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混业的价值

来源 :证券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zzg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16日,交通银行公告称,其深化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批准同意。除交行外,招商银行和浦发银行等6家上市银行也发布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或混业经营、推出员工持股计划等重要公告,这表明,银行业混业经营改革已箭在弦上。
  除了银行内部股权的改革外,银行经营范围的扩大也在紧锣密鼓实施中。如果《商业银行法》顺利修改完成,银行最快可能在2015年下半年获得券商牌照。果真如此,“股权投资”、“券商牌照”、“理财业务”将成为银行业混业经营改革的三个突破点。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渐落地,金融业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混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金融牌照的逐步放开。国有银行收购券商发展证券业务将能够充分发挥国有银行客户规模和资金优势,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务,提升综合竞争力。这与国有银行实施混改的目标相一致,全能型银行或是国有大行的发展方向。
  据了解,目前保险、信托、基金、金融租赁等牌照都已向银行放开,仅剩券商牌照仍未松口;从目前市场成熟度看,银行获得券商牌照应是水到渠成之事。3月份,证监会证实正研究向银行发放证券牌照的事宜,混业经营的大趋势已成为行业共识。尽管如此,但混业经营的实现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牌照放开涉及到诸多法律法规的修改,以及监管体系的变革。
  当前,中国正处于降息周期,叠加利率市场化的影响,银行存贷差也逐渐收窄,其急需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混业经营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混业经营演变路径
  从世界范围来看,混业经营作为一种经营模式,广泛被世界各领先银行采用,目前在全球银行业广泛流行。除中国以外,在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所在国,包括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瑞士等,法律均允许银行业进行不同形式的混业经营。例如,以投资银行业务为国人所熟知的德意志银行、瑞银集团等均有各自的商业银行业务,而以商业银行业务知名的花旗银行、三菱东京日联银行等也通过控股集团的形式广泛开展了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非银行业务。
  因金融自由化所带来的利率市场化等制度变革将大幅压缩银行的经营空间,势必推动并加快混业改革预期。驱动银行业混业经营转变的因素主要有金融创新导致来自非银部门的竞争加剧、全球金融一体化所带来的激烈国际竞争,以及金融自由化和金融脱媒压缩银行业本身利润空间等。
  自20世纪70年代初诞生之后,货币基金快速增长导致存款分流便一发不可收拾。数据显示,1980年至2000年,货币基金行业资产规模年均复合增速达17%,行业资产规模与银行资产规模之比由1980年的3%逐步提升至1990年的10%。非银部门新兴产品对于传统银行业务的冲击愈演愈烈,银行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银行业占金融行业总资产的比例由20世纪80年代初超过40%已下降到2000年的20%,而其他金融子行业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份额甚至实现占比提升。
  另一方面,外资银行不受分业经营的限制,相比本土银行更容易实现协同效应与范围经济,规模扩张更为灵活与容易。1976年至1995年间,在美国的外资银行机股金融总资产年均复合增速达16%,相比之下,美国本土银行的复合增速仅为7%。增速的差异反映在市场份额之上,便是外资银行的市占率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7%大幅上升至90年代初的25%。
  此外,金融脱媒的趋势使得社会融资更多地绕开银行而直接筹集,银行信贷业务占社会融资总额的比例不断缩小,从量上影响了银行业的利息净收入。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两大趋势的结合使得银行业面临根本的发展障碍,因此,亟须打破分业经营的限制,在多元化的业务中寻找新的增长点。
  从世界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在上述三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银行业经营在某一特定时期都会陷入一个相对的困境,但这最终会推动政府下决心实行混业监管,以扩大银行业发展空间。
  世界各大发达国家银行业的演变历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德国为代表,一直实行银行业混业经营的发展历程;二是以英国、日本、美国等国家所经历的“混业-分业-混业”的发展历程。由于不同的发展演绎路径,演绎成目前主流国家混业经营的三种不同模式: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美国、日本),子公司在控股公司的协调下独立运作;银行母公司模式(英国),银行作为母公司对非银业务子公司控股;全能银行模式(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银行公司内设各非银业务部门。
  银行混业经营的经验表明,三大混业经营模式内部结合度越高,风险传递越直接。金融控股公司模式、银行母公司模式以及全能银行模式,是目前世界主要的混业经营模式。对比三大混业经营模式,其业务间结合的紧密程度为:全能银行模式>银行母公司模式>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而对商业银行而言,经营风险的隔离程度则与此排序相反,体现出各业务结合越紧密,风险传递越直接的特点。
  金融自由化一般包括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以及混业经营自由化等三个环节。中国与美国相同,也经历了“混业、分业”的历程,而美国已在上世纪80年代完成利率市场化后,在90年代逐步由金融自由化过渡到混业经营,中国当前正处在利率市场化的中后期。
  从中国金融自由化各重要的节点来看,与美国的路径较为相似。虽然美国在利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开放之间的前后关系与中国略有偏差,但混业经营的放松可能均是两者自由化之后最后市场自身的选择和发展方向。混业经营是市场内在竞争的选择结果,政府仅是在法律上给予了便利和最后的确认。
  中国存在分业监管的结构在短期之内无法完全取消,同时需要兼顾风险,防止混业经营最后再次演变回归到上世纪90年代以前分业之前的原始的混业混乱局面。通过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来完成风险及破产隔离,是对现有金融体系稳定的保障。事实上,中国的招商局集团、光大集团、平安集团、中信集团已是最典型的金融控股平台。
  未来对于新进入者,特别是银行而言,可以借鉴英国的银行控股非银机构的金控模式。通过兼并、收购等使得控股母公司银行介入到新的非银领域之中;但同时以公司而非部门形式的控制,有利于一定程度上的风险隔离。由于这是银行作为控股平台而非与其他非银板块并行,因此,在这种模式下,银行对其他非银板块的协同性和控制力会相对较大。
其他文献
行业遇冷,经营艰难。  在PCB行业整体发展不顺之际,博敏电子(603936.SH)选择登陆资本市场寻求庇佑。  公司从事专业高精密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多层和单/双面印制电路板,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通讯设备、工控设备等领域。  近三年来,博敏电子的营收增速明显放缓,公司净利润逐年下滑。同时,由于营运资金周转紧张,公司就连日常开支都需要依靠银行贷款维持。  面对行业发展困境,博敏
摘 要 企业的营销管理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企业营销管理将企业研发生产过程与消费者的消费联系起来,是贯穿其中的重要环节。因此,正确地理解企业的营销尤为重要。  关键词 企业 营销管理 目标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一、企业营销管理的目标  企业营销企业管理的目标需要将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的需求都考虑到,这样的营销政策才是好政策。但在营销中,企业制定
平行四边形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内容,可是最近小涛同学在解题中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们针对他的错误一起来分析。  一、基本概念吃不透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D.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小涛解答】D。  【错因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用
期刊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和“中点”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了,中位线、中线、中点四边形(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的四边形叫中点四边形)等都和中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有时不免容易将它们之间的关系混淆。下面是三个常见问题的错因剖析,希望能给同学们一些启发。  例1 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则四边形ABCD一定是( )。  A.菱形 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C.矩形 D.对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25日是6·25钱荒的两周年纪念日,2013年的这一日,中国股市在经历了近20%的两个星期的抛售潮后,最终在1849点探底回升.回过头来看,那一天是中国市场在过去7年来的最低点,也可以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金融行业是经济领域的重点行业。金融业的发展前景巨大无比,要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还需要综合各种因素共同保证。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金融创新显得格外重要。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金融创新也随之市场化。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创新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金融风险。将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的关系统筹好,是金融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本文分析了金融创新活动的特点,论述了金融创
在“平行四边形”这一章节的学习中,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很多,其中“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方程思想”“一般到特殊思想”等用得较多。为了让同学们能轻松解决平行四边形中的问题,下面老师将通过对同学们易错的三个典型例题的剖析,让同学们体会数学思想方法推动数学思维的功效。  一、“转化思想” 在平行四边形中的运用  例1 如图1,在△ABC中,AB=8,AC=6。 AD是BC上的中线,则AD的取值范围
期刊
2015年6月12日,上证指数突破5100点,A股的证券化率(股市总市值和当年GDP的比率,下同)达到103%,继2007年后再次破百。一时间引来各界的关注,更多是口诛笔伐,A股泡沫论甚嚣尘上。最有代表性的说法是:A股总市值超过10万亿美元,证券化率过100%,相邻的日韩两国均在证券化率达到100%后出现股市泡沫的破裂。更有分析师指出:A股泡沫严重,或将暴跌50%,也就是上证指数从5000点跌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