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铁作为城市交通体系中的核心环节,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降低城市交通污染、提升城市具体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首要选择。但地铁交通自身的密闭特性和地下位置,使得地铁火灾救援难度系数呈直线上升,在灭火救援过程中会受到客流量、疏散通道以及逃生时长等因素的影响,影响到灭火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主要就地铁火灾的特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灭火救援途径,希望对地铁火灾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地铁火灾;特点分析;发生原因;灭火救援路径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火灾而言,地铁火灾的救援难度更高,地铁线路贯穿于城市交通的主要干线,其环境较为封闭,火灾发生后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浓烟,乘客流量较大且疏散难度较高,危及地铁乘客的生命安全,同时火灾的快速扩散也会危及城市地表建筑以及地铁交通线路的安全。有鉴于此,相关部门之间需要通力合作,整合相应的灭火救援力量,加强地铁火灾的安全宣传,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在地铁火灾发生后及时进行人群疏散,采取正确的灭火措施,将地铁火灾的危害降到最低。
一、地铁火灾的特点分析
地铁火灾的灭火救援难度系数过大,是由地铁交通的构造、乘客安全意识以及灭火救援设备和方法等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可以将其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乘客的疏散难度过大,另一类则是灭火救援工作开展的难度较大。
(一)地铁火灾发生后乘客疏散难度过大
地铁交通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核心构成部分,其运行安全直接影响到了城市交通运转和居民的正常生活,位于城市地下的地铁交通具有高效便捷的优势特点,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的沉重压力,为居民出行提供了优质和安全的服务;但另一方面,地铁交通的密闭结构也增加了地铁火灾灭火救援工作开展的难度,尤其是在地铁乘客疏散方面存在诸多难题。首先,地铁交通中乘客流量较大,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构成部分,地铁交通的客流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可以说地铁已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首要选择,每日地铁乘客量都在不断增加,一旦发生地铁火灾,大量的乘客疏散就成为地铁交通管理部门和消防救援队伍的重要难题,需要及时解决。其次,地铁火灾发生后乘客的逃生条件较差,地铁交通一般位于地面以下15米左右,个别地区甚至在地下70米以上,乘客从地铁向站台或者从楼梯逃跑,花费时间较长,极易受到火灾的干扰和影响,逃生概率较低,在逃生过程中极易发生踩踏和拥堵状况,不仅如此,地铁交通的环境较为封闭,逃生途径较少,楼梯和电梯等设施无法保证所有乘客快速顺利地逃离火灾现场[1]。最后,乘客在火灾发生后的逃生路径较长且逃生时间过短,地铁火灾发生十分突然,列车在火灾发生后大多会就近停靠,乘客需要从最近的站台或者线路行进,过长的逃生线路会影响到乘客的安全,随着火灾的蔓延,大量的有毒有害浓烟和气体也会随之蔓延,对乘客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除此之外,乘客的逃生意识和安全意识也会影响到地铁火灾灭火救援工作的开展,大多数乘客在逃生过程中都具有从众心理,纷纷加快速度造成大规模的拥堵和踩踏,加剧了乘客的死伤状况。
(二)地铁火灾的灭火救援难度过大
由于地铁内部的装饰装修材料构成较为复杂,地铁火灾发生后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与浓烟,一氧化碳与硫化物和硝酸气体等都严重威胁到了乘客的生命安全。浓烟的蔓延也降低了乘客的视野范围和逃生的可能性,不利于灭火救援工作的展开。首先,地铁的半封闭结构使得火灾后浓烟的蔓延加快,严重影响到了乘客的逃生以及灭火救援工作的展开,大型的灭火救援设备和仪器无法快速地运行,狭小和半封闭的空间结构影响到了灭火救援工作的效果;其次,地铁结构的热传导性能较高,火灾发生后隧道的整体温度提升加快,过高的温度会使得地铁结构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发生坍塌和开裂的概率较高,影响到灭火救援工作的进度;最后,地铁的线路在火灾发生后受到损毁,线路的损毁会影响大灭火救援工作的展开,强烈的浓煙会影响到消防救援人员对火情的判断,灭火救援方案的制定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地铁火灾的发生原因
地铁作为重要的城市轨道交通,其运行的安全状况直接影响到了城市发展以及居民的生活质量。由于地铁的半封闭式结构,多种因素都可能造成地铁火灾,影响到地铁交通的整体稳定性。可以将地铁火灾发生的原因分为设备或线路故障、操作失误以及机械故障和人为因素等几方面。
(一)人为因素导致的地铁火灾
地铁交通是一项十分严密和复杂的城市交通项目,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会影响到地铁运行的稳定和安全。大部分的地铁火灾都是人为因素导致的,例如吸烟后的烟头随手乱扔,烟头意味着火源,对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的地铁交通而言,火源的出现无疑会引发火灾,且火灾的蔓延速度极快,对乘客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根据相关调查可以发现,地铁火灾中烟头所引发的比重较高,需要引起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二)设备故障或者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的地铁火灾
地铁是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地铁自身的结构较为复杂,长期的运行使得地铁的各项设备以及电气线路的故障发生率大大提升。如果对地铁维修和保养工作不到位,忽视了设备以及电气线路的安全运行状况,就会导致地铁火灾的发生。长时间的设备运行以及电气线路运转,都会产生大量的热能以及易燃物质,任何一个火源都会导致火灾的发生,需要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强化对地铁设备和电气线路的检查。
(三)操作失误以及机械故障造成的地铁火灾
地铁的运行仍然需要专业的地铁驾驶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但这也增加了操作失误和故障的发生概率,如果驾驶人员或者管理人员的操作以及调度出现失误或者故障,就会导致地铁列车发生侧翻或者脱轨,进而引发火灾等严重事故,这也是列车驾驶员培训以及地铁车站维修方面问题所导致的。针对此类问题,则需要完善相应的资质检验机制,严格规范地铁列车驾驶员的行为以及地铁车站的维修工作,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2]。 (四)其他原因导致的地铁火灾
除了上述原因导致地铁火灾发生外,还包括了其他火灾蔓延导致的地铁火灾以及人为故意纵火等原因所导致的地铁火灾。
三、地铁火灾的灭火救援路径
地铁安全事关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地铁火灾的危害性无需多言,想要将地铁火灾的危害范围控制在最低限度,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地铁火灾灭火救援工作。
(一)消防机构与地铁交通管理部门之间深入合作,积极开展火灾救援演习
对地铁火灾的灭火救援工作而言,难度最大的就是在地铁系统的半封闭式环境下开展相应的工作,消防人员缺少地铁系统内部的消防和救援经验,无法快速适应地铁内部环境,影响到了灭火救援工作的开展。有鉴于此,需要消防机构与地铁交通管理部门之间深入合作,帮助消防人员深入了解地铁系统的基本构成和主要线路,掌握相应的线路为后进行地铁火灾演练,根据已经发生的各种类型地铁火灾,进行人群疏散演习和灭火救援工作,增加消防队伍的地铁火灾救援工作经验,可以应对各种突发性地铁火灾,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害,切实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3]。
(二)对地铁设备、线路以及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验
地铁作为城市交通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安全运行不仅需要对地铁设备和电气线路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还需要对地铁运行系统中的安全消防设备进行仔细检验,保证消防救援设施的质量符合灭火救援工作的需求。无论是火灾警报系统、火灾位置和范围的信息传递,还是自动化的消防灭火机制的自动运行,都需要消防机构进行严格检查。鉴于地铁线路贯穿城市全程的主干线,地铁线路较长的特点,就需要消防队伍合理分配检验岗位和范围,对特定线路的地铁设施、电气线路、消防设施状况进行定期检验,对于破损和故障的设施进行及时维修和更换,确保地铁系统可以安全平稳运行,保证消防灭火救援系统可以正常工作,应对发生的地铁火灾。
(三)加强地铁火灾安全教育宣传力度
乘客的安全意识以及火灾发生后的逃生意识,都是影响地铁火灾危害范围的重要因素,为避免地铁火灾发生后出现拥堵以及大规模的踩踏事件,消防安全部门需要与地铁管理部门积极合作,在地铁中进行详细的安全宣传工作,严格禁止各种可能诱发火灾的行为,对火灾发生后的正确线路和应对行为进行讲解,提高地铁乘客的安全意识,避免发生地铁火灾。循环播放灭火救援安全教育视频,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地铁乘客的安全意识,可以在火灾发生后正确应对火灾危害,有序快速地撤离火灾现场,避免发生严重的拥堵和踩踏。
(四)建立起完善的火灾应急处理机制
完善的火灾应急处理机制是控制地铁火灾危害性的主要保障,消防部门应当提升火灾应急处理机制的信息化程度,合理地运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地铁系统运行状况进行详细监测,发生火灾后可以将火灾的范围和主要的类型信息传递至消防安全中心,根据信息数据制定正确的消防救援方案,切实保障地铁乘客的人身安全。
四、结语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火灾而言,地铁火灾的危害性更大,灭火救援工作开展的难度系数更高,这需要地铁交通管理部门与消防救援部门相互协调,强化地铁安全和消防救援的教育宣传工作,通过动画短片以及教学视频的方式提升乘客的安全意識,做好地铁消防安全的检查工作,保证地铁设备和线路的正常运转;加强地铁消防救援演练和模拟,提升地铁灭火救援队伍的各项救援技能水平;做好地铁乘客的疏散工作,准确判断火情状况并采取正确的灭火方式,将地铁火灾的危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张舍郁.地铁火灾特点及灭火救援对策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20,6(02):58-60.
[2]游渟,洪航,陈志伟.地铁火灾的特点及灭火救援对策[J].低碳世界,2018(11):291.
[3]蒋晓晖.浅析地铁地下车站的火灾特点及防排烟、灭火方法[J].科技风,2018(06):110.
关键词:地铁火灾;特点分析;发生原因;灭火救援路径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火灾而言,地铁火灾的救援难度更高,地铁线路贯穿于城市交通的主要干线,其环境较为封闭,火灾发生后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浓烟,乘客流量较大且疏散难度较高,危及地铁乘客的生命安全,同时火灾的快速扩散也会危及城市地表建筑以及地铁交通线路的安全。有鉴于此,相关部门之间需要通力合作,整合相应的灭火救援力量,加强地铁火灾的安全宣传,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在地铁火灾发生后及时进行人群疏散,采取正确的灭火措施,将地铁火灾的危害降到最低。
一、地铁火灾的特点分析
地铁火灾的灭火救援难度系数过大,是由地铁交通的构造、乘客安全意识以及灭火救援设备和方法等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可以将其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乘客的疏散难度过大,另一类则是灭火救援工作开展的难度较大。
(一)地铁火灾发生后乘客疏散难度过大
地铁交通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核心构成部分,其运行安全直接影响到了城市交通运转和居民的正常生活,位于城市地下的地铁交通具有高效便捷的优势特点,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的沉重压力,为居民出行提供了优质和安全的服务;但另一方面,地铁交通的密闭结构也增加了地铁火灾灭火救援工作开展的难度,尤其是在地铁乘客疏散方面存在诸多难题。首先,地铁交通中乘客流量较大,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构成部分,地铁交通的客流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可以说地铁已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首要选择,每日地铁乘客量都在不断增加,一旦发生地铁火灾,大量的乘客疏散就成为地铁交通管理部门和消防救援队伍的重要难题,需要及时解决。其次,地铁火灾发生后乘客的逃生条件较差,地铁交通一般位于地面以下15米左右,个别地区甚至在地下70米以上,乘客从地铁向站台或者从楼梯逃跑,花费时间较长,极易受到火灾的干扰和影响,逃生概率较低,在逃生过程中极易发生踩踏和拥堵状况,不仅如此,地铁交通的环境较为封闭,逃生途径较少,楼梯和电梯等设施无法保证所有乘客快速顺利地逃离火灾现场[1]。最后,乘客在火灾发生后的逃生路径较长且逃生时间过短,地铁火灾发生十分突然,列车在火灾发生后大多会就近停靠,乘客需要从最近的站台或者线路行进,过长的逃生线路会影响到乘客的安全,随着火灾的蔓延,大量的有毒有害浓烟和气体也会随之蔓延,对乘客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除此之外,乘客的逃生意识和安全意识也会影响到地铁火灾灭火救援工作的开展,大多数乘客在逃生过程中都具有从众心理,纷纷加快速度造成大规模的拥堵和踩踏,加剧了乘客的死伤状况。
(二)地铁火灾的灭火救援难度过大
由于地铁内部的装饰装修材料构成较为复杂,地铁火灾发生后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与浓烟,一氧化碳与硫化物和硝酸气体等都严重威胁到了乘客的生命安全。浓烟的蔓延也降低了乘客的视野范围和逃生的可能性,不利于灭火救援工作的展开。首先,地铁的半封闭结构使得火灾后浓烟的蔓延加快,严重影响到了乘客的逃生以及灭火救援工作的展开,大型的灭火救援设备和仪器无法快速地运行,狭小和半封闭的空间结构影响到了灭火救援工作的效果;其次,地铁结构的热传导性能较高,火灾发生后隧道的整体温度提升加快,过高的温度会使得地铁结构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发生坍塌和开裂的概率较高,影响到灭火救援工作的进度;最后,地铁的线路在火灾发生后受到损毁,线路的损毁会影响大灭火救援工作的展开,强烈的浓煙会影响到消防救援人员对火情的判断,灭火救援方案的制定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地铁火灾的发生原因
地铁作为重要的城市轨道交通,其运行的安全状况直接影响到了城市发展以及居民的生活质量。由于地铁的半封闭式结构,多种因素都可能造成地铁火灾,影响到地铁交通的整体稳定性。可以将地铁火灾发生的原因分为设备或线路故障、操作失误以及机械故障和人为因素等几方面。
(一)人为因素导致的地铁火灾
地铁交通是一项十分严密和复杂的城市交通项目,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会影响到地铁运行的稳定和安全。大部分的地铁火灾都是人为因素导致的,例如吸烟后的烟头随手乱扔,烟头意味着火源,对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的地铁交通而言,火源的出现无疑会引发火灾,且火灾的蔓延速度极快,对乘客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根据相关调查可以发现,地铁火灾中烟头所引发的比重较高,需要引起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二)设备故障或者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的地铁火灾
地铁是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地铁自身的结构较为复杂,长期的运行使得地铁的各项设备以及电气线路的故障发生率大大提升。如果对地铁维修和保养工作不到位,忽视了设备以及电气线路的安全运行状况,就会导致地铁火灾的发生。长时间的设备运行以及电气线路运转,都会产生大量的热能以及易燃物质,任何一个火源都会导致火灾的发生,需要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强化对地铁设备和电气线路的检查。
(三)操作失误以及机械故障造成的地铁火灾
地铁的运行仍然需要专业的地铁驾驶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但这也增加了操作失误和故障的发生概率,如果驾驶人员或者管理人员的操作以及调度出现失误或者故障,就会导致地铁列车发生侧翻或者脱轨,进而引发火灾等严重事故,这也是列车驾驶员培训以及地铁车站维修方面问题所导致的。针对此类问题,则需要完善相应的资质检验机制,严格规范地铁列车驾驶员的行为以及地铁车站的维修工作,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2]。 (四)其他原因导致的地铁火灾
除了上述原因导致地铁火灾发生外,还包括了其他火灾蔓延导致的地铁火灾以及人为故意纵火等原因所导致的地铁火灾。
三、地铁火灾的灭火救援路径
地铁安全事关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地铁火灾的危害性无需多言,想要将地铁火灾的危害范围控制在最低限度,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地铁火灾灭火救援工作。
(一)消防机构与地铁交通管理部门之间深入合作,积极开展火灾救援演习
对地铁火灾的灭火救援工作而言,难度最大的就是在地铁系统的半封闭式环境下开展相应的工作,消防人员缺少地铁系统内部的消防和救援经验,无法快速适应地铁内部环境,影响到了灭火救援工作的开展。有鉴于此,需要消防机构与地铁交通管理部门之间深入合作,帮助消防人员深入了解地铁系统的基本构成和主要线路,掌握相应的线路为后进行地铁火灾演练,根据已经发生的各种类型地铁火灾,进行人群疏散演习和灭火救援工作,增加消防队伍的地铁火灾救援工作经验,可以应对各种突发性地铁火灾,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害,切实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3]。
(二)对地铁设备、线路以及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验
地铁作为城市交通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安全运行不仅需要对地铁设备和电气线路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还需要对地铁运行系统中的安全消防设备进行仔细检验,保证消防救援设施的质量符合灭火救援工作的需求。无论是火灾警报系统、火灾位置和范围的信息传递,还是自动化的消防灭火机制的自动运行,都需要消防机构进行严格检查。鉴于地铁线路贯穿城市全程的主干线,地铁线路较长的特点,就需要消防队伍合理分配检验岗位和范围,对特定线路的地铁设施、电气线路、消防设施状况进行定期检验,对于破损和故障的设施进行及时维修和更换,确保地铁系统可以安全平稳运行,保证消防灭火救援系统可以正常工作,应对发生的地铁火灾。
(三)加强地铁火灾安全教育宣传力度
乘客的安全意识以及火灾发生后的逃生意识,都是影响地铁火灾危害范围的重要因素,为避免地铁火灾发生后出现拥堵以及大规模的踩踏事件,消防安全部门需要与地铁管理部门积极合作,在地铁中进行详细的安全宣传工作,严格禁止各种可能诱发火灾的行为,对火灾发生后的正确线路和应对行为进行讲解,提高地铁乘客的安全意识,避免发生地铁火灾。循环播放灭火救援安全教育视频,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地铁乘客的安全意识,可以在火灾发生后正确应对火灾危害,有序快速地撤离火灾现场,避免发生严重的拥堵和踩踏。
(四)建立起完善的火灾应急处理机制
完善的火灾应急处理机制是控制地铁火灾危害性的主要保障,消防部门应当提升火灾应急处理机制的信息化程度,合理地运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地铁系统运行状况进行详细监测,发生火灾后可以将火灾的范围和主要的类型信息传递至消防安全中心,根据信息数据制定正确的消防救援方案,切实保障地铁乘客的人身安全。
四、结语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火灾而言,地铁火灾的危害性更大,灭火救援工作开展的难度系数更高,这需要地铁交通管理部门与消防救援部门相互协调,强化地铁安全和消防救援的教育宣传工作,通过动画短片以及教学视频的方式提升乘客的安全意識,做好地铁消防安全的检查工作,保证地铁设备和线路的正常运转;加强地铁消防救援演练和模拟,提升地铁灭火救援队伍的各项救援技能水平;做好地铁乘客的疏散工作,准确判断火情状况并采取正确的灭火方式,将地铁火灾的危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张舍郁.地铁火灾特点及灭火救援对策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20,6(02):58-60.
[2]游渟,洪航,陈志伟.地铁火灾的特点及灭火救援对策[J].低碳世界,2018(11):291.
[3]蒋晓晖.浅析地铁地下车站的火灾特点及防排烟、灭火方法[J].科技风,2018(0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