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局限性与活动的可能性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na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必须提高“以语言解释语言”的能力》是徐江老师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10期的文章。所针对的问题是笔者和肖家芸老师合作的《活动的意义在于过程的充分展开》一文所倡导的语文教学活动化的观点(见《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7期)。
  仔细梳理徐老师的意见,似有两点: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就是“以语言解释语言”,执教者搞“活动”是为了掩饰自己“以语言解释语言”能力的孱弱;执教者要细读文本,在读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解释能力。对于第二点,我们非常赞同,文本解读能力的确应是语文教师的基本能力,而且必须不断加强;但对于第一点,我们觉得有商榷的必要。
  其一,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是不是就是“以语言解释语言”?
  这里先讲一个禅宗的故事。
  一个是“拈花一笑”的故事:
  有一天,教主释迦牟尼升坛讲法,众多弟子眼巴巴地望着他,他却一句话也不说。伸手从讲坛上的花盆中,拿起一朵花,拈在手中,好像在暗示着什么。弟子们谁也不懂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这就是“释迦拈花”。
  释迦有个大弟子,叫迦叶。佛经记载,看见释迦拈花,迦叶“破颜微笑”。宗教堂会,戒律极严。可就在这鸦雀无声中,迦叶尊者竟然微微一笑,尽管不是开怀大笑,也是大大出乎常规的。这就是“迦叶微笑”。
  这师徒两人的行为合在一起,就叫做“拈花一笑”。
  紧接着,释迦牟尼发话了:“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意思是说:大家听好了,我有绝妙高招,可以直接悟道,刚才已经传授给迦叶了。你们要学,就问他去吧!
  据说,这就是禅宗的起始。
  南宗系统是由一个不识字的人发展出来的,这无异是对唐朝正统文化的嘲笑。这么多人架构一个语言、文字的体系,结果被一个伙头师父颠覆,而且居然由此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格局。
  这里,我们注意到,“拈花一笑”故事中佛祖在给迦叶传法过程中完全没有使用语言;六祖惠能故事中,五祖与惠能约定传法时唯一的语言就是“胡说”,其他都是行为动作。为什么不用语言或少用语言?因为禅宗认为,语言有局限性,佛意、佛理、禅悟的体验不是语言所能完全表达的。
  禅宗是印度佛教和中国固有文化融合的典型成果。在中国固有文化中,人们对语言的局限性是有比较一致认识的。《老子》就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庄子·齐物论》也讲:“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言语有表述的对象,而对象不确定,语言与对象无法相符。《秋水》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语言的有效性只限定在“物之粗”,事物的精妙旨意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这就涉及到言与意的关系问题。《天道》讲:“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周易·系辞》则依托孔子提出了“言不尽意”的命题:“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言意关系是魏晋玄学的重要论题。王弼认为;“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王弼《老子》第一章注)。“名之不能当,称之不能既。名必有所分,称必有所由。有分则有不兼,有由则有不尽;不兼则大殊其真,不尽则不可以名,此可演而明也”(《老子指略》)。语言符号亦即“名”,能反映事物的部分特征,能指称事物,但“有不兼”、“有不尽”,常常“大殊其真”。在此,王弼没有完全否定语言的表达功能,但同样为语言设定了一个有效的界限。
  就语文教学而言,语言出现在三个系统中,一是学生系统,二是教师系统。此外,在师生对话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概括自己的感悟和认识,教师能够更深刻地引导学生的思想,课堂上需要一套引发师生互动、作为教学工具的语言系统,这套语言系统就是教学语言系统。教学语言系统一方面存在语言本身“有不兼”“有不尽”而“大殊其真”的特点,另一方面由于师生经验、知识和水平的落差,这种“不兼”“不尽”的情况更加凸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理解的课程”与“学生理解的课程”往往存在变异或错位的现象。
  既然“以语言解释语言”存在变异或错位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势必要开发一些其他方式来“解释语言”,而“活动化”就是“其他”方式之一种。在这种背景下,“活动化教学”应运而生。以活动化教学观看来,“以语言解释语言”之外,语文教学显然还有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那就是以活动解释语言,以活动内化语言。
  其二,语文教师搞“活动”是不是就是为了掩饰自己“以语言解释语言”能力的孱弱?
  毋庸讳言,现在有些语文课为搞活动而搞活动,把“活动”搞滥了,搞歪了。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搞活动”本身不好,正如越来越普及的互联网,不能因为有人利用网络坑蒙拐骗,就怪责于网络本身。网络是中性的,“搞活动”也是中性的,关键是怎么搞,搞什么样的活动。
  就活动本身而言,它具有语言所不具有的包容力和解释力。
  (一)活动具有整体性
  活动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为活动结构的整体性。活动既包含外在的物质、实践的操作性活动,如阅读、讨论、练习、交流、制作、实验等;又包含内部经验的知、情、意的心理活动,完整的活动是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的有机统一。而教学过程中,语言主要指向师生的内部理解过程。
  (二)活动具有过程性
  和语言的线性特点相比,活动具有圆形特征,在特定时间中多向度展开。在活动化教学中,活动体现为下列步骤和环节:创设问题情境——注意预期环节,组织问题解决——探索与交流环节,引导知识整理——概括与系统化环节,指导练习应用——提取应用知识环节,提供反馈评价——改组认知结构环节。其中“提供反馈评价——改组认知结构环节”既是这一活动的结束,又是下一活动的开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丰富并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三)活动具有建构性
  以语言为中介的教学更多地体现为接受性学习,而活动教学观所倡导的活动是以主动学习为其基本特征的。在内部活动中,不仅重视记忆,更强调积极的思维和想象,强调发现和创造;在外部活动中,也不只是机械的重复训练某些技能,而是强调主体内部活动的积极参与,重视通过合作交流吸收和借鉴他人的思想和经验,获得对事物意义的完整建构,形成经验的“连续体”。
  正是因为活动有语言所不具有的优势,活动教学有语言教学所不具有的意义,新课改以来,不论学界还是一线教学,都对活动教学或教学的活动化有诸多的倡导和尝试。
  例如《雨巷》的教学,肖家芸老师的课是以何为“雨巷诗人”的提问为导引进入教学的,随后,肖老师安排了一系列旨在让学生接触文本、探究文本的活动。起初是“听读”;“听读”之后是“交流”;“交流”之后又有“《雨巷》是不是就是爱情诗”的讨论,于是又“研读”;“研读”之后发现这首诗具有象征和暗示的特点,于是有“明说”“暗说”效果对比的“品读”;“品读”之后,学生对文本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理解了“雨巷诗人”的丰富内涵。
  这里,徐江老师对肖老师所教知识的准确性提出质疑,认为:教“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必须要诠释“丁香”和“愁怨”;教“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必须要对“油纸伞”这个意象具有特殊敏感性;教“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必须要专注其中的表肯定性强调的“是”字。
  姑且不论徐江老师的解读是否一定比肖老师高明,单看徐江老师行文的逻辑关系,笔者以为,质疑所教知识的准确性,只能推出教师要加强文本解读能力的必要性,但并不必然推出语文活动教学的无意义,更不必然推出语文教师搞“活动”就是为了掩饰自己“以语言解释语言”能力孱弱的结论。把对文本解读需加强的问题置换为语文教学活动化要不要开展的问题,显然存在概念偷换,不合逻辑。
  以上讨论的侧重点是教师教的“活动”,其实,“活动”还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从教师的教的活动到学生学的活动,不只是主体的转换,其间还有诸多的问题需要思考。对于语文活动教学或活动化教学,真正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探索的空间还很大很大。虽然,从理念上提出活动教学或活动化教学已经多年,但在教学实践中迟迟难以结出硕果。原因不在其他,在于我们对它缺乏深入研究,在于我们对这种研究还缺乏一种兼容并包的态度。
  [作者通联: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其他文献
情感教育是心灵相接触的教育,是一种在感化、陶冶中使学生的素质和品格得以升华的教育。没有了情感,语文教学就会失去灵性、灵魂而变得苍白无力。于漪老师语文情感教育观是其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她认为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语文教学重在熏陶感染塑心灵,用兴趣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没有了情感,语文教育的价值就得不到体现。    一、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是心灵与心灵相沟通的事业,是以精
路遥,这位英年早逝的作家,一生共计创作了17部小说。其中,《人生》、《平凡的世界》等作品被节选入不同版本的中学语文课本或课外教材,被一代一代的广大青少年所熟知。他的文风朴实无华,平易清新;他以诚实的劳动创造出的人物,往往承受着命运的击打,却越发迸射出坚强不屈的人格魅力。对于广大中学生读者来说,读路遥的作品,不仅会被他细致入微、感人肺腑的描写所震撼,更会从他笔下的人物身上感受到人性的坚忍与顽强,感受
【教学背景】  借鉴国际上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先进经验,我们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采用了“微格训练”的方式,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一般不超过15分钟)训练某一个方面的教学技能,或者执教某一个方面的教材内容,然后互动点评、修改方案、重新执教、比较分析、完善方案。  为了使本科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更有实效,笔者请来了师大附属实验学校中学部年轻的刘静老师来参与指导。今天是这学期最后一次课。结束的时候,
《陈情表》以朴实真切、扣人心弦的语言,陈述了亲情、苦情、孝情、衷情,凄凉悲恻,感人至深,历来为人们共鉴。然而人们在称道其动人之情的时候,常常忽略了灌注于字里行间的服人之理。李密作为亡蜀降臣,面对新朝“诏书切峻”,上表“辞不就职”,既难逾“忠孝不能两全”的古训,更难脱“忠臣不事二君”的嫌疑。因此,要想打动晋武帝,消除嫌疑,达到暂时“辞不就职”的目的,光“情真”是不够的,更要“理切”。当然,面对新朝陛
下课了,走在离开教室的路上,笔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学生入境的诵读、热情的掌声,时常萦绕在耳际。《有的人》是笔者教了近十遍的一首诗,而这一次,自己仿佛才真正走进诗文,学生因诗歌而澎湃的激情真的令人震撼。原来“老诗歌”也可以点燃火花,荡漾激情,关键是教者要有一双慧眼,一颗感动的心领着学生去发现,去体味。  记得季羡林先生在散文《槐花》中曾经感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越是看惯了的
2006年4月初,笔者在教学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时,顺着“鸟”的话题提到:1981年国务院批转林业部等8个部门《关于加强鸟类保护,执行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请示》的报告,要求各省、市、自治区确定每年4月至5月初的一个星期内为“爱鸟周”。随后,我建议学生在4月至5月初选定一个周作为自己的“爱鸟周”,读读有关鸟的诗文,观察一下校园中的鸟,当然还可以静静地站在树下等待一只鸟的
“章法”,《现代汉语词典》规范的解释是:文章的组织结构;书画篆刻作品的布局。比喻办事的规矩或程序。   “章法”,用于文章写作,一般的解释是:诗文布局谋篇的法则,诗文布局谋篇的技巧与方法。  “章法”重在形式之美,它所讲究的是顺序合理、思路完整、脉络清晰、形式美观、手法生动。  由于“章法”主要指诗文布局谋篇的技巧与方法,那么,从阅读欣赏的角度来看,其视点就显得丰富而深刻。如:起承转合,重章叠句,
韩愈在《师说》中将“句读之不知”作为求学的第一步,《三字经》也将“明句读”视为“训蒙”的重要内容。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句读”也是重要的学习与考察内容。   句读,除了句间的“加标点”外,也包括句中的小停顿。近年中考语文试卷中,常有要求学生“标出文言文句子朗读停顿”的题目。对一些带有显性标记的句型,其停顿位置容易确定,如句首有发语词,则其后要停顿:“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夫/以疲病之卒
说来有些惭愧,梭罗的《瓦尔登湖》,笔者并不比许多青年学生阅读得更早,对它的关注也是在作品入选袁行霈先生主编、人教社出版的《普高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之后。据笔者了解,这篇诞生于150年前的佳作,当时似乎并没有为作者赢得多少声望,可是1862年梭罗去世以后,人们却逐渐重视甚至热衷起来了。随着整个世界的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各国读者对它的热情一直有增无减,于是《瓦尔登湖》便成了
《语文有效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这本25万字的专著,是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许书明教授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子课题“多元学习方式与语文有效教学研究”的代表性成果。2012年5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为总课题负责人和本书最初的读者,我感到由衷的喜悦。读过该书之后,有三点感受比较深刻,谈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开创了运用有效教学理论全面研究语文课堂教学问题的专题研究   这部著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