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思想、情感和历史的真实写照,是经过反复锤炼和长久积淀而造就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也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基础。千百年来,中国历经战乱纷争,却依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和统一,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以极大的包容性和超越性赢得了广泛的认同,为中华民族绵延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实的凝聚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时代,唤起民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认同感是当务之急。自2013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简称“一带一路”)被提出,“一带一路”这一重大的决策与思路不仅仅为中国与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创造了新机遇,也体现出强大的文化自信,更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新途径。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舒坤尧著的《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研究》便是一本基于“一带一路”视角下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研究的专著。这本书选取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与当今社会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不易理解或易产生歧义的传统文化现象为主要内容,作者力求通过这些文化现象,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图景及独特魅力。
  本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特征、观念以及其产生的地理背景和社会背景等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诠释,并对“一带一路”的倡议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意义进行了深入解读。第二章阐述了历史视野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放与交流,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变迁、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放与交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三个部分,重点介绍了与“一带一路”有着较深淵源的古代丝绸之路的产生与发展。第三章集中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汉字艺术、绘画艺术、戏曲与曲艺艺术以及建筑艺术之中的无穷魅力,从中可以看到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共通的,彰显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大国的底气。第四章探讨了彰显民族特质的必要性以及传统民俗文化、服饰与饮食文化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成就。第五章重点论述了深层文化价值观念输出的内容及途径。第六章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进行了阐释,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提出了构想。
  正如当年的丝绸之路,串起来的不仅仅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邦交与往来,“新丝绸之路”也必将成为连接各国文化与民众友谊的桥梁。“一带一路”是经济倡议,更是文化倡议,只有在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内涵、认同本民族的文化根脉、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整个民族才能更加自信,更具凝聚力,进而获得其他国家、民族对我们的尊重和认同,从而凸显中华文化的时代价值。《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研究》一书不仅带读者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也反思了其中假、恶、丑的糟粕,在加深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同时,也使之成为人们寻求文化认同,创新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实基础。作者与时俱进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研究与“一带一路”这个时代主题相结合,使得本书更具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侯艳霞)
其他文献
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习作单元主题是想象,安排学习的两篇精读课文《小真的长头发》《我变成了一棵树》都是童话。童话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与此前阅读单元中众多童话在教学目标上有所不同,这两篇童话共同承载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表达的方法。但想象并不是—种具体的表达方法,而是—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在具体运用中,想象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对人脑中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以形成新的形象。这种新的形象只
组文阅读课程,就是根据当堂的学习目标,围绕某一特定的主题科学合理地选取一组文本,遵照课程规律,实施有效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学生阅读效益的最大化,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语言,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审美。可以几篇文章横向推进,按教学活动板块实施教学;也可以先学一篇后再学其他几篇,纵向推进。  《一花一世界》这堂课是在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夹竹桃》精读引领课后设计的,具体设计和实施过程如下。  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和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首都师范大学王云峰教授认为,这一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与表述,明确强调了素养的整体性和建构性特征,也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摘要:《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代表性作品,将浪漫主义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从《巴黎圣母院》中有关描写艺术形式的方面进行对照性分析,包括爱情观念对照、人物形象对照、情节环境对照等三方面内容,以通过对照性描写艺术体现雨果的浪漫主义创作价值与艺术魅力。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 对照艺术 爱情 人物 情节  维克多·雨果(1802-1885)的写作技巧,重点表现为浪漫主义文学价值的体现,其关于浪漫主义的创作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在低年段语文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学习独立识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段识字教学提出的要求。  综观目前语文识字教学课堂,在达到课标识字量要求的前提下,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不能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识字空间;教师识字教学过分依赖课本与课堂,不能建立起识字与语文生活之间的联系。同时,一些教师虽
摘要:川端康成作为世界文坛的重要角色,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的作品中处处流露着他的创作特点和思想情感,《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的成名作,小说中以悲和美为两种基调穿插在整部作品中。本文将以《伊豆的舞女》为例对川端康成文学作品中的悲与美进行深度的心灵感知。  关键词:川端康成悲与美《伊豆的舞女》  引言  川端康成的文学作品中整体弥漫着悲情的基调,离不开他不幸的经历。《十六岁日记》是川端康成记录他现
摘要:《莉迪亚·戴维斯小说选》收录了戴维斯自1986年到2007年间所有短篇小说。戴维斯打破了传统短篇小说的创作常规和疆界,不受体裁和长度的束缚,以全新的视角诠释思考当代生活中的各种情境、状况和问题。《莉迪亚·戴维斯小说选》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原创性的写作模式为后世短篇小说的创作开辟了一块新天地。  关键词:《莉迪亚·戴维斯小说选》 短篇小说 创新与突破  引言  2013年的曼布克国际文学奖由美
文艺评论家、文艺评论工作者具有双重特征又具有双重优势。我们既是文艺工作者,也是社会科学工作者。习总书记2019年在全国政协会见文艺界、社科界的代表,给我们提出的四点希望,四个坚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是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和评协工作的基本遵循。四川省评论家协会成立的时间并不长,但一路走来,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文化立场,立足四川实际,不断探索创
传统的作文训练往往与学生的活动实践相脱节,学生完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写作,所写的作文到底有什么价值。教师往往只关注作文的立意、选材、构思、表达等方面是否达到要求,而不考虑学生活动的实际,更不把作文写出来如何发挥作用放在心上。要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感受到作文的价值,必须将作文教学置于一定的交际情境中,让学生“为用而写”“有所为而作”。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掌握书面语言的心理机制  根据活动心理学理论,
一切就像一颗种子,静默地生根,直到遇到适宜的土壤和温度后,就开始发芽、开花……  这颗种子,就是我对手工的热爱,在儿时就播下,曾经被掩埋,但从未消亡熄灭。而立之年后,我选择“慢”下来,开始培育“它”。  发芽  20世纪70年代,我出生在四川省绵竹市一个小乡村,父亲在我幼年时去世,母亲独自带着我们姐妹6人长大,家里境况曾一度很窘迫。我小时候爱做手工,常拿一些布料做布娃娃,母亲发现以后,就会拆掉,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