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识与意义的关联分析——从波普与维特根斯坦的冲突谈起

来源 :自然辩证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l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波普与堆特根斯坦发生的个人冲突,并不是他们哲学观点上的对抗。实际上,波普的知识论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意义论具有相互补充的作用。从他们二人相互补充的哲学分析看,知识与意义并非来源于观察,也就不能还原为观察;知识与意义之间存在着关联性:知识与意义统一在语言里,语言构筑起知识之路。
其他文献
2007年7月14日和15日两天,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举办的“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开幕式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
期刊
杜威认为经验方法是克服传统哲学二元论的惟一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对自然科学的探究是适用的,而且对人文科学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他以艺术和道德领域为例来分析经验方法在人文
本文旨在介绍内涵逻辑的兴起与内涵语境下的替换失效问题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外延逻辑所存在的缺陷,并进一步简要地展示各种内涵逻辑系统对于替换失效问题的解决方案。
沙拉的社会认识论把知识理解为“书写记录”,并根据栽体的不同而区分为“内在知识”和“外在知识”。而传播则构成了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其思想对于图书馆与信息科学的主
作为一种产业组织方式,产业集群受到科技、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高度重视。研究表明,产业集群与欠发达地区内在的辩证关系密切,它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提高发展水平的有效模式,能够以较
期刊
由于误读前后期维特根斯坦不同的意义观,汉森对“观察渗透理论”命题的论证包含着深刻的逻辑张力。而对这一命题的批判考察进一步导向了一种与科学实践的具体情境紧密相关的
自然科学知识是由基本信仰、哲学方法论、基本假设、观察实验、理论推展和技术方法六个部分组成的。当代自然科学的基本信仰包括世界的物质性、客观性、有规律性等。自然科学
我国林业主要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山林地区,林区多在山区,如果基于经济的诱惑,无视生态效益,继续以前的破坏性掠夺式采伐,最终无疑将葬送林业的发展。因此,很有必要对林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