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施手术优质护理配合分析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esarm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意义。方法:将我院2019年8月到2020年10月我院收治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双盲形式将其分组,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配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价值;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配合,能够将并发症减少,并改善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对手术室护理整体满意度提升有极大促进意义,值得推荐。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室优质护理配合;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导语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临床进行胆囊疾病治疗的基础手段,其属于新时代微创手术的一种,在外科疾病的治疗中也有较多的应用。该手术对胆囊疾病治疗效果相对较好,但是需要在手术中保障医疗人员与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过关,况且两者之间应有良好的配合,不然可能会由于护理配合问题影响手术进程[1]。手术室优质护理是手术室护理的常见护理形式,其对手术进度提高有一定意义[2,3]。本次对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以及手术室优质护理配合,探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的应用价值,报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2019年8月到2020年10月我院收治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年龄25岁~30岁,平均(34.26±13.29)岁;观察组年龄25~69岁,平均(34.11±13.67)岁;将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常规资料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可参与比较。纳入标准:选择的患者均已经经过医院明确诊断;符合手术指征患者;患者已经与医院签订同意书,愿意参与本研究;获得醫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及认可。排除标准:精神障碍患者以及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依从性极低人员。
  1.2 方法
  对照组:手术室常规护理
  手术室内常规护理主要是术前告知患者手术相关细节,减轻其不安以及恐惧。并准备好手术器械等,还需要在手术中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保证手术室手术安全且顺利进行。
  观察组:手术室优质护理配合
  手术前护理配合:首先在手术之前,需要做好访视工作。应在术前一天在病房中探视患者,掌握患者病情以及资料等信息,同时告知患者与手术相关的数据信息,使其能够做好充足心理以及身体准备。针对术前存在负性情绪患者,应给予及时指导。多数患者在手术前产生悲观以及恐惧主要是因为担心手术安全,或是自身对手术细节了解较少,护理人员应保持耐心,告知患者腹腔镜手术流程、细节以及手术的优势等,使其不良情绪减轻,最终保持平稳心态,积极参与手术,配合医护工作开展。提醒患者在术前一段时间需要禁止相关食物以及水分摄入,做好备皮以及灌肠等术前准备工作。术前一天,将手术用到的器械进行检查,并对其清洁以及消毒,保障细菌得到清除。术中护理配合:进入手术室之后,首先对其信息确认。常规消毒铺巾之后,将腹腔镜等设备连接,并将设备参数科学设置,保障满足手术患者基本需求。并与医生配合,协助其穿刺以及擦拭切口血液,并做好手术中器械传递工作。若是腹腔内的气流对观察镜有干扰,需要用碘伏对镜头擦拭,保证手术中腹腔镜镜头的清晰度符合要求。输液的速度根据病情调节,输液中应严密观察有无输液反应。在输血过程中,应保证静脉通路。遇有荨麻疹或寒战高热、血红蛋白尿等,应立即停止输血。在医生指导下给予抗组织胺类药物,并再次进行查对工作。血压下降的患者应快速补液。手术室术后护理配合;需要与麻醉医生等配合,将气管导管拔出,并将手术区域污渍清洁。
  1.3 检查指标
  (1)并发症
  并发症有皮下水肿、感染以及肩部酸痛。并发症发生率是皮下水肿、感染以及肩部酸痛占比率之和。
  (2)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
  手术指标有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
  (3)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评估主要是以百分制为标准。总共100分,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评分标准:非常满意(80分以上)、一般满意(50-80分)以及不满意(50分以下)。护理满意度是非常满意占比率以及一般满意占比率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行t检验、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两组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两组患者手术指标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如表2.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如表3.
  3 讨论
  医疗技术在近些年来获得较快发展,微创技术是新时代出现的新型医疗技术,其中腹腔镜胆囊切术是微创手术的一种,其可以对胆囊疾病患者实施必要治疗[4]。腹腔镜胆囊手术需要是在腹腔镜下对患者实施手术,优势是切口小、且感染少、创伤小[5] 。
  手术室常规护理在手术中的应用,对手术安全开展有一定意义,但是依然有部分患者的依从性不高。本次观察组用到手术室护理配合。手术室护理配合需要医护人员均具备较高技能,并做到两者之间合作默契,还需要掌握术中腹腔镜等相关器械应用方法以及细节[6,7]。在手术前后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术前主要是帮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以及身体准备,例如不良情绪改善以及一段时间内的食物摄入禁止,并做好器械等术前准备,为治疗提供便利。并在术中与医生紧密配合,及时传递手术需要的器械以及物品,帮助医生完成手术,并及时处理术中意外,减少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并控制并发症。并在术后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保证患者的病情平稳。护理中,医人员与患者之间有密切的交流,能够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使其情绪平稳,并愿意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工作,提高护理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可以了解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手术室优质护理配合,能够将感染、皮下淤血等并发症减少,保障手术安全性与可靠性;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以及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价值,可以看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配合,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手术时间;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可以看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配合, 可以保证护理满意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优质护理配合与手术室常规护理的比较,发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配合能够控制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邢萍.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观察及并发症影响评价[J]. 医学新知杂志, 2019, 29(1):92-92.
  [2]刘夏利. 器械护理人员与巡回护理人员配合的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医药前沿, 2019, 9(20):217-218.
  [3]杜艳玲. 手术室护理配合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 14(23):42,56.
  [4]任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方式研究[A].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China Associ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中国医学装备大会暨2020医学装备展览会论文汇编[C].中国医学装备协会(China Associ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2020:2(20):50-52.
  [5]吕玉兰,吕娇. 优质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6):5251-5252.
  [6]王风霞. 加快康复外科理念的手术室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影响[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4):480-482.
  [7]吕婕,刘月玲.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要点及施行心得分析[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8,39(6):719-72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鼻窦炎(CRS)鼻内镜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选取76例CRS患者,按随机排列表法分组(观察组、对照组),38例/组。选取时间: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两组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结果:两组生活质量对比中,护理前两组对比无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
目的 比较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及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始于产程潜伏期与活跃期的临床效果、对母婴应激反应的影响和脐带血中的罗哌卡因浓度. 方法 将80例于2009年1月至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产科分娩且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随机分为潜伏期组和活跃期组(各40例),分别于潜伏期(宫口扩张0.5~2.5 cm)和活跃期(宫口扩张≥3.0 cm)于蛛网膜下腔给予罗哌卡因2 mg
目前许多国家对于断脐时间的早晚尚存在争议,且缺乏关于高收入国家延迟断脐利弊的研究.Andersson等[1]在2011年11月的《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现将该文编译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INSURE技术在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支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有呼吸困难且需要呼吸支持的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83例,依据呼吸支持方法的不同分为INSURE组41例与机械通气组42例.INSURE组患儿生后尽快予以气管插管、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机械通气组患儿生后予气管插
在女性一生中,围产期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经受的应激却是相当"集中",特别是第一次妊娠或分娩的女性,生理上有激素水平、生殖器官状态以及外在体型等的较剧烈变化,心理层面要面对分娩过程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的风险、妊娠分娩本身对工作家庭生活的"不利"影响、亲人等周围人对分娩的不同态度等这类应激事件,使得围产期成为女性发生情绪问题的一个"高危"时期之一.围产期女性的情绪问题对其本人的健康、哺育婴儿的过程以及家
期刊
经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常委会研究决定,并报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员部批准,中国医师协会第三次全同新生儿科医师大会定于2013年3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现开始征文,与新生儿各专业有关的论文(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护理及管理等)均可投稿,参加会议者将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6分。
期刊
尽管新生儿黄疸大多为暂时性和自限性的,但在个别情况下,极重度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或核黄疸,进而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在20世纪80~90年代的美国,核黄疸重新浮现,其原因部分是由于新生儿出生后出院早和出生1周内母乳喂养不充足.有研究表明,美国每年因新生儿黄疸再入院的患儿数量近10年间增加了60%[1].绝大多数核黄疸是可预防的,其措施除针对新生儿高胆的早期诊断和干预之外,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个体化护理方法,降低术后化疗、栓塞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收集应用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病人101例,男52例,女49例,年龄40-65岁。给予个体化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101例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疗效满意,总有效率84.16%,肿瘤缩小50%以上者45例(44.55%),肿瘤缩小50%以下者48例(47.58%
出生缺陷约占新生儿总数的3%,出生缺陷的原因有遗传学因素、环境因素或者是两者共同作用.在高风险胎儿中,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异常检出率为2%~3%.而在产前超声检查提示结构发育异常的胎儿中,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异常检出率高达35%[1-3]].传统的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通过对羊水、绒毛及脐血细胞进行分析,能够检出所有的非整倍体异常和较大的染色体结构异常,但不能检出较小的(<10 Mb)染色体结构异常
期刊
提出这一命题或问题似乎显得有点突兀和奇怪,但它已经不可回避地来到了我们面前,就像30年前"围产医学"这一命题和概念突然来到我们面前一样,不容你不去思索和研究.众所周知,近些年来国内有关新生儿窒息(neonatal asphyxia)的诊断问题已被反复地提出和讨谢[1],虽迄今尚无一致意见和行动,但至少存在2种主要观点:一种是诊断要严,基本效仿国外,采用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