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进行探究式阅读的研究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ji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的改革下,对初中语文阅读也设定出新的方案,即提高学生自身的探究性阅读能力。并在学生阅读时,体现其倾听性、合作性、过程性和主动性,以此来推动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探究阅读
  现今在新课程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对初中语文阅读这一方面也提出重要的改革要求。要求如下: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工作时应充分利用网络或图书馆等现代化信息渠道来进行学生的探究性阅读,以此激发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自身的运用和实践中体会语文、感受语文阅读。与此同时,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之时,需把探究性阅读放在首要位置,达到探究的预期效果。
  一、关于探究性阅读的理念和特点
  探究性阅读是指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来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探究性阅读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学生由传统的受教师控制变为现在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这种学习方式的中心是针对问题的探究活动,当学生面临各种让他们困惑的问题的时候,他就要作出各种猜测,要想法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对问题进行推理、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向,然后通过观察、实验来收集事实进行阅读理解。探究性阅读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不同于普通的阅读理解。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探究性阅读具有开放性。探究性阅读打破了传统阅读在统一规定下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现代化设施,如网络和图书馆等信息渠道,也没有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为学生提供了创新的学习空间。
  2.探究性阅读具有自主性。教师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应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这样就有利于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3.探究性阅读具有挑战性。既是探究,顾名思义一切都是未知的。学生在探究中会往哪个方向发展,哪个方向是正确的,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挑战。
  4.探究性阅读具有实践性。学生要运用自身的感观来进行阅读,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在实践中,学生必须要用到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来进行阅读。
  二、关于探究性阅读的内容和原则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案,教师在进行探究性阅读教程时应注意把握几个原则,因为对于学生而言,探究性阅读还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学生还需要经过一定的引导才能到达探究的彼岸。原则如下:
  1.学生的自主性原则。在学生阅读之时,对于学生读到的是什么都是靠学生自身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只是充当指导群体阅读的角色,并不能代替学生进行阅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把学生当做主体,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的阅读。这样亦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在阅读时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感悟。
  2.学生的问题性原则。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所以探究的起点就是提出问题。教师应积极的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教师也可以结合现实提出一些具有开放性和意义性的问题。有了问题就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理。这样,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能更主动的去进行阅读。因此,对文章的设问便成了阅读的起点。
  3.彼此的倾听性原则。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因此会有不一样的理解方式和处理方法,既是是同一篇文章,同一个人物,每个学生也有不一样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得出来的阅读结论也不经相同。而教师应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培养学生感受倾听和被倾听的习惯,对于教师而言这样也有利于培养自己耐心的听取学生的意见和阅读后的感受,并由此发现其中的智慧和亮点。教师通过倾听学生可以了解到其兴奋点和各自不懂的地方,教师也能更好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便能快速的指引学生往正确的道路上行走。
  4.彼此的合作性原则。初中语文阅读其实就是教师、学生与文章之间的对话。阅读文章不仅可以让读者因文得意,还能因文会友。不仅仅是与教师、学生和文章以及文章背后的作者有所联系有所体会,而且在探究性阅读之时会出现彼此合作的氛围,无论是生生之间还是师生之间都会产生彼此合作的渴求,那么彼此之间在合作中深入探究,在合作中寻求真理,在合作中共同发展。
  5.充分发挥新课改的要求,构建民主和谐的阅读氛围。新课改的推广,让语文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老师的角色要进行及时地转变,在语文于阅读教学中也不例外。教师要用于充当探究阅读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发挥学生的主体阅读地位,包括首先要以阅读参与者的身份来了解学生的真实需要,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还应当作为阅读的引导者,在必要的时候一定要站出来,引导学生正确地来理解文章,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让他们能够主动地来探求阅读知识,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增强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了阅读教学中的放任自流。如此建立和谐的阅读气氛,对于培养学生探究阅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人也云:“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阅读,除了要加强学生积极性的开发、情景兴趣的开发、阅读习惯的培养之外,还需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和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时应植根于本文文本。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价值及其文本特有的表达价值,凝聚了当代文学的智慧与心血。在探究性阅读时应避免脱离文本,使文本的价值丧生;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文本阅读时,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塑造,进行点到为止,切不能因为一味的强调个性而忽略文本的特殊价值和内涵。其实探究性阅读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因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找到适合的方法,把这几种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将探究性阅读引入到一个更深广的领域,便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何馨琴. 阅读教学中如何使主体意识不缺失[J]. 教育革新 2008年10期
  [2]王治锦. 从阅读教学看高中语文教学的思维训练[J]. 新课程(教育学术版) 2009年12期
  [3]康志方. 浅谈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和文学性[J]. 学苑教育 2010年11期
其他文献
摘 要:朗读教学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本文通过对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意义及作用作分析,对朗读教学的新尝试作交流,在语文教学中合理使用朗读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朗读教学;兴趣;积极性;教学效果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大纲教学内容和要求部分对阅读能力作了明确规定,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整体
目的:近来提出的二元模式系统将上皮性卵巢癌(EOC)分为I型和II型。尽管半数以上的I型癌患者可在早期诊断,但仍有部分患者肿瘤呈浸润性生长致无法完整切除,成为复发隐患。本研究的
摘 要:关于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中学数学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在教育界成为了一个很值得探索的问题,关于中学数学的教学方法的探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其基本的方法和理论大致都是一致的,即从学生的适应性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其次是老师能够善于改变自己的教学,做到老师和学生的互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关于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索需要长时间的摸索,再将其总结出来进行归纳,寻找
摘 要: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导下,新课改势在必行。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来源于自然,经过人们总结规律,然后将掌握的规律运用到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去。因此物理学与生活具有广泛的联系,是一门地地道道的生活科学。所以我们的物理教学应当与生活相联系,只有加强生活与物理教学的联系,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物理。  关键词:物理;生活;教育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来
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文言文对于中学生来讲,就有些伤脑筋了,枯燥乏味,距离现实太远,难以理解等等诸多因素,成为学生对文言文“敬而远之”的原因。因而一直以来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而我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一直在思考有关文言文教学的问题,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探寻一些简单可行的记忆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我通过课堂上的实践,课下与学生的沟通以及自己的反思,在文言文背诵教学方面
期刊
目的建立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先天感染模型,并观察其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及感染状况。方法1)MCMV毒株制备及感染性滴度的测定:剖宫取出孕中晚期BALB/c胎鼠,制备鼠胚成纤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