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书法教学有效性探索

来源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书法教学;有效性探索;新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5-0071-01
  当前书法基础教育的必要性与训练方法枯燥性之间的矛盾、少儿活泼好动与书写训练严格性之间的矛盾,给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为此,近年来笔者在书法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循序渐进,激发兴趣
  (一)编笔画诀
  笔画诀是教师在教学笔画时为了让学生深入掌握书写要领,随口念出的笔画书写规范或点画形状的直观表述。笔画教学时,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去描绘。如:“点”如雨滴,轻到重;“横”似骨头,两头顿;“竖”若钢针,直而下;“撇”如燕尾,掠而过;“捺”如大刀,见刀口。对于刚起步学习书法的低龄孩子来说,笔画学习过程中光靠讲解示范效果不是很好。所以,根据每个基本笔画的特点,自编符合小孩子好动、好奇特点的笔画诀。每教一个笔画,就教一句书写口诀,再配合教一个笔画书写要领的动作。
  (二)故事激趣
  低中年级的学生最喜欢听故事。讲讲古人勤学苦练的故事,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看到晋古碑,在碑前痴迷地观看了三天才离去的故事;怀素和尚栽植芭蕉,用蕉叶代纸来练习书法的故事。可见这些书法名家对练字的专注与执著。
  (三)欣赏激趣
  在书法教学中,教师的板书规范工整,讲究法度,学生就会心慕追随,自然就产生一种写好字的兴趣。在学生写完字后,利用实物投影仪,把写得好的同学的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评点、欣赏。写得好的同学自信心得到极大的提升,就能更激发他更大的热情。写得不够好的同学,也会从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二、注重评价,树立自信
  教师应该通过发展性评价来提高学生的书法兴趣和自信心。
  (一)语言激励。对书写进步较慢的,接受能力相对差一点的学生,应多给予鼓励、称赞,让大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树立信心和勇气,从而激发他们的书写兴趣。
  (二)肢体语言激励。教师用点点头,竖大拇指,用眼神和脸部表情等向学生表示赞许与肯定,从而激励学生。
  (三)多样化评价。教师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写上几句评语,如“进步了”“很认真”“请坚持下去”等等。在成绩的评价上,采用“小步进法”来激励。
  (四)实行考级制度。根据国家教委要求,在学生中试行书法段级考核。2015年11月中旬,笔者学校就有140多名学生参加了书法考级。
  三、深化内涵,掌握技能
  汉字传承着丰富的中华文化,每个字都有着一个优美的故事,每个字都散发着奇妙多姿的形象之美。只有自己动手把汉字写好了,才能真正理解其丰富深刻的内涵。
  书法欣赏课是引导学生欣赏汉字的书写或已经写好的汉字,从而点拨学生对书法的“悟性”。使学生在欣赏之中陶冶情趣,感受中华文化的内涵之美,提高自己的书写能力和对书法艺术的欣赏水平。
  书法教学中,形式多样的教学尝试是书法教学的不竭动力,既带给孩子学习书法的快乐,提高了孩子的鉴赏水平。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其物理压轴题分值大、难度高,而且涉及的物理规律多、物理情境新颖、运算过程复杂,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2021年八省联考的试题是一次全员模拟的高考演练,文章对部分压轴题进行详细分析,讨论其中用到的数学思维方法。  关键词:八省联考;物理压轴题;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1)8-0043-4  从物理学的发展
摘 要:高中阶段,物理学习对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而探究式教学是科学思维培养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楞次定律为例,探讨基于高中生科学思维培养的探究式教学。  关键词:科学思维;探究式教学;楞次定律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5-0006-3  高中生进入高中物理的学习阶段后,由于高中物理对学生的抽象思维、
策划人语  今年“两会”的部长见面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把“新编中小学教材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把书法等优秀传统引进教材”等内容列入“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好三件事”之中。此外,还有众多“两会”代表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愿和诉求,其中包括17名政协代表的联名提案。上述举措无疑在促进学生坚守中国文化立场,增强文化自信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传统文学与书法都是以汉字为载体表现的艺术,虽然有着各自独立的发展历
摘 要:基于物理四维核心目标高中物理学业质量分为五级水平,是指导学生学习和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创设物理问题情境进行教学,对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关键作用,也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主流方式。学业视角下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从明确情境四维目标价值、定位问题目标等级、拓展问题空间、关注情境阶段性与整体性功能等角度展开。  关键词:学业质量;评价;问题空间;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白蕉(1907-1969),上海人,本姓何,名馥,又名法治,字远香,号旭如。后改名换姓为白蕉,别署云间居士、济庐复生、复翁、仇纸恩墨废寝忘食人等。出身于书香门第,才情横溢,为海上才子,诗书画印皆允称一代,但生性散澹自然,不慕名利。曾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委会委员兼秘书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会员,上海中国画院书画师。  1919年,白蕉12岁,五四运动爆发,中国政局陷
【作品概况】《鲜于璜碑》全称《东汉雁门太守鲜于君碑》,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十一月立,主要叙述鲜于璜的祖先世系及其生平仕历,均有界格。全碑包括碑座与碑身两部分,碑呈圭形,高242厘米,宽83厘米。碑身两面刻文,碑阳16行,行35字,碑阴15行,行25字,全碑共827字。隶书。1972年天津武清县出土,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藏。  【观典赏析】《鲜于璜碑》是建国以来发现的最为完整且文字数最多的一块汉
摘 要:《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性质中指出:物理教学不仅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应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落实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探究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科学素养。本文以“苏科版”《物理》中《汽化和液化》一节的“水的沸腾实验”的教学行为改进为例,谈谈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期达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水的沸腾实验;科学
摘 要:STEM教育是综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门学科的简称,其主要围绕技术与工程问题,为学习者设置一系列背景活动并完成工程任务。本文主要体现在高中物理活动教学中,将STEM教育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形成以“电磁炮”项目为案例的创新活动设计。该实践活动设计包括教学背景的分析,基于STEM教育理念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目标和设计思路,实践过程以及教学反思,阐述高中STEM物理活动教学是
摘 要:以“自感现象”为例,就“科学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实践应用,尝试设计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思考、推理和观察,从而“发现”和掌握自感电动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关键词:科学探究教学模式;自感现象;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8-0016-3  科学探究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独立自主开展学习活动,通
摘 要:本文基于“支架式”教学理论,以“牛顿第三定律”一课为例设计了教学案例,并在中学课堂进行教学实践。且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分析和说明了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支架式教学策略,在最近发展区搭建三种不同类型的“脚手架”,帮助学生感悟、探究和经历物理知识的构建过程。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最近发展区;牛顿第三定律;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