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源三歧”之男子“一源”辨析

来源 :中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t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源三歧”学说中“一源”在女子为女子胞,在男子为男子胞.女子胞即子宫,已为学术界广泛共识,而男子胞所指为何,则始终众说纷纭.有学者从生理功能、《黄帝内经》相关条文角度,认为男子胞为睾丸;有学者从解剖位置、发病特点分析,认为男子胞为前列腺;也有学者从生殖之精并非为先天所得入手,明确分析男子胞不为肾.为此,笔者梳理文献,认为“男子胞”根据中医藏象学说特点,从结构上对应精囊及前列腺,从功能上对应中医概念中的“精室”.
其他文献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阳微阴弦”理论,通过以脉论理的方法,揭示了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为后世医家治疗胸痹奠定了理论基础.《金匮要略》中,与胸痹类似的还有血痹、奔豚气、腹满,亦可用阳微阴弦来分析病因.血痹之“阳微”即寸脉浅表阳气不足,“阴弦”指风寒二者合邪,阴乘阳位;奔豚气“阳微”是上焦阳气不足于内,“阴弦”指脉象上可见弦紧之象;腹满以“趺阳脉微弦”为总纲,“微弦”是“阳微阴弦”的略称,趺阳脉微指中阳不足,趺阳脉弦即阴寒之邪侵袭阳位,引发疼痛.
在中国古代,“太一”具有哲学本体、神灵和星体的三重含义.“太一游宫”思想的形成则与古代天文学中“北斗”与“招摇”周期性的绕极运动密切相关.本文基于西汉“太一九宫式盘”提出了《灵柩·九宫八风》中“五宫占”的具体推演方法.按此方法一年中不同时间出现气候异常,占测对象“君、相、吏、将、百姓”将对应“有忧、死、有喜、有僇、有患、有盗争、病、显”8种不同的结果.《灵柩·九宫八风》略述吉凶休咎,而侧重于探讨自然界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或疾病的关系,反映了天人相应观念下《黄帝内经》对生命的重视.
经断前后诸证以肾虚为本.肾寓元阴元阳,转枢人体阴阳、寒热、水液代谢.若枢机不利,每易影响其他脏腑功能,衍生诸如烘热汗出、头晕健忘、心悸失眠、烦躁易怒、精神倦怠等变证.临证时若见阴阳失调、枢机不利,当以和法和解少阳,方选小柴胡汤;若见肾虚水亏、水不涵木,当以滋水涵木法滋肾疏肝健脾,方选丹栀逍遥散合杞菊地黄丸;若见肝病传脾、脾虚湿盛,当以分消走泄法分消湿邪、宣通气机,方选三仁汤;若见心肺阴虚、百合病生,当以养阴清热法养阴润肺、宁心安神,方选百合地黄汤.
“脾为之卫”出自《灵枢·五癃津液别》,强调脾脏具有护卫机体、抵御外邪的功能.脾与胃水谷纳运、气机升降、燥湿相济的生理病理关系,是从“脾为之卫”论治胃癌前病变的基础.脾胃生理机能正常有赖于“脾为之卫”的功能正常.胃癌前病变虚、湿、瘀、滞等病理因素与脾“为卫”功能失常密切相关.临证辨治应以“脾为之卫”理论为指导,重视固护脾气、调理气机、散瘀舒络、祛湿除邪、固护胃阴等治则的应用,以及“辨病”与“辨证”思路的结合.
埋线疗法是针灸的发展和延伸.从最初《黄帝内经》的“九针理论”,到金元时期何若愚的“时间针法”、窦汉卿的“针刺十四法”,医者运用不同方法对穴位进行刺激,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 .20世纪50、60年代,出现了将羊膜组织通过切开包埋的方式埋入喘息、大杼、风门等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案例.20世纪70年代后期,埋线疗法在治疗慢性病和虚证的基础上增加了急症和实证,病种涉及到内、外、妇、儿等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埋线中埋藏材料由原来动物组织的垂体、腺体发展到羊肠线;埋线工
十二时辰肇始于汉代,丑时是两个十二时辰的连接点,具有结束与开启的双重职能,在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内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地位.“丑”古通“纽”,《说文解字注》释其为束缚、捆绑;升腾、萌发之意.《伤寒论》中,丑时同为太阴、少阴、厥阴的欲解时.三阴同为阳入阴出,太过、不及均会导致疾病发生,当阳入阴出之势头太过,势必发生阴阳升降出入的异常,导致阳气不能升发,阴气不能收藏,故此时需逆转阳入阴出的趋势,丑时的阴阳特点,恰恰符合这种逐渐冲破束缚,升提阳气的状态,所以其为三阴病共有之欲解时.丑时与开阖枢并无直接关系,但由于丑时与
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及致病特点与“伏邪”致病极为相似.“少阴虚寒”是前列腺癌内生伏邪的根本病因,痰浊、血瘀、寒凝是“伏邪成巢”的主要病机.同时,该病病变初期较为隐匿,受诸多内外因素影响,引发伏毒而为患,这与遗传学中的BRCA1/2基因突变存在较多相似之处.BRCA1/2基因突变在前列腺癌的遗传学因素中占居主导地位,发生BRCA1/2基因突变的患者,先天禀赋受父母遗传影响,形成少阴虚寒体质,在病变早期并无明显症状,若其时肾中精气充沛,肾阳可抑制少阴虚寒,前列腺癌未必发病;若其时肾中精气亏虚,前列腺癌易感性提升
《黄帝内经》中的“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理论,因历代医家对其内涵解释不同及其与西医解剖学位置相反,时常引起争议.“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理论可溯源于《周易》的阴阳之道,在《黄帝内经》中演变为阴阳升降,并奠定了脏腑气机升降的理论基础.临床中,“肝生于左,肺藏于右”体现了肝肺气机升降的特性,标识了肝肺病证反映于体袁的病位以及肝肺气血偏胜的病位,指导了中医法象用药.
《脉理求真》为清代黄宫绣所著.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脉法心要组成,主要介绍诊脉部位、各种脉象及脉证关系等内容;第二部分由四言脉要增删组成;第三部分由经脉歌诀组成,简便易知,供人习诵.《脉理求真》学术思想精要可概括为:气本一贯、不拘部位,即医者持脉,不应局限于某部,不可呆用俗传脉法而不知变化,应三部九候综合判断;胃气为本、重视中州,即胃气为诊脉之要,诊察胃脉有必要观察病家饮食;脉类阴阳、纲目比类,即用“对待”“比类”“纲目”三法门将脉学分类总结.
龙江韩氏认为,多种病因导致肝肾失调、阴阳失衡从而出现经行发热,并将经行发热分为肝郁气滞证、肝郁血瘀证、肾阴亏虚证、肾虚肝郁证;分别采用疏肝解郁、凉血调经法,疏肝活血、凉血调经法,滋阴益肾、清热调经法,滋肾疏肝、清热调经法;针对性地应用百灵调肝汤、丹栀逍遥散合血府逐瘀汤、滋肾汤、百灵育阴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