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联理论角度谈重译的必要性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z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1847)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1818-1848)的長篇小说,是19世纪英国小说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迄今为止,大量的学者研究过《呼啸山庄》,他们有的就作品本身进行研究,有的对汉译本进行研究。文章试图对《呼啸山庄》两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将其放置于关联理论的框架内,在违背关联原则和认知环境的影响下,采用了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和比较译本中的翻译实例,以说明文学重译的重要性,并加深人们对重译必要性的认识。
  【关键词】重译 关联理论 认知环境
  一、引言
  由著名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所创作的《呼啸山庄》是一个围绕爱恨情仇所展开的故事,其描述凄惨生动,动人心魄。大量学者已对《呼啸山庄》做过不同角度的研究,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去解读文学作品的重译。关于研究方法,笔者使用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目录”引擎,以“呼啸山庄”为正题名,在“中文文献库”中进行检索,发现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截止2016年12月31日),《呼啸山庄》的全部中文版本数量约为341个(包括重印、重译、改写、改译、编写等各种形式的中文版本)。笔者选取了《呼啸山庄》在不同时期的两个中译本,将其放置于关联理论的框架内,在违背关联原则和认知环境的影响下,采用了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和比较译本中的翻译实例,以说明文学重译的重要性,并加深人们对重译必要性的认识。
  二、理论基础
  语言学家Sperber和Wilson在认知语用学中首次提出关联理。这一理论将语言交际看成是明示——推理的过程,认为人类的认知以最大关联为准则,而语言交际则以最佳关联为取向。翻译又属于语言交际的一种,因此也可以用关联理论来进行解释。
  Ernst-August Gutt继承了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并将其运用到翻译中,生成了关联翻译理论,并著成《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一书,此举为翻译理论研究拓宽了道路,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方向。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中,翻译是一个对原语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译者首先要以原文读者的身份去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全部意图,在原文本与自己的认知语境之间寻找最佳关联,用最小的推理努力取得最大的语境效果,然后译者还要置身于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充分考虑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差异,采取一定的调整、补偿和变通手段,使译文和原文尽可能地取得一致关联,促成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最佳关联,获得交际的成功。本文就试图用Gutt的理论来解释文学作品的重译,希望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和更深的层次分析这一现象,以加深对重译必要性的认识。
  三、重译的必要性
  重译,也称复译。重译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从第三国语言翻译;另一种情况是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对原作进行翻译,本文主要研究后者。文学名著的重译现象十分普遍,以往的研究多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本文是从认知心理机制方面入手,以关联翻译的视角重新探讨这一问题,以期将此问题分析得更透彻,引起学界对名著重译的进一步重视。笔者要谈论的两个译本,分别是杨苡译本(以下称“杨译”),1955年平明出版社出版,1980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再版;孙致礼译本(以下称“孙译”),1998年花城出版社出版。两个译本的出版有一定的时间跨度。本文从对关联原则角度,对不同时期的两译文进行分析,同时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对重译产生的必然性和存在的必要性进行讨论。
  1.违背关联原则。
  (1)译文生硬,不自然。关联翻译理论认为,成功的译文要使译文读者花费最小的认知努力就可以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汉语讲究修辞,因此翻译文学作品,译者须具备过硬的双语能力,做到译句地道,译文优美,使汉语读者花费最小的认知努力,就可以达到原作中呈现的语境效果。而生硬、不自然的译文便是违反了这一原则(当然为了达到特殊语境效果的情况除外)请看下例:
  He had retired to private prayer in his chamber, and Mr. And Mrs. Earnshaw were engaging Missy’s attention by sundry gay trifles bought for her to present to the little Lintons, as an acknowledgement of their kindness.
  杨译:他已经回到卧房独自祷告去了。恩萧夫妇正在用那些为她买来送给小林憞兄妹的各式各样的漂亮的小玩意吸引她的注意力,这些是用来答谢他们的招待的。(p.49)
  孙译:约瑟夫已经回房独自祈祷去了,厄恩肖夫妇在用各种惹眼的小玩意逗引凯瑟琳小姐,这都是他们为她买来,以便送给林顿兄妹,借以答谢他们的盛情。(p.59)
  以上两种译文的意思均正确,可是杨译本的中间句子定语过长,不符合汉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因其过于直译,只注重了原文字句的语法和字面意义。而孙译中的表达则符合汉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语言简短易懂,避免了生硬晦涩的翻译腔,减少了读者的推理努力。
  (2)原文深层含义理解失误。关联理论翻译观认为,在翻译这一明示——推理交际过程中,译者发挥着主体性作用。在理想状况下,译者可以正确而全面地理解原文,并将原文与自己的认知语境进行最佳关联;同时,译文读者也能通过译者的翻译准确获得原文作者传递的交际意图,便是达到了最佳关联的效果。然而,在实际情况中,由于译者认知语境的局限性,他对原文的理解和转化会出现偏差,导致误读和误译。因此,译者若不能透彻地读懂原文、理解原文的深层含义,则会损伤原作和译文读者间的关联程度。以下是不同时期《呼啸山庄》中译本中的例子:
  “It is hard to forgive, and to look at those eyes, and feel those wasted hands, ” he answered, “kiss me again; and don’t let me see your eyes! I forgive what you have done to me, I love my mur-derer- but yours! How can I?”   杨译:“看看这对眼睛,摸摸这双消瘦的手,要饶恕是很难的,”他回答。“再亲亲我吧;别让我看见你的眼睛!我饶恕你对我做过的事。我爱害了我的人——可是害了你的人呢?我又怎么能饒恕他?”(p.151)
  孙译:“宽恕是很难的,就是看看你那双眼睛,摸摸你那双消瘦的手,也是很难的,”希斯克利夫回答道。“再亲亲我吧,别让我看见你的眼睛!我宽恕你对我的所作所为。我爱害了我的人——但是害了你的人!我怎么能爱她呢?”(p.179)
  这两段译文最明显的差别是最后一句的第三人称代词,杨译用“他”,孙译则用“她”。若是用“他”,会使读者想到凯瑟琳的丈夫埃德加·林顿,但其实在这对生死恋人最后相见时,希斯克利夫想到的只是凯瑟琳背弃了自己的爱情,才落得两人如此悲痛的下场,心痛万分而发出了不能宽恕凯瑟琳害了她自己的悲鸣。显然杨译曲解了文章的深层含义,大大损伤了原著与译文读者的关联,读者也就无缘获得原文作者要传达的语境效果。然而孙译中的“她”字,把希斯克利夫那深沉无私的痴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保证了译文读者成功获得原文作者传达的语境效果,达到了最佳关联。
  (3)原作语言结构理解错误。中英文在语言表达结构上迥然不同,英文多用长句语言,善定语后置,如果对英语的句法结构不加处理就逐字逐词翻译到汉语中,表达定会不自然,读者也就会花费更多的处理努力,但却不一定能获得原作者所要表达的语境效果,这样就违背了关联原则,更谈不上达到最佳关联了。
  2.认知环境的影响。关联理论认为,双方的认知环境互为显映是交际的前提和基础。Gutt指出:“认为一个信息可以不管听众的认知环境而传达给他的观点是绝对荒谬的。”由于人的认知和推理能力各不相同,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应首先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结合正确的语境假设,才能获得成功的译文。
  (1)对译文读者认知环境的认识不当。事实上,译者只是通过经验和设想对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做基本了解,因而会存在对其认知环境的误判。甚至有译者会忽略读者的认知环境。这都会影响最佳关联的实现。由于文化差异,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中没有源语文化信息,理解原文就会有些难度。如西方文学作品的汉译中,若汉语读者对西方的神话传说、宗教典故并不了解,便不容易读懂原文所传达的意思。以下译文中就有此类例子:
  “No, reprobate! You are a castaway—be off, or I’ll hurt you seriously! I’ll have you all modeled in wax and clay!…”
  杨译:“不,混蛋!你是个上帝抛弃的人——滚开,不然我要狠狠地伤害你啦!我要把你们全用蜡和泥捏成模型……”(p.11)
  孙译:“不,你这个恶棍!你早被上帝抛弃了——滚出去,不然我就让你吃尽苦头!我要把你么全都用蜡和泥捏成小人①……!(①当时巫士自诩有一巫术:将一人塑成蜡像烧化,即可致之于死命。)(p.13)
  虽然两个译本都传达了作者的意思,但杨译仅展示了字面意思,没有考虑到西方相应的背景知识,使译文读者需要付出较大的认知努力才能准确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相比之下,孙译注意到了两国读者认知环境的差异,采取加注形式,对人物语言中蕴含的西方文化知识进行解释,汉语读者对原文中所包含的文化知识相对陌生,加注有助于读者准确地理解原文,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2)认知环境的变化。关联理论框架下的翻译行为具有动态性,主要表现在:人们处于不同的物理环境中,有着各自的认知能力,必然会导致其认知环境的差异;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所处的时代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因此对于某些读者关联的译文可能对另一些读者来说却是没有关联性的。许钧先生说过:“翻译作品的可接受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语言表达层面。一部译作,如果语言陈旧,没有时代气息,不符合读者的审美习惯,就必然会被淘汰,一种新的译本就必然应运而生”。重译的必要性可见一斑。
  Having approached this structure, I looked inside, and perceived it to be a singular sort of old-fashioned couch, very conveniently designed too bviate the necessity for every member of the family having a room to himself.
  杨译:我走近这个东西往里瞧,才看出是一种特别样子的老式卧榻,设计得非常方便,足可以省去家里每个人占一间屋的必要。(p.14)
  孙译:我走到这只箱子跟前,往里面瞧了瞧,发现原来是一张奇特的老式卧榻,设计得非常实用,省的家里每个人都要占一间屋子。(p.17)
  杨译虽忠实于原文,但翻译时很少进行句式调整,译文语言陈旧晦涩。孙译不拘泥于原作行文方式,在正确理解原作后,按照汉语行文表达,行文更加流畅自然。两译文呈现出上述差异,除了译者各自的翻译方法不同外,实际上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其语言要求也有一定影响。当译本语言陈旧古板自然也就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读者了,而孙译使用的现代语言与新时代的读者两者更具有关联性。语言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更新的,人们的认知环境也随之被新语言、新知识、新思想和新经验所丰富。读者的认知环境仍在不断丰富,这就需要更加符合关联原则的译本出现。除此之外,不同的读者群也会需要不同的译本。因此,文学作品的重译不能被简单看成是一种重复,它是一种使译作与读者产生关联的尝试,是十分必要的。
  四、结语
  从关联理论视角对重译现象进行探讨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践意义。从理论上来说,这一研究从本质上证实了重译现象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为重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实践上来说,重译的存在为重译者提供了实施重译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标准,从而有助于提高重译本的翻译质量,使文学名著的生命力得以不断延续。当然,我们必须承认现在的重译市场鱼龙混杂,但正如许钧先生所说,无论是出版社,还是译者,只要推出的复译本不是一味消极的重复,而是确实有所创新,有所超越,那么,应该说是件好事。
  参考文献:
  [1]Sperber.Dan,Deirdre 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asil Blackwell,1995.
  [2]Ernst-August Gutt.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杨苡,译.呼啸山庄[M].上海:平明出版社,1955.
  [4]孙致礼,译.呼啸山庄[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8.
  [5]许钧.重复·超越-名著复译现象剖析[J].中国翻译,1994,3:2-5.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英语分层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分层、在教学方式和任务目标实施分层、分层联系合作互助学习,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  【关键词】分层教学 英语教学 初中英语  分层教学其主要内容一方面包括英语教学的内容进行分层,也就是按照具体与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知识深度进行合理分层;另一方面是对进行学习的学生进行分层,需要
【摘要】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例谈如何创设认知情境开展有效的词汇教学及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词汇教学 情境创设 高中英语  一、理论基础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Wilkins,David A.)认为:“没有语法,你只可以表达很少的东西;没有词汇,你不能表达任何东西(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
【摘要】英语学习成为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英语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托阅读来学习的,所以阅读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阅读不仅包括课堂阅读,也包括课外阅读。因此,本篇文章主要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英语课外阅读的特点,谈谈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外阅读中运用英语绘本,来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外阅读 英语绘本 教学方法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课堂
【摘要】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教育领域中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的运用在其中,极大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使其构建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教学模式,成为课堂教学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佳选择之一,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的学生的英语思维,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这是完全符合新课改下现代英语教学的发展客观需求的。笔者重点分析了多媒体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与同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的未来和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参与并齐心共建,大学学校无疑也承载着这一艰巨使命。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教
教育是什么?爱因斯坦说过: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  “菁菁校园,藏着无数美好记忆。教室里琅琅的书声,操场上跃动的身影,花园里你追我赶,走廊上嬉戏打闹……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定格在脑海;谱写成一首动听的歌谣,回响在耳旁;发酵成一杯甘醇的美酒,回味在心田……我们无法重度过去的美好时光,唯有用心将那份纯真珍藏。”  这是我校的一位学生毕业时写给学校的一段感言,
【摘要】转换生成语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乔姆斯基首次提出,旨在研究人类习得语言的过程和句子的语法分析。它结合其他学科,并且经过了不同的理论时期对语法的分析不断改进、完善。  【关键词】乔姆斯基 转换生成语法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对语言学是一场重大的革命,它将语言学与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相结合,从人类习得语言的角度进行分析,从人类大脑物质结构来分析他们习得语言的过程。转换生成语法对过去以及对现在语
【摘要】随着我国的迅猛发展,英语的用处更加广泛,我国教育已经将英语作为第二母语。在小学英语拼读教学中应用自然拼读法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语感,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主要对加强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措施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自然拼读法 小学英语教学 应用  自然拼读法是指孩子看到一个单词的时候,可以采用发音规律将该单词拼读出来,即使是对于陌生单词,也能够将其进行拼读。该教学方法通过利用书写、拼
【摘要】翻译原则是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不同时期的译者们对如何翻译有不同的观点与看法,提出了不同的翻译原则,这些原则对我国翻译的发展起到了很大影响。  【关键词】翻译史 翻译原则 运用  一、中国翻译史上的几次高潮  1.隋唐时期的佛经翻译。佛经翻译是在东汉恒帝建和二年开始的。从隋代到唐代,是我国翻译事业的发达时期。以玄奘为代表的唐代僧人,十九年间译七十五部佛经,不但把佛经由梵文译成汉文,而且把老子
【摘要】英美文学小说阅读不仅是英语语言的学习,更是对作者思想内涵,思想高度,思想境界的领悟。通过运用文学理论分析文本,学生会自觉形成批判性思维,不断思考小说的内涵与外延。因此,文学理论为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我们需要在文学史学习的基上,不断加入文学理论的学习,使学生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学会批判性思考问题。  【关键词】英美文学小说 文学理论 文本分析 思想内涵 批判性思维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