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nengm9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重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提高,促进学生个性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体育教育教学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改革,如何以课堂为我们实践的舞台,以主体感受为主要形式,切实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去培养学生的个性,我们应该多方面地进行思考和探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见解。
  一、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形成愉悦的课堂氛围
  大教育家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来自哪里?兴趣来自生活体验。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个性,其表现方式也是呈现多样化。特别是在体育课上,学生在实践中容易把生活体验带到学习中来,而个性因素往往制约了表现方式。如好动的孩子他对任何体育活动都非常感兴趣,但其组织纪律性的意识不强;内向的孩子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较弱;凭趣的孩子只凭个人兴趣有选择地进行活动。在我任教的六年级就有一个特别顽皮好动的孩子,上课在教室里坐不住,上体育课无集体意识,许多老师对他束手无策。通过几次接触,我发现他自尊心特别强,不服输,在同学面前爱表现。所以我积极鼓动其参与课堂的管理,让他负责体育器材配置和回收,转化其活动兴趣,培养为同学服务的意识。在说服教育的同时,说明器材管理这个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老师的重视程度,要胜任这份工作应该在课堂上作其他同学的表率,建立威信。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这位同学的组织纪律性和活动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把器材管理工作做得有条不紊。综合上述因素,我建议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建立一种合作互动的关系,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尽量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爱好,使体育课堂成为学生兴趣充分展示的舞台。
  其次,要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针对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情境。情境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低段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比较强,兴趣也比较容易激发和转化。因此教师选择内容时也应多样化,从学生心理和生活出发,多选择一些儿童化、趣味强的运动项目,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法加以引导和转变,让学生放开心扉,融入老师设置的情境中,激励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活动,并且在实践中体验到体育学习带来的无穷快乐。
  二、转变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为其接受。教师是主导者、组织者,他对整个课堂起调控作用,只有通过教师才能达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主体性教学的学生观是:没有差生而只有互存差异的学生。我们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提倡个性发展,更要理解个性发展,个性发展并非教师依照每个学生的意愿进行针对其个人的教学,学生喜欢什么学什么,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其主体感受,发挥其主体作用。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课堂上必须把学生摆在主体位置上,针对差异启发引导,独立探讨,把体育学习看成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活动,从而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体育教育要生活化,教师在教学的应用中也要转变思想,抛开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从增进学生健康这一目标出发,认真分析教材特点,仔细研究教法,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需要,因材施教,充分展露其个性天赋,鼓励学生自觉地、主动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于是在课上我也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自由想象设计练习,他们觉得长长的塑料袋像尾巴,总结提炼出了不同形式的抓尾巴游戏:把报纸装进塑料袋像炸药包,与我交流后完成了最感兴趣的战斗游戏,我不得不叹服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妙用。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追求的个性发展是放在整体教学的角度上,以学生整体发展为导向,以整体活动促进个性发展,并不是偏激地由学生随意放纵,进行“放羊式”教学。一个有师德的体育教师应该表现在对学生差异的充分认识上,对教学目标的充分理解上,对课题价值的充分发掘上,对教学方法的充分运用上,而不是利用教学舞台淋漓尽致的进行自我表现。
  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
  体育教学是以实践为主体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一起练习、游戏、比赛,共同吃苦受累,共同分享胜利的快乐。我认为学生的感受是最真实的感受,学生的评价是最贴切的评价。我们体育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塑者,因为教师自身素质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两者之间存在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得教育关系。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与学生民主、平等地进行合作交流,而不是高高在上、居高临下地进行“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这样孩子只是在被迫接受,没有独立的见解和个性化的反馈。只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充分的信任和尊重,从而提升其人格魅力,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最佳的教育情境。也只有这样的体育教师,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自主创新,进一步促进个性的发展。
  总之,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重视对学生体育的个性培养,正确认识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把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拥有完善的个性和人格,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课堂生动的主角。
其他文献
【摘 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的法律基础部分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法律常识,帮助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对于中职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对法律基础教学部分进行探讨,旨在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法律的了解和运用。  【关键词】法律基础 重要意义 教学方式 案例结合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是对进行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在他们认知
今天,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全世界都在充分地讨论、呼吁,并采取积极的行动。但回首环境问题的提出却是一波三折。1962年美国女科学家雷切尔·卡森的著作
【摘 要】初三物理总复习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系统地构建知识网络;以训练为主线,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分层教学,促进个人发展;关注热点、关注社会,联系生活实际,全面提高学生复习效率。  【关键词】物理复习 学生主体 全面 综合 爱心  复习的目的是巩固和升华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对各种知识提纲挈领地进行训练、总结和提高,使其达到一个新的层次或高度。复习应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觉把教材内容
前列腺癌是中老年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初期对内分泌治疗有效,但几乎都会转变为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Hormone-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HRPC)。多西紫杉醇联合强的松是HRPC标准的一线治疗,但目前尚无公认的二线治疗方案,本文拟着眼于HRPC形成的分子机制,介绍以肿瘤新生血管、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凋亡、增殖及免疫调节为靶点治疗方法的最新进展。
【摘 要】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是经过价值选择的权威的系统知识,是学校课程最具体的形式,是师生教与学共同依据和完成的对象。  【关键词】中职学校 校本教材 开发 探索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下,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快速转轨,外部压力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也迫切要求教材建设与之相适应。随着课程与教材改革工作的推进,国家规划的新教材开发开始推行政府指导、监督,出版社
【摘 要】素质教育贯彻于初中的数学教学中,使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摆在初中数学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本文就素质教育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进行探讨,以期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有所提高。  【关键词】素质教育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应根据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从学生
为了研究Q420低合金高强度钢经轧制形变热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变化规律,按照不同的轧制试验规程以及2种不同的卷取温度580和630℃,采用轧控轧冷工艺进行轧制试验。试验结果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随着教育模式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探究性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越来越凸现出理论教学所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有探究才有创新,有探究也才能真正全方位地掌握,评价一个实验。为培养出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我认为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精心备课,构思实验  在新课程背景下,实验不仅仅局限于是对前人经验的验
期刊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总结,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评价的要求是强评价对学生的鼓励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对学生
【摘 要】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填鸭式、陈旧式、应试式、厌学式。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 问题 策略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教,学生在课堂上怎样学,一直是研究者探讨的重要问题。本人就新课改中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