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ianwaiguo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落实新课改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是素质教育对化学学科的基本要求。针对部分学生在学习化学中所遇到的困难,化学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 新课程;兴趣;习惯;成绩
  进入高中阶段不仅是化学知识的总量增加、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明显增强、理论性知识和高科技信息的比重增大,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实验能力、计算能力、记忆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都大大提高。因此,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化学成绩的两个最主要手段。
  一、培养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提倡乐学,主张“寓知于乐,以趣激学”“不兴其趣,不能乐学”。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其内部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课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培养学习兴趣呢?
  (一)内容要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点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涉及熟悉的生活常识,引发兴趣。如:家用消毒器原理、光导纤维、干电池的原理等渗透到教学中。也可以利用一些新闻中化学事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如:煤矿瓦斯爆炸、铁水与水混合引起爆炸等;通过事故的分析如何避免事故的发生等。这样能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的有用,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设悬念巧诱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巧妙设疑,成为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提高化学课堂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在创设教学情境中,教师应抓住中学生求知、求动、求趣、求异、求新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创设出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情境,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时,先运用多媒体播放动画:在印度尼西亚爪哇的鬼谷,当人领着狗进入峡谷时,狗很快就晕倒了,而人则安然无恙。但人弯下腰救狗时,人就会感到头晕。如果人在峡谷中躺下休息,就会不知不觉地死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样一问,学生的思维发条一下被拧紧了,激发了学生探知的兴趣,产生追根求源、渴望求解的急切心理,于是我便抓住时机用问题的形式诱导学生推断出答案:
  ①、同学们猜想一下是什么物质导致狗晕倒甚至死亡,而人却安然无恙呢?②、你有什么依据证明你的猜想呢?③、二氧化碳有毒吗?④、既然二氧化碳无毒,为什么狗会晕倒甚至死亡呢?⑤、通过这个故事,大家能总结出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呢?⑥、为了确保人进入深洞或久未开封的地窖不发生危险,可以做什么样的实验等等。
  通过多层次的巧妙提问,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找“为什么”,使学生兴趣盎然,沉浸乐学的气氛中,进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新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
  (三)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可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化学概念,促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并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让学生动手参与,动脑思考,尽可能将某些演示实验变成学生小组实验。例如,在教学中,列举自然界中多年的坟墓处出现火光、雷雨过后空气非常清新使人精神焕发、温室效应等一些神奇的现象;并演示一些集色、态、味、声、光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刺激来诱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演示镁条燃烧、红磷燃烧、清水写红字、玻棒点灯、将浓H2SO4慢慢地滴到混有氯酸钾的蔗糖里产生“火山爆发”现象等实验,采用变魔术似的情景把学生引入奇妙的化学世界,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化学的前提。课前做好预习,记好预习笔记,答好预习思考题;上课专注听讲,做好听课笔记,提高听课效率;课后及时做学习小结;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勤加练习,做到善于质疑。学习新课时要敢于询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发问,在总结归纳中要不断追问。
  (一)预习
  概括起来就是“读、划、写、记”。“读”,要有课前预读的习惯,能根据预习提纲带着问题读懂课文,归纳含义;“划”,要划出重点、要点、关键词、句。在课本上圈圈点点。“写”,把自己的想法、疑点写下来,带着想不通的,不理解的问题去听课。“记”,要把重要的概念、定义、性质、用途、制法多读几遍,记在脑子里。
  (二)听课
  课堂听讲,在中学时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在课堂上学生一定要专心听讲,开动脑筋,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同时还要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少走弯路。同时做到眼、耳、手、脑并用,才能提高听讲的效率。
  (三)完成作业
  化学课后作业是化学教学活动的延续,是化学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学生通过作业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内化和吸收,促进化学素养的形成,提高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疏漏,便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反思和提高.
  (四)复习阶段
  复习是把与新课有联系的已学知识在新课教学中进行复习。目的是“温故知新”。复习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学生进一步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程序。在复习过程中,要针对知识、技能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重点,对知识进行整理,使分散的知识点串成线成网,使之系统化,结构化。
  总之,学生对化学有了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相信同学们会轻松地把化学学好的。
其他文献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它还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启发引导,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一、注重右脑潜力的开发,从生理基础入手,为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奠定基础  创造力的形成除了必需的知识基础以外,生理基础也是其支撑之一。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力和右脑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大脑左右脑的功能得到平衡发展,两半脑的活动相互密切配合,人的创造力才能得到高度发展。而目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观念,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注重创新精神的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寓创新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  一、引疑激趣,诱发创新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
歌唱是人类的共同语言,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不仅可以美化人的心灵,丰富人的情感,还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品味和生活质量,同时也可以引导人们积极健康的生活,是人们工作、学习以为生活的补充。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生活也随之的蓬勃发展起来,歌唱活动也随之活跃起来,就我省而言大大小小的歌唱活动数不数胜数,参加歌唱活动的人也越来越多,无论是国家公务员还是朴实的农民兄弟,无论是小
目的 评价责任助产模式实施对于提高产房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本院接诊的9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助产模式、责任助产模式,对比
目的 分析在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中应用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柔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之艰难,只要我们时刻关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就能尽快走出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困境,就能尽快地提高英语的语言素养。  关键词:英语教学 ; 现状策略;关爱 ;教学方法课外活动  凡是从事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同行们都知道:当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质量是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型学科,它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初步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一些简单知识,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性强,发展快。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
目的 探究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患者的护理需求.方法 研究准入标准约束下,对进入我院参与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治疗的例妊娠期妇女进行筛选,时间范围在2019年3月-202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