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治疗胆结石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wy13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治疗胆结石后临床护理路径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2月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的62例患者,采用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行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实行腹腔镜治疗胆结石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有着较好的护理效果,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利于患者的健康恢复。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胆结石;临床护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胆结石又称之为胆石症,是因为胆道系统和胆囊中发生结石的疾病,依据病发的部位将其分为胆囊结石与胆管结石两种。胆结石的发病原因较多,不健康的生活以及饮食习惯会导致胆汁的分泌出现紊乱,成分出现改变等情况,胆汁中会有结晶析出,结晶会渐渐钙化,最终会形成结石。在临床治疗中多以手术治疗为主[1],选择时间较短、且创伤较小的腹腔镜手术较多,并加予护理干预,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鉴于此,选择2019年1月-2020年2月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的62例患者来分析临床护理路径的具体应用效果,现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择2019年1月-2020年2月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的62例患者,采用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1例,男性17名,女性14名,患者年龄26-75岁,平均(55.3±5.45)岁;观察组31例,男性,16名,女性15名,患者年龄25-74岁,平均(54.8±5.67)岁。所选患者已排除精神类疾病,无其他重要肾脏器官疾病以及心肺功能障碍;两组患者的年龄、病历等资料无明显差别(P>0.05),具有比较意义。所选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此次研究内容并自愿参加,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进行常规检查,与患者加强沟通交流,帮助患者进行入院手续的办理,为患者讲解手术的具体流程以及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等[2]。
  观察组: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内容有:①建立研究小组。由相关科室的人员组成研究小组,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实行的具体流程,以此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3]。②术前护理。患者入院后,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为患者制定护理计划,了解患者的以往病史,介绍手术的操作方法,并做好术前准备,为患者讲解术中的配合要点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疏导患者内心不良情绪,可以用良好的心态面对手术。③术中护理。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且建立好静脉通道,准备好急救用品,严格检测患者的血压以及心率等指标。④术后护理。术后做好患者的氧气吸入护理,并给予患者的抗炎以及补液治疗,严格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观察患者的切口情况,进行辅料更换[4]。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时采取相关的干预措施,严格观察患者的情况,避免出现并发症现象。患者出院后叮嘱其合理饮食、运动,定期进行复查。
  1.3评价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分为三个范围,<60分为不满意,61-80分为满意,81-100分为非常满意,总满意率=。
  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健康知识掌握等临床指标情况,健康知识评估分值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效果越好。
  1.4结果统计
  用SPSS23.0及进行研究结果分析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用、%检验表示,两组数据结果相比较(P<0.05),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2。
  3、讨论
  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胆石症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大部分患者发病初期没有明显症状。结石出现可能会引发炎症,部分患者会有右上腹隐痛的情况出现,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急性的胆绞痛并有恶心,呕吐等相关临床症状[5]。此疾病发病速度较为缓慢,并且病情较为隐蔽,现目前超声检查是最准确的诊断方式。腹腔镜治疗胆结石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方式,有着一定的微创性,患者在術后恢复时间较短,治疗的效果相对较好,并加之护理干预,可以加快患者的健康恢复[6]。
  临床护理路径是近些年发展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护理方式,依据患者的情况,以时间作为横轴,通过成立小组,入院指导以及术前、术中、术后作为纵轴,为患者制定一系列的护理计划,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服务,可以使护理工作的开展井然有序,确保护理工作顺利开展。从此次的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相比较对照组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临床相关指标相比较对照组较优(P<0.05)。
  总体来说,临床护理路径对于腹腔镜治疗胆结石有着较好的护理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还可以优化临床的护理指标,推广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马秀宇.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结石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价值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9,017(027):386-387.
  [2]李玲,张倩,彭红霞.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结石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9,009(013):160-161.
  [3]金芳.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结石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9):76-78.
  [4]马秀宇.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结石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价值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7):386-387.
  [5]靳亚仙,赵亚莉.胆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细节护理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16):2055-2057.
  [6]孙伟君.腹腔镜手术治疗高龄胆结石患者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9(6):69-70.
其他文献
经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常委会研究决定,并报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员部批准,中国医师协会第三次全同新生儿科医师大会定于2013年3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现开始征文,与新生儿各专业有关的论文(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护理及管理等)均可投稿,参加会议者将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6分。
期刊
尽管新生儿黄疸大多为暂时性和自限性的,但在个别情况下,极重度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或核黄疸,进而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在20世纪80~90年代的美国,核黄疸重新浮现,其原因部分是由于新生儿出生后出院早和出生1周内母乳喂养不充足.有研究表明,美国每年因新生儿黄疸再入院的患儿数量近10年间增加了60%[1].绝大多数核黄疸是可预防的,其措施除针对新生儿高胆的早期诊断和干预之外,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个体化护理方法,降低术后化疗、栓塞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收集应用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病人101例,男52例,女49例,年龄40-65岁。给予个体化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101例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疗效满意,总有效率84.16%,肿瘤缩小50%以上者45例(44.55%),肿瘤缩小50%以下者48例(47.58%
出生缺陷约占新生儿总数的3%,出生缺陷的原因有遗传学因素、环境因素或者是两者共同作用.在高风险胎儿中,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异常检出率为2%~3%.而在产前超声检查提示结构发育异常的胎儿中,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异常检出率高达35%[1-3]].传统的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通过对羊水、绒毛及脐血细胞进行分析,能够检出所有的非整倍体异常和较大的染色体结构异常,但不能检出较小的(<10 Mb)染色体结构异常
期刊
提出这一命题或问题似乎显得有点突兀和奇怪,但它已经不可回避地来到了我们面前,就像30年前"围产医学"这一命题和概念突然来到我们面前一样,不容你不去思索和研究.众所周知,近些年来国内有关新生儿窒息(neonatal asphyxia)的诊断问题已被反复地提出和讨谢[1],虽迄今尚无一致意见和行动,但至少存在2种主要观点:一种是诊断要严,基本效仿国外,采用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意义。方法:将我院2019年8月到2020年10月我院收治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双盲形式将其分组,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配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价值;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
β-地中海贫血(简称β-地贫)是我国南方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之一,主要是因点突变(或少数几个核苷酸的插入或缺失)使β-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减少或缺如)所致[1].此外,由于β-珠蛋白基因簇的大片段缺失而导致的遗传性持续性胎儿血红蛋白综合征(hereditary persistence of fetal hemoglobin,HPFH)和δβ-地中海贫血(简称δβ-地贫)在中国人群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
期刊
分娩时的剧烈疼痛可导致一系列神经生理学变化,从而引起产后情绪改变和认知功能的障碍[1].在没有麻醉禁忌证且产妇要求的情况下,分娩镇痛是值得提倡的.但接受硬膜外镇痛的孕妇产时发热的发生率明显升高[2-3].硬膜外麻醉改变机体产热和散热之间的平衡,使产热多于散热,体温上升[4].但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院自2010年10月开展分娩时硬膜外镇痛以来,有50%~70%的孕妇选择分娩镇痛.现选取部分病例进
期刊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产前诊断与筛查越来越受到重视.产前超声检查是诊断胎儿先天性畸形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胎儿十二指肠梗阻有明确的影像学特点,产前筛查中心都能对胎儿十二指肠梗阻做出诊断.但是对医生与孕妇来讲,诊断后如何治疗是很棘手的问题.本研究结合淮安市妇女儿童医院产前筛查中心8例产前诊断为十二指肠梗阻的治疗情况做一分析,以期探讨一种多学科合作的治疗模式。
期刊
丰富的营养知识、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健康的饮食行为是人类维持生存和健康的基础.孕妇的营养不仅关系孕妇自身的健康,而且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出生后的健康以及成年后疾病的发生都有着明显的影响[1].目前,我国孕妇面临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的双重挑战[2],急需加强对孕妇食物与营养的指导工作,促进孕妇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3].本研究对2010年3月1日至9月30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围产保健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