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才能共赢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时代要转变传统教学手法,革新教学理念,从学生自身入手,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贯彻正确的学习理念。”由此可见,培养学生正确学习英语的方法是当前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势在必行。但是在传统英语课堂中,学生往往都是在一旁“孤军奋战”,他们既不愿意和其他的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也不愿意向其他的同学虚心求教,而这一点要以那些尖子生为最。我认为,在学习的道路上只有“万众一心”才能“乘风破浪”,毕竟再聪明的学生也会有遇到问题的时候,这时假如他们依然我行我素,不但会浪费大量的学习时间,而且还会让他们的思维变得局限,严重者甚至会形成定势思维,这对于他们以后的成长来说无疑是弊大于利的。因此,我们必须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合理导入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之间在互相辅助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团结意识和学习习惯。
  一、组建合作小组,诱发合作意识
  在组建合作小组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对学生渗透合作的意义和价值,让他们了解其概念,只有这样才能诱发他们的合作意识,让他们懂得合作的价值。但是具体该如何操作呢?以译林版小学英语《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为例:在翻译教材中的句子时,我将这个任务全部交给了学生,并以五人为一个小组的方法让小组和小组之间比一比,看看谁翻译的最快。在进行期间,有的学生在遇到句子“What subjects do they have?”时,忘记了应该如何翻译,但是在其组员的帮助下,很快攻克了这个问题。当然,在其他的小组中也同样发生了类似的问题和情况,但是在他们互相帮助下,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最快的解决。
  当小组完成翻译之后,我对他们进行了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在翻译课文的时候需要用多长的时间呢?”有的学生说一个小时,有的学生说半个小时。这时我继续提问:“你们知道刚才你们用了多长时间吗?你们只用了十分钟。”面对这个结果,多数学生都觉得非常的震惊。之后在我的点拨下,他们终于发现合作性学习所带来的好处,不但大大地节省了他们学习所花费的时间,并且还提高了自学的质量,继而为合作性学习的展开奠定前提基础。
  二、科学开展探究,传达合作技巧
  科学开展探究活动,以此渗透合作技巧,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合作的方法,这样才能让他们之间的合作更加有效化。但是具体该如何实施这个环节呢?我们以语法知识“一般过去时”为例:在教学期间,我是这样带领学生进行合作的:首先,我以游戏的方式为学生们出示了两道例题,如下所示:1.Her father_____(read) a newspaper last night.和2.We_____to zoo yesterday,we _____ to the park. (go),之后我带领学生一起分析第一个例题,如:首先我对学生进行提问:“这道例题讲述的是什么时间段的事情?”学生很快给出答案“昨夜”。然后我继续提问:“昨夜属于什么时态?”学生:“一般过去时。”我点拨性提问:“请各个小组内部共同分析一下,一般过去时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围绕这个结构,应该如何变化例题中的“read”,从而让合作小组不知不觉地展开合作交流,继而得出最后的答案,也是:read(read的过去式还是read)之后,我们可以要求合作小组围绕第二个例题进行温习,由此巩固他们的合作技巧。
  另外,为了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我们还可以在合作小组中渗透双项提问原则,实施方法是:由合作小组分析知识和相关问题,然后由小组代表向教师进行提问,最后看看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最具价值。之后再由小组内部合作来思考问题,看看是否可以完成解答。当合作小组对某个问题的分析存在局限,而且无法解惑时,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必须及时进行点拨,由此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达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效果,落实课题目标。
  三、课后适时练习,巩固合作技能
  若想让小学生良好地掌握英语合作能力,在英语课堂中,我们还要为学生留出足够的实践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展开进一步的训练。其中,根据长期的实践和总结发现,从任务和竞赛的两个角度着手可以取得更好的练习效果。比如在教学“将来完成时”时,我首先为合作小组布置了一篇简短的阅读材料,之后为学生指出探究的方向:挖掘阅读材料中的生词,并对材料进行翻译,寻出具有将来完成时的句子,并对句子的结构展开研究,解答材料背后的习题。在学生操作之前,我对他们进行点拨,比如要求他们思考小组里谁适合对文章进行翻译,谁适合进行记录,谁适合思考习题等,从而达成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的效果,提高小组合作的质量。在为学生们渗透任务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间接下达竞争策略,由此促发合作小组的竞争意识,让小组内部的学生可以认真对待,并在积极的探索和研究中挖掘出答案。
  当然,小组合作学习训练不一定非要安排在课堂中进行,在平日里,我们也可以要求各个合作小组在自习和放假的时候进行合作,由此一来,通过长时间的合作练习,不但可以让合作意识在他们的心中根深蒂固,还能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而言之,合作性学习是一种符合新课程标注,符合现代小学生学习规律的学习方法,它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并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技巧和方法,促进学生英语思维的形成,继而让他们可以在学习时成功解答更多的难题。不过,在学生合作的时候,英语教师有必要渗透合理的指导和点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正确的合作,而不是把课堂弄得乱哄哄,一团糟。而且,小学生合作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也必须耐得住性子,肯于无私地为学生服务才能达成课题目标。
其他文献
从三年级开始,学校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然而在教学中,我发现,三年级孩子还是好奇、好动、自制能力较差,上课过程中,虽然老师设计了多元的任务、多样的教学方式,但是每到课堂的后10分钟,部分学生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了。后来我发现,将课程划分成模块,利用PPT配以图片和简短的文字以及悠扬的背景音乐将一个个的小模块制作成任务,把学习要点用关键字着重强调。课余时间将学生的作品用PPT做成微课后在下一节课进行
作为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视觉心理活动,它从视觉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开始,通过知觉、联觉和统觉而变成情感的意识的过程。所以在国画教学中,如何通过视觉感受更深地让学生通过心理感受与认识更好地进行个人主动的构建内化美术语言,并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美术语言进行评价欣赏呢?  一、生活化——学生快乐学习,学会欣赏评价的基础  1.作品题材内容贴近生活  艺术本来源于生活而又更高于生活,这句话在我们的美术教学生活中极为
看海洋生物
【摘 要】 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而不是一直按照预设进行的。从目前来看,很多英语教师缺乏捕捉生成资源,并且有效利用生成资源的能力。因此,本文将结合小学英语教学实例,深入分析小学英语课堂中的生成性教学,力争做到“善于捕捉,有效利用”。  【关键词】 小学英语;捕捉资源;生成性教学;有效利用  生成性教学是指教师根据课堂中的互动状态及时地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的教学形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
幼儿进行课间游戏时,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的快乐和学习的效率比课堂学习中获得的还要多,这是由于幼儿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决定的。在课间游戏中,幼儿的手和脑都得到了锻炼,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得到了提高,在互相交流和互相合作的过程中促进了情感交流,幼儿在游戏中既能收获快乐,也能学到知识,是提高幼儿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课间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对幼儿的指导作用,使他们能在愉快的玩耍中有更多的收获。  一
《男生女生不一样》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学会与人相处中的第二课。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感知男女生之间的差异和各自的优勢,更要让学生学会和异性之间正常交往,取长补短,互相帮助,这样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姿多彩的。本节课力图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发现男女生之间的差异,从科学角度认识这些差异,并感知在生活中男女互助的重要。从而尊重差异,理解差异,发现差异的美,并尊重每一个生命。  一、创
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一个好班主任,影响的不是孩子的现在,而是孩子的一生。让学生沐浴着爱的阳光成长是一个称职的班主任应尽的职责,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始终把自己的爱泼洒给每一个孩子,用爱去叩开孩子的心灵之门。  一、用宽容之心对待每一位学生  真正的爱还离不开宽容。宽容大量是班主任心理必须具备的品质。宽容首先表现在能容忍学生对自己的不满。“如果你想有所作为
【学习背景】  作为中国地质大学附属学校的学生,从小对各种岩石标本并不陌生,博物馆里的各类宝石和矿石,化石林中那些遥远而又熟悉的硅化木,岩石文化的浸染使孩子们乐在其中。  石灰石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岩石之一,是制造水泥、石灰等的主要原料,也是冶金工业中不可缺少的熔剂灰岩。作为分布广泛的岩石之一,它很常见,但其用途,特别是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不一定被许多小学生知晓。  探索科学世界从身
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引导学科教学的重要理论,儿童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于其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上,将小学六年学习时间划分为1~2年级,3~4年级,5~6年级三个学段。这样更有利于阶段知识依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整合与细化,进而实现循序渐进地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课程宗旨。对于不同学段的学生,在科学学科教学中采用不同
【摘 要】 教育和情感渗透不是孤立的,在教育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渗透情感,寓情于教,才能极大地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品德、思想和情感的完善,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积极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启发学生培养自身的德育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为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寓情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