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不但应该全面掌握老师传授的理论知识,同时更重要的是掌握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能够把自己所学的内容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寻找新型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此篇文章首先阐述了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其次分析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意义和案例教学法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案例教学法在汽车维修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汽车维修教学;应用策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各行各业的人才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公司为了能够在强烈的竞争力生存下去,在招聘员工的时候普遍喜欢招聘那些专业技术水平过硬的人才。近年来市场越来越庞大的汽车维修行业也逐渐意识到要提升汽车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各高校普遍应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分析案例,帮助同学们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汽修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的需求,由教师指导现实中关于汽修实际工作中的例子进行分析,目标在于教会学生针对案例中所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修理技能。案例分析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教师更多的是扮演者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培养学生理论和实际结合能力,以及针对问题所需理论的整合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实操水平。
二、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意义
(1)传统的汽修专业教学方法和案例教学法有着明显的区别,课前教师进行备课,教授的也仅仅是知识,对实践能力不够重视,并且以教师作为主体地位,而案例教学法应用下,汽修专业教学成为教师精心设计的一门课程,教师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与创新精神。
(2)传统的汽修专业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无法激发出来,因此汽修专业教学使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与技术型要求的人才。
三、案例教学法的优缺点
(1)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第一,实践性强。汽车维修行业要求员工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理论是指导实践的支撑,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便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车身修复课程中的汽车车身结构的拆装,通过先导理论知识的梳理,对教师提炼的典型维修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可以实现如下教学目标:①学生可了解车身的主要结构形式和基本结构;②学生可学会使用拆装车身的常用工具;③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可掌握拆装车身的工艺流程及拆装方法。
第二,生动具体、直观易学。相比构造出的案例情景,学生更喜欢解决真实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这种真实的案例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肯定会遇到,无形中相当于积累了解决相似问题的经验,另一方面教学内容是具体的维修实例,学生在独立完成案例项目后,可以对比修理厂的维修视频找出与专业维修技师的差距,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
第三,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汽车维修专业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理论课上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被动的听,而且學到的都是死知识。实训课上教师演示讲解,学生分组按照老师的做法重复操作,长此以往学生失去了理论学习的兴趣,丧失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案例教学情况则不一样,学生拿到工作页,先要查阅资料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来完成工作页上的相关任务,这种学习是主动的,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制定最终方案的时候还要学生将之前掌握的理论知识联系起来,经过缜密的思考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2)案例教学法的缺点:
凡事均有双面性,案例教学也有它自身的缺点就是费时。费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材时费时,教师需要对实际案例进行搜集,根据教学现有的硬件设施(车辆型号、设备、工具等)进行筛选,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切入点整理出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维修案例。二是在课堂进行案例分析时比较费时,一个具体的案例涉及到的理论知识面较广,小组讨论的时间相对较长,从而就显得有点耗时。
四、案例教学法在汽车维修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充分做好案例准备。组建教师团队,有针对性的深入汽车修理厂,进行案例的文字和影像资料的记录,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搜集到的案例加以筛选完善,做到保证贴合生产实际的情况下还要关联教材的理论知识,随着教学设备和教材的变化优化更新实际案例。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提前将案例内容告知学生,让学生清楚案例内容,课上下发工作页,让学生自学查阅资料解决案例所涉及到的教材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完成任务工单上的内容,为更好的完成下一阶段的内容做好准备工作。
(2)采用“小师傅”教学形式,加强合作。开展案例教学时将每个班思想品德端正、组织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作为汽修案例教学中的“小师傅”。“小师傅”作为教师教学中的“小助手”,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协助教师做好技能辅导工作,为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排忧解难,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学习上的帮助,根据不同学习基础实现“分层教学”,增强学生对汽修专业技能学习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的互帮互学、相互合作交流过程中,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建构健康而活跃的实训氛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做好课后总结。以往教学中的总结都是教师口述一节课的重点,学生在上了几十分钟的课后往往会感觉很疲惫,只能机械性的去听,起不到较好的效果。案例教学中的总结应该更加注重答疑,这里所说的答疑是指在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后,肯定会有一部分同学存在疑问,这时教师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有疑问的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这个疑问可以由提问学生所在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解答,也可由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解答,直到让提出疑问的同学满意为止,对学生解答中不够深入、不够确切的地方,由教师再做补充。同时教师应提出,通过学习学生应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以后工作中再遇到相似的案例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加深学生的体会和认识。
总之,在汽车维修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不但可以提升同学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也能够使同学们对于学习汽车维修更加感兴趣,让平时只接受老师理论知识的学生增强动手能力,有效提升汽车维修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家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
[2]高琳.案例分析法和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维修专业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
作者简介:刘长新,伊犁技师培训学院。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汽车维修教学;应用策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各行各业的人才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公司为了能够在强烈的竞争力生存下去,在招聘员工的时候普遍喜欢招聘那些专业技术水平过硬的人才。近年来市场越来越庞大的汽车维修行业也逐渐意识到要提升汽车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各高校普遍应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分析案例,帮助同学们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汽修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的需求,由教师指导现实中关于汽修实际工作中的例子进行分析,目标在于教会学生针对案例中所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修理技能。案例分析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教师更多的是扮演者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培养学生理论和实际结合能力,以及针对问题所需理论的整合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实操水平。
二、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意义
(1)传统的汽修专业教学方法和案例教学法有着明显的区别,课前教师进行备课,教授的也仅仅是知识,对实践能力不够重视,并且以教师作为主体地位,而案例教学法应用下,汽修专业教学成为教师精心设计的一门课程,教师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与创新精神。
(2)传统的汽修专业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无法激发出来,因此汽修专业教学使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与技术型要求的人才。
三、案例教学法的优缺点
(1)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第一,实践性强。汽车维修行业要求员工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理论是指导实践的支撑,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便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车身修复课程中的汽车车身结构的拆装,通过先导理论知识的梳理,对教师提炼的典型维修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可以实现如下教学目标:①学生可了解车身的主要结构形式和基本结构;②学生可学会使用拆装车身的常用工具;③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可掌握拆装车身的工艺流程及拆装方法。
第二,生动具体、直观易学。相比构造出的案例情景,学生更喜欢解决真实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这种真实的案例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肯定会遇到,无形中相当于积累了解决相似问题的经验,另一方面教学内容是具体的维修实例,学生在独立完成案例项目后,可以对比修理厂的维修视频找出与专业维修技师的差距,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
第三,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汽车维修专业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理论课上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被动的听,而且學到的都是死知识。实训课上教师演示讲解,学生分组按照老师的做法重复操作,长此以往学生失去了理论学习的兴趣,丧失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案例教学情况则不一样,学生拿到工作页,先要查阅资料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来完成工作页上的相关任务,这种学习是主动的,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制定最终方案的时候还要学生将之前掌握的理论知识联系起来,经过缜密的思考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2)案例教学法的缺点:
凡事均有双面性,案例教学也有它自身的缺点就是费时。费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材时费时,教师需要对实际案例进行搜集,根据教学现有的硬件设施(车辆型号、设备、工具等)进行筛选,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切入点整理出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维修案例。二是在课堂进行案例分析时比较费时,一个具体的案例涉及到的理论知识面较广,小组讨论的时间相对较长,从而就显得有点耗时。
四、案例教学法在汽车维修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充分做好案例准备。组建教师团队,有针对性的深入汽车修理厂,进行案例的文字和影像资料的记录,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搜集到的案例加以筛选完善,做到保证贴合生产实际的情况下还要关联教材的理论知识,随着教学设备和教材的变化优化更新实际案例。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提前将案例内容告知学生,让学生清楚案例内容,课上下发工作页,让学生自学查阅资料解决案例所涉及到的教材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完成任务工单上的内容,为更好的完成下一阶段的内容做好准备工作。
(2)采用“小师傅”教学形式,加强合作。开展案例教学时将每个班思想品德端正、组织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作为汽修案例教学中的“小师傅”。“小师傅”作为教师教学中的“小助手”,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协助教师做好技能辅导工作,为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排忧解难,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学习上的帮助,根据不同学习基础实现“分层教学”,增强学生对汽修专业技能学习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的互帮互学、相互合作交流过程中,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建构健康而活跃的实训氛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做好课后总结。以往教学中的总结都是教师口述一节课的重点,学生在上了几十分钟的课后往往会感觉很疲惫,只能机械性的去听,起不到较好的效果。案例教学中的总结应该更加注重答疑,这里所说的答疑是指在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后,肯定会有一部分同学存在疑问,这时教师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有疑问的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这个疑问可以由提问学生所在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解答,也可由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解答,直到让提出疑问的同学满意为止,对学生解答中不够深入、不够确切的地方,由教师再做补充。同时教师应提出,通过学习学生应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以后工作中再遇到相似的案例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加深学生的体会和认识。
总之,在汽车维修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不但可以提升同学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也能够使同学们对于学习汽车维修更加感兴趣,让平时只接受老师理论知识的学生增强动手能力,有效提升汽车维修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家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
[2]高琳.案例分析法和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维修专业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
作者简介:刘长新,伊犁技师培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