦点。中国社科院近期的一项调查报告表明,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中,40%倒闭,40%受到严重冲击,只有20%的企业未受到影响。缺少得力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从而导致资金链断裂是困扰企业的主要问题,而高校培养的很多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已在中小企业工作数年,现有的企业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在危机中显现。本文以分析中小企业财务活动特点为起点,总结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人才特质,剖析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与中小企业需求的差异,最终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中小企业财务活动特点分析
  中小企业的财务活动不同于大企业,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筹资活动的特点
  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单一,主要依靠创始人的投入,以民间融资为主,随着企业的发展,资金需求膨胀,便出现了拓展资金渠道的要求。中小企业融资难除制度层面、企业自身层面等被广泛探讨的因素之外,创始人与新投资人、投资人与债权人(或潜在债权人)之间基于信任的财务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是问题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投资活动的特点
  企业发展过程中,投资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而中小企业在投资决策中缺乏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失败的概率比较高,从而导致资金链断裂。
  (三)营运资金活动的特点
  缺少系统专业的管理,是一些企业资金链断裂的直接原因。例如长期困扰出口企业的海外商账的回收问题是比较突出的体现。有资料显示,虽然我国很多企业采用传统意义上比较安全的信用证方式进行结算,但大多数企业坏账率高达20%,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0.25%—0.5%,危机爆发后,情况尤为恶化。
  (四)收益分配活动的特点
  在分配收益时,缺乏基于长远的利益考虑的利润分配政策安排,更为严重的是基于企业的特殊资本结构,所有者与企业两个主体很难划清,导致利润分配比较混乱。
  
  二、中小企业需求的财务管理人才特质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结合中小企业正在进行的升级转型以及长远发展的需要来看,其财务管理人才在知识、素质与能力三个方面应具备以下主要特质。
  (一)系统的专业知识是人才的基本特质
  鉴于企业规模较小,资源有限,财务人员的数量不可能太多,不会有成熟公司细致的分工,因此需要财务管理人才掌握包括财务管理、金融知识、相关企业管理等知识在内的较为全面的专业知识体系。
  (二)全面的专业能力是人才的核心特质
  从上述分析中可见,中小企业的一大特点就是企业的出资者在企业的管理中处于核心的位置,因此财务管理既是对财务活动的管理,更是对财务关系的一种管理。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在实务中,除需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外,更需要具备包括解决问题、团队合作、人际交往、沟通协调、应对压力及合理安排时间等能力在内的专业能力,才能理顺中小企业财务关系,切实履行财务管理职能。
  (三)较高的综合素质是人才的灵魂特质
  在具备上述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專业素养基础上,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才胜任其工作的关键要素。
  
  三、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与中小企业需求的差异分析
  目前以高校学历学位教育为主,其他培训方式为辅的企业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才需求之间有较大差异。
  (一)财务管理人才高校学历学位教育培养模式与中小企业需求的差异分析
  高校学历学位教育系统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财务管理人才的定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透过金融危机,我们清晰地看到,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与中小企业的需求之间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第一,教育主体方面,中小企业由于条件的限制很难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从而导致中小企业的人才需求在高校教育模式中很难得到体现。
  第二,专业课程体系方面,针对中小企业的相关课程设置缺乏。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由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大部分构成。理论课程基本上是以比较成熟的企业为蓝本进行介绍的,但是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与成熟公司有很大差别。实践环节课程形式一般是主干课程的模拟实验、调查和实习的方式,主要问题是:模拟实验一般在学校借助一定的软件完成,软件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有较大局限;实习和调查是学生了解中小企业比较好的方式,但从实施的状况看,由于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实习过程中,学生接触的往往只是一些局部的技能型的工作,而调查的针对性不强,因此效果并不理想。
  第三,教学组织形式方面,虽然由传统的教师讲授方式逐渐向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情景式教学方式转变,但在教学中,由于师生比和其他资源的约束,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在时空上受到一定限制,从而制约了对学生独立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团队合作以及理论应用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才必备能力的培养效果。
  第四,教师的素质是导致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与需求产生差距的重要因素。学校通常以招聘应届的毕业生和引进其他院校的在职教师为主要渠道形成师资队伍,而在引进教师的过程中比较注重学历和职称,而教师实践经验相对不足,必然影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综上,虽然各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已经普遍表述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但是由于在上述课程体系、教学组织方式和师资等方面的原因,知识层面的培养目标通常可以较好地实现,能力和素质层面的培养目标则难以全部实现。
  (二)财务管理人才其他培养方式与中小企业需求的差异分析
  对于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应一直存在于其职业生涯,这就需要通过在校教育之外的其他培养方式来进行。现在主要通过由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社会团体及培训机构举办的培训实现,但目前两者对中小企业人才的培养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首先,由于财务管理和会计是两个在理论和实践中都高度相关的领域,大多数财务管理工作者是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象,继续教育的优点在于强制性、正规性、程序性和持续性,但其是针对会计人员进行的,因此培训内容主要是会计方面的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和技能训练等,财务管理方面的内容不多,涉及中小企业财务问题的更少。
  其次,社会团体和培训机构对中小企业财务问题举办的培训近年有所增加,说明该问题已引起重视并得到加强,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虽然培训一般时效性和针对性比较强,但主体和时间都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限制了其能量的发挥;二是培训成本比较高,中小企业有时是不愿和不能承担的,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参与的比较少;三是培训的管理不规范,导致培训质量良莠不齐。
  
  四、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才需求与培养模式的协调对策
  综上分析,现有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尚难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亟需建立一个以中小企业需求为导向,以高校学历学位教育为基础,以继续教育为持续动力,以在职培训为补充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下简称新模式)。
  (一)企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是建立新模式的基石
  通过金融危机,财务管理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得以凸显,中小企业危机意识被空前激发,以此为契机,媒体的宣传和政府部门的引导与政策导向将促进企业关注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从而引导和强化企业正确的人才观念的形成。
  (二)企业以有效的形式全程参与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是建立新模式最直接的有效路径
  有一定实力和基础的企业可以通过与高校联合办学、签订人才培养订单的方式,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但众多中小企业资源有限而且个体差异较大,因此以个体身份参与人才培养是很难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挥各类企业协会的作用,通过行业或区域协会建立常年关注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机构,集中行业或区域内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与学校和培训机构进行全面的沟通。这样既能保证中小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又能鲜明地体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才需求的行业与地域特征。
  (三)高校关注中小企业需求,加强与企业合作,完善现有培养模式是新模式建立的核心和基础
  首先,在课程体系设计中设置针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作为选修模块,培养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特色财务管理人才。其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通过聘用企业(协会)推荐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担任一定的兼职教学工作,引进来自企业的有实践经验的高层次人才并鼓励教师通过科研或兼职方式加深对中小企业的认识等方式,培养符合特定需求的教学人才。最后,支持学生进行有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科研活动并将其成果列入评价体系。
  
  (四)完善财务管理人才继续教育制度是新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在中小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人员和机构很少完全分离,而且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都参加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可以考虑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针对在岗财务管理人员增加关于中小企业热点财务管理问题的讲座与讨论为内容的单独模块,同时配套考核制度,从而使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断认识新环境,建立危机意识,提高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完成财务管理工作。
  (五)充分发挥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是新模式建立和发展的必要补充和支撑
  培训机构通过举办针对中小企业专门问题的培训,相对于高校教育和继续教育,更具有灵活性、时效性和针对性,可有效地引导各类中小企业发现并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培训作用的发挥尚需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提高培训机构自身能力和素质是培训质量的内在保证;另一方面企业对培训机构的定期评价和政府(财政)部门的监督、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管理是培训规范性的重要外部保证。
  可見,在新模式中涉及到多方主体,政府和媒体对于正确人才培养观念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外部驱动作用。中小企业作为财务管理人才需求方,可以通过企业协会将需求信息反馈给由高校、财政部门和培训机构构成的培养方,后者则分别通过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培训教育等方式为中小企业培养优秀的财务管理人才。同时,各培养主体之间也不是彼此孤立的,应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资源共享。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及相关主体的关系如图1所示。●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5(12):36-41.
  [2] 李永宁.现代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行为的规范与优化研究[J].会计之友,2006(8):33-34.
  [3] 王竹玲.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策[J].财会通讯,2008(7):116-117.
其他文献
导语:鸟岛被称为秘鲁的“小加拉帕戈斯”,沙漠,峭壁,海洋,嶙峋的大小礁石岛屿,形成了荒芜却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致。远看静无一物,近看不尽其数的海鸟正在岩石上栖息,密密麻麻。    秘鲁,神秘现象无所不在。航拍纳斯卡线条的第二天,我来到皮斯科附近的帕拉卡斯自然保护区(Reserva Nacional de Paracas),没想到去往著名的鸟岛(Islas Ballestas)途中,又目睹了另一处“圣迹
1  女人买菜归来,家中空无一人。女人以为丈夫带儿子出门了,换上家居鞋,将菜放入厨房盥洗池,进卧室换上家居服,回厨房烹饪周末午餐。阳光照着窗台,高压锅吐着蒸汽,女人哼着歌儿。生活多么美好!外头传来:防盗门轴承转动的声音,拖鞋与地板摩擦的声音,液体滋进马桶的声音。  从卫生间出来,回到客厅,男人打开电视。真人秀《爸爸去哪儿》正在重播。待妻子从厨房探出头来,才用一句不痛不痒的话,替代他可有可无的问候:
【摘要】 本文基于人本资本结构理论,从人本资本视角出发,对企业人本资本结构进行了划分,并以32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就人本资本对我国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发现,人本资本结构能够很好地解释公司的业绩。  【关键词】 资本结构;人力资本;人本资本;公司业绩     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漫长的初级阶段,商品生产者自己经营自己的作坊,在这一时期,“企业”的经营者即是“企业”的所有者,他
之一:单性人的心境  归飞体更轻。  ——李商隐  我们对某些事情不理解的一个主要根源是我们不能综观语词用法的全貌。  ——维特根斯坦  黄昏的东京街景有一种让人揪心的美丽,它极其适合一个面容倦怠而情绪安详的异乡人对心境的写意,这种心境无意与任何人言说,这也是拒绝“我思故我在”的说法的心境。异乡人最多的东西,就是一种颇感苦闷并故作沉重的“思”,这里面所包含的更多的是世俗的内容。那么很显然存在仅仅是
【摘 要】 现行的煤炭成本核算办法已不能满足煤矿成本管理的需要,而实行“分采区分煤种成本核算和管理”是目前成本核算办法的延伸,对加强成本管理、完善成本分析、提高经营决策将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采区;煤种;成本管理    随着煤炭企业管理的逐步深化和完善,对煤矿生产成本的核算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大型煤炭企业的成本管理已延伸到了区队、班组甚至个人,成本核算及管理正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但目前煤
【摘要】 文章通过对约翰斯通(D. Bruce John-stone)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概述,并对中国与美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体结构进行分析对比,认为社会捐赠的开发潜力最大,将成为与政府投入、学费并列的重要的经费来源;拓展国际合作有很大的努力和提升空间。  【关键词】 成本分担; 高等教育经费结构; 社会捐赠    约翰斯通(D.Bruce John-stone)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认为,高
[摘要]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公立医院医疗质量的内部控制,研究表明,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和护理质量与医疗质量控制目标显著正相关;专业部门医疗质量控制与医疗质量控制目标显著正相关;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控制与医疗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医疗质量;内部控制;实证分析    一、引言    随着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深入,医疗质量对于医院的生存显得越来越重要,它是医院的生命,加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
肖泽忠是海外研究中国会计的著名学者之一,他的从研之路却充满了偶然和质疑。在15岁上大学时,班主任建议他去学日语,他却阴差阳错端起了算盘,成为会计专业的学生,结果招来家乡人质疑:“会计还需要上大学吗?”大学毕业后,在工作期间受徒弟怂恿“意外”考取会计硕士研究生。本想成为一名编辑,却在那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的年代,毕业后“被迫”成为一名大学会计教师。再后来,肖泽忠出国考取了博士。这时候,连学工程的博士朋友
【摘要】本文对比分析了新准则较旧准则在换入资产入账价值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确认方面的理论进步性,也对新准则在划分相关税费及明确补价包含的内容提出了建议。同时,还就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的划分及货币性资产交换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界限进行了分析评价。  【关键词】非货币性资产;商业实质;换八资产入账价值    为了适应企业资产置换、股权交换在内的非货币性交易越来越多的情况,财政部于1999年6月2
【摘 要】 本文综述和评价了在美国会计学会2008年年会上发表的关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应用的论文,比较和总结它们的发现,从总体上指出了它们存在的不足,目的在于帮助国内学者了解国际上研究IFRS应用的现状,为其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帮助国内会计实务工作者了解IFRS在他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关键词】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IFRS; 会计信息质量; 经济后果    一、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