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面积烧伤并发下消化道大出血救治一例

来源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史摘要

患者因沸水烫伤全身多处并发下消化道大出血,院外治疗历时21天,无法行进一步有效诊疗,转入本科。

症状体征

体温:38.5℃,脉搏:11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16/58mmHg,未愈创面分布于全身多处,总面积约90%;暗红色血性稀便约1000ml。

诊断方法

当地医院肠镜检查示,回盲部、升结肠广泛糜烂出血;我院行"注水结肠镜检查",发现回盲瓣处附着血凝块,剥脱血凝块后见活动性出血。

治疗方法

肠镜下发现呈喷射状活动性出血,立即采用"热凝钳充分电凝 金属夹夹闭",再次检查肠腔情况,未见出血点。

临床转归

通过本院多科室联合会诊,采用升阶梯止血方案,有效止血后,我科严格参照重症烧伤患者救治流程,最终有效救治该患者,进入康复阶段,通过系统性康复功能训练,患者正常回归社会生活。

适合阅读人群

烧伤科;重症医学科;消化科

其他文献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39岁,因"乏力伴皮肤巩膜黄染1个月余,间歇发热10余天。"入院。1个月前食用海鲜、野菜及饮酒后出现乏力、纳差,偶恶心,逐步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小便色偏黄,近十日出现低热,Tmax37.6℃。外院检查提示轻度黄疸,肝功能受损,增强MRI提示肝脏肿大,不均匀性脂肪肝;肝脏灌注欠均匀,腹水。胃镜提示食管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症状体征生命体征平稳,贫血貌,皮肤巩膜黄染,无肝掌、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查体无异常,腹软、膨隆,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 ),双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69岁,因左眼上睑肿物于外院手术切除,在过程中检查发现乳房肿物遂至我院就诊。经过影像学评估乳房肿物特征并排除全身转移可能,患者接受了单侧乳房切除及前哨淋巴结活检,并于术后进行内分泌治疗,目前预后良好。症状体征患者左眼上睑可见一黄豆粒大小肿物,界清,活动度差,视力正常。钼靶示左乳外上象限可见簇状分布钙化灶,BI-RADS4类。除此之外患者无其他不适。诊断方法对于眼睑肿物,我们通过病理检查进行定性,对于乳房肿物,我们通过钼靶、超声、磁共振界定了肿瘤的大小、形态及分布,并通过PET-CT排除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66岁,以"会阴部漏液1年余,加重10天"入院。1年余前出现会阴部流出少量淡黄清亮液体。10天前转为褐色浑浊粪臭液体,伴局部疼痛。既往史:5年余前行"直肠癌"手术,术后25天行急诊二次手术。症状体征腹平软,多处手术瘢痕,乙状结肠造口血运好。会阴部皮肤轻度红肿,压痛,可见一直径约0.3cm的外瘘口,挤压可见褐色浑浊液体流出。诊断方法全腹CT示可疑小肠-肛管/会阴瘘形成。诊断:小肠会阴瘘。治疗方法行腹会阴联合的"外瘘肠段切除术 肠粘连松解术 会阴清创缝合术 全盆底腹膜重建修补术
病史摘要患者,女,22岁,以"发现双肾结石13年,左侧腰痛2天"为主诉入院。13年前因双侧腰痛于当地医院查彩超发现双肾结石,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结石多次复发,5年前出现右侧输尿管狭窄,多次型球囊扩张并更换输尿管支架,2月前患者因右侧输尿管狭窄于行Allium支架植入术。术后右侧输尿管引流通畅。2天前患者出现左侧肾绞痛,为治疗肾绞痛及查找结石病因住院。症状体征双肾区无隆起,左肾区叩击痛阳性。诊断方法进行全面代谢评估:血肌酐:124µmol/L;24小时尿代谢分析:草酸:118.29mg/24h,枸
病史摘要患者为青年男性,因"头痛伴耳鸣2个月余"于2020年1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症状体征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伴耳鸣、吞咽困难。既往体健,专科体格检查未见特殊。诊断方法头颅MRI示"后颅窝占位性病变",结合病史及影像学考虑脑膜瘤可能性大,入院后行手术治疗,病理检查结果提示Rosai-Dorfman病,对石蜡包埋组织行分子检测发现KRAS突变。治疗方法入院后行手术治疗。临床转归7个月后复发再次入院行手术治疗。适合阅读人群病理科;神经外科;放射诊断科
病史摘要患者,女,29岁,主因左面颈部烧伤后瘢痕半年入院。患者于半年前不慎被火焰烧伤左面颈部,在当地医院行换药、抗感染治疗,创面愈合后瘢痕形成并增生,门诊以"左面颈部瘢痕挛缩"收入院。症状体征左面颈部可见面积约10cm×6cm瘢痕,瘢痕上部及内侧1/2表现为质硬的增生性瘢痕,其余均表现为萎缩性瘢痕,瘢痕边界清晰,表面无破溃,瘢痕牵拉致头部后仰功能部分受限。诊断方法病史、治疗经过及专科查体。治疗方法1.采用扩张的左侧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修复左面颈部瘢痕;2.采用扩张的左侧背阔肌皮瓣修复左侧胸前区继发创面
病史摘要本病例发现四肢关节伸面多发黄色肿物5年余,病理证实为黄色瘤,伴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升高,LDLR基因和ApoB基因突变。症状体征四肢关节伸面多发黄色肿物5年余,进行性增大,质软,无压痛,心脏听诊无杂音,肝脏质软,无增大。诊断方法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至16.1mmo/L、总胆固醇升高至18.86mmol/L,黄色肿物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黄色瘤,有家族高血脂病史,排除其他原因引起血脂升高,基因测序证实LDLR基因和ApoB基因各有杂合错义突变以及LDLR基因杂合缺失突变。治疗方法服
病史摘要患者男,64岁。胸憋气短1个月余,加重伴双下肢浮肿1周。患者3年前于外院行肠道间质瘤切除术,具体发病部位与期间用药情况不详。症状体征双下肢浮肿。诊断方法经超声心动图及冠脉CT显示右心室占位。遂行心脏肿瘤切除术,送病理检查结果示:胃肠间质瘤右心室转移。治疗方法行心脏肿瘤切除术。临床转归患者术后6个月死亡。适合阅读人群病理科;心脏外科;消化科
病史摘要患者,女,52岁,双侧甲状腺多发性微小乳头状癌切除术后3月余,入我科行碘131治疗。症状体征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颈动脉搏动未见异常,颈静脉未见异常,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甲状腺未触及,颈前胸骨切迹上两横指可见术后瘢痕,长约5cm。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无水肿。诊断方法完善甲状腺静态显像、颈部B超、血尿便常规、甲功等相关检查。患者于服碘后第3天行全身碘扫,提示颈前弥漫性高度摄取碘。治疗方法给予患者碘[131I]化钠口服溶液100mCi清甲治疗,治疗期间给予支持治疗。临床转归随访患者服碘1个月后
病史摘要患者,男,15岁,接种疫苗后20余天出现发热,最高40℃,抗炎治疗1周无效。后患者住院期间出现血小板进行性下降。一般检查示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降低。LDH、铁蛋白、sCD25升高,影像学检查示脾大、全身淋巴结肿大,病理学淋巴结急性T区增生。症状体征患者持续高热十余天伴全身淋巴结肿大,脾大,一过性风团样皮损。诊断方法血清学、骨髓细胞学、影像学、病理学方法综合诊断。治疗方法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依托泊苷、地塞米松,抗感染 支持治疗。临床转归临床症状减轻,有无远期复发待长期随访(目前随访1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