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热点素材的合理运用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ng6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高考作文在不断的尝试改革,力图使作文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使学生的作文不再是闭门造车,不再是一些假话连篇的东西,所以在作文的写法上我们也要有自己的视角,有自己应对作文的方法。作文在改革,我们的思想也要改革。
  拿2012年的高考作文为例,材料中有两个人物,船主和修船工。两个人之间的故事,却可以有好几个立意的方向。站在船主的角度可以是懂得感恩,从修船工的角度立意的话,可以从细节决定成败,善意就在举手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及时修补漏洞(个人、集体、国家、民族)等,而从船主和修船工的关系上我们还可以得到这样一个方向,就是共利,和谐相处,是人际关系、工作关系不可缺少的。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写,大家都可以发现,我们身边可写的东西非常多,因为所有的立意方向都跟现实仿佛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跟我们现实社会对人性,对道德,对和谐的呼唤是相对应的。
  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思维,当然可以从古人身上,或者从我们自己身上找到合适的素材去运用,但材料中的这份与现实的契合便丢失了。最好选取什么样的素材呢?当然是不久前或时下正在发生的一些事情。举两段小例子:
  曾几何时,见义勇为、乐于助人,是我们这个民族爱心奉献的习惯。这些年来,随着南京彭宇案的发生,见义勇为的美德,有时会转化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在佛山,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过马路,两度被车辆碾压,18个路人冷眼漠视。在福州,83岁的老人摔倒路边,众人围观却无一施救。两名女子试图将其搀扶起来,旁人的“善意提醒”,让她们缩回了手,老人就这样失去了生命。一旦人心的冷漠替代了善举成为习惯,我们的社会风气便会阴霾密布。
  这是反面的例子,通过反面的例子,我们都可以看出现在的社会,我们对善举的呼吁是多么的强烈。
  救自己的孩子,是任何一个妈妈的分内之事。可是,吴菊萍不一样,她在最危急的时刻,不惜个人安危去挽救别人的孩子。这是多么伟大的分外之举呀!就是这美丽的分外之举,挽救了别人的孩子,谱写了一曲美丽的妈妈之歌。
  这是正面的素材,感动中国这几年,每个高中生基本上都在关注,但真正到考场上能用到的又有多少呢?这些人其实都是时代的先锋,是道德的典范,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很多东西,都是我们现实社会所缺少的,所以,我们更应该关注,弘扬。关注古人的同时,多关注社会。
  其实,作文中一些新材料的加入就能使学生的作文增色很多。但是,这些在自己身边曾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东西到底要如何运用呢?仅仅是把一个故事,一个事件摆在那里,然后加一段自己的评论就可以了吗?当然不行!这样的话我们的作文给人的感觉是没有深度,没有思考,就是社会事件的一种简单的评价,跟我们作文的文学性相违背。材料加评论的时代早已经过去,现在的作文,需要我们更巧妙的把素材镶嵌到作文中去,不破坏行文思路,又有自己深入思考的痕迹,而不是简单的罗列。
  比如面对2012的奥运,面对刘翔的摔倒,可以说网络上争论非常多,我们能不能把这个东西运用到作文中去呢?都可以运用到哪些方面的话题中呢?我想至少可以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人生的波折,变数之类的话题。刘翔曾经有过别人无法企及的成绩,他也一直在努力获取更好的成绩,所以他一次次站在了起跑线上,但现实的伤痛却让他一次次的失败,也许这就是人生,谁都不可能永远站在那个最高的领奖台上。
  第二种:坚持便是胜利或者生活中需要勇气。也许刘翔2008年关键时刻退赛,2012年的摔倒,让很多支持他的人失望了,但细想一下,如果你一次因为伤痛,在无数人面前选择放弃过,你还敢再次站在另外一次的起跑线上吗?不仅仅是对于一个运动员,其实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这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刘翔做到了。也许摔倒预示着失败,但却让我们看到了刘翔内心的强大!人生的胜利有很多种,不一定就是拿到金牌。
  第三种:放下包袱,压力等话题。很多人置疑刘翔的一次次失败,甚至很多人置疑刘翔的伤,其实我们也应该置疑一下自己,中国人寄予刘翔太多的希望,多得让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背负起来,拿不到奖牌便辜负了这么多的人,所以,也许跑到终点的勇气便少了许多。
  ……
  如此下去,可写的内容非常多,材料是一样的材料,语言稍微改变一下就可以了,只要把自己的思想性明确,跟话题相吻合就可以了。
  高考作文有字数、时间的限制,所以大段的材料事实的叙述就可以省去一些,最好做到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既有素材,又能体现自己的思考痕迹,使作文既有文采,又有深度。最主要的是富有社会现实性。
  作者单位:河南鄢陵县第二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税务会计是以税收法律为准绳,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运用会计基本理论和核算方法,连续、系统、全面地对税款的形成、计算、缴纳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一门专业会计,是将金融税收法规和会计
高考人物传记是现代文阅读的必考内容,人物传记的阅读和考察有两个难点:一是最后一题,对于考生探究能力的考察;一是倒数第二题,对于考生分类能力、概括能力的考察。那么我们如何培养考生人物传记的分类能力和概括能力呢?  一、抓住人物传记的特点,树立分类意识,从宏观上概括  人物传记是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的。因此,通过把握人物传记的写作方法来掌握人物传记的特点,是培养人物传记分类能力和概括能力
新课标试卷题型虽说有点新瓶装旧酒的味道,但在阅读板块的"选做与必做"创新,还是让从教多年的我看到语文教学水平提高的希望,起码不会被学生说语文是"学不学一个样"的收效不大的
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应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加强互动式的教学,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课堂质量,促进初中生全方面的发展。  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求教师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教学过程,制定适合自身学习的进度和自我评价指标。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利用创新有效的教学手
2014年之前江苏高考题所选的小说类文本都是国内一些名家之作,但2014年却选了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安娜之死》。考生可能始料不及、茫然无措。下面就这阅读题考题情况进行分析,谈谈外国小说的阅读鉴赏问题。  一、考有定向,《安娜之死》考了什么  2014年江苏高考的现代文阅读(一)考外国小说《安娜之死》,既然是小说文本的阅读考查,考查的主要方向也是常规的,有迹可循。它
针对抗滑桩在限制性航道岸坡整体稳定中受力复杂、计算方法种类多样且各方法中桩及土各自提供的抗滑作用不易量化等问题,依托长湖申线(浙江段)航道扩建工程中抗滑桩的应用实例,
材料作文在2006年首次被引入高考试卷中,旨在通过学生对给定的材料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自己的感悟,并以正确的角度和立意进行写作。传统的材料作文要求学生全面把握材料,写作时要结合材料,行文中必须引用材料,而新材料作文则吸收了传统意义上的材料作文的长处,并发展成一种全新的写作方式,提供的材料更为广阔,可以让学生多角度立意,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由于角度的多样化,因此在新材料作文在审题方面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