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教育——让童年生活更美好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qq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从2009年提出童心教育,我们认为学校教育需要一种稳定性,而不会失衡的关键就是将学生放在中心部位,因为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是学校教育价值的最终体现。
   童心教育的突出特点就是突出了教育的主体——学生。我们希望通过童心教育让学生的生活更美好,我们要让孩子们感觉到:校园里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学生进行的,并且努力让他们在所有的活动中体验到乐趣。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强调三种非常重要的教育行动:学生的内在教育、教师的帮助教育和环境的浸染教育,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学生的内在教育。因为任何外在的形式都是被动的,只有学生内在的教育才是主动的、积极的、有效的。学生的内在教育是真我教育,就是正确认识自我,关注自身身心的成长。童心教育倡导学生自由、自主、自发的生长,正确地认识自我是前提。学校通过开发童心课程,不断完善校本课程,让生命自由、从容地成长;通过丰富的童心活动,为学生提供成长的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成长;通过有效的童心评价,让学生学会选择,进而实现学生自发的成长。
   我们设计各种各样的“成功的活动”,让学生分别登上自己的高峰,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为自己的“赢家”。童心教育以游戏者、生活者、学习者为支点,为学生搭建了人生成长的三脚架。
   学生是游戏着的游戏者。孩子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尽管上学时间比较紧张,课时安排总是满满的,但学校还是努力创设适合学生游戏的环境,支持他们快乐地玩耍,鼓励他们大胆参与游戏并且成为游戏的设计者和指挥者,帮助他们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每天下午的半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是固定的小型游戏和运动的时间;每年六一儿童节半天的活动是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大型游戏的时间。这一大一小的两个“半”游戏活动时间,在童心教育的校园里恒久不变,它伴随孩子成长,记录了学生们童年的快乐。游戏就是学习,游戏者成功的标准就是参与其中,学得开心,享受快乐。
   学生是生活着的生活者。在我们的童心校园里,教师们每天都要填写《快乐工作人日志》。我们坚信,只有教师快乐了,学生才会快乐,当然,学生的那一份快乐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在日常的生活中采用平等引导的策略,引导学生心灵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是学习着的学习者。让学生成为学习者就要取消成人在学生学习中的话语霸权,让学生主动参与,并给予学生能够接受的指导。学生在学习上要走的路绝对不是6册书的距离,而是一生的长度。童心教育下的学生要懂得走远路,要努力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掌握自己的学习方法。
   童心成长三脚架互相支撑,不仅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智慧与快乐,更可以很好地记录生命的成长以支撑童心灵魂的愉悦。
   学生的现在决定着学生的未来,需要教育者全心去打造。童心教育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和前提,以精神的感召、道德的力量和行为的指引,带领学生去创造人生美境。
   童心的名字很童心,童心的追求很童心。很多东西值得模仿,但,很多东西无法模仿,这就是生活的逻辑,也是学校特色形成的逻辑。
   所以,童心教育就是“做自己,与众不同”。■
  
其他文献
寒假期间,我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它集中展示了李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具体操作方法,他从自己身边的故事讲起,朴实形象的语言中透露着诗意,包含着深情。读他的书像是和一位智者在对话,那样的朴实而自然;又像是和自己的内心在交流,是那样的真实而心动。   文中李老师写道:“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是一所具有良好社会声誉和优质办学资源的完全中学,是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校。166中创建于1864年,前身为“贝满女子中学”和“北京女十二中”。近150年的文化积淀孕育了学校厚重的文化内涵。而今的166中秉承百年老校风范,重视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给学生以文化和精神的熏陶,逐渐形成了立足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文学、科学、艺术、健康(体育、心理)素养教育的鲜明特色。“十二五”规划伊始,我们
【摘要】我国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合理开展阅读教学,对学生的语感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而达到语文教育的根本目标。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语感,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要善于发现、肯定学生独特的思路和新奇独到的见解;重视朗读指导;大量阅读积累;合理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语感;阅读;朗读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
编者按:学校特色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和个性结合起来就会形成自己学校的特色。  1986年,北京一师附小针对孩子课业负担过重、在校生活单调,以及师生关系紧张这些突出矛盾,大胆地提出了快乐教育,到如今已整整21年了。一师附小经过多年的努力,始终坚持快乐教育实验的研究,从而形成自己学校的卓越领域。  我们不敢说它是全国最好的学校,但它在一个领域里是卓越的,给整个的教育带来了活力。    21年来,我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对师生来说都是老大难问题。学生缺少对阅读的兴趣,不会读,不会写,不能把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费时、费力,但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学理念有问题:教师由于长时间忽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导致课堂大量时间被教师占用,学生缺少学习、思考和展示自我的时间和空间,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没有被激发出来,思维当然就不会活跃,课堂效率自然也不会高了。因此,我一直在
【摘要】近几年STEAM教育在国内得到大力发展。然而,STEAM课程实施没有相应的体制和规划,没有落地的载体,在学校课程体系里成为可有可无的内容。因此,如果能够将STEAM课程理念很好地植入到综合实践课程中,必将为STEAM的实施提供很好的载体,也能为综合实践课程提供更加深入和丰富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STEAM教育;综合实践课程;strawtex吸管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矛盾,就会发生冲突。学校也不例外,尤其是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发生矛盾:一种是由于班子成员对事物认识上的差异以及观点和看法的不同,在工作中产生了争辩和冲突,这类冲突属于认识层面上的冲突;另一种是班子成员相互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就是因为个性、脾气的差异,个人之间产生了相互责怪和责难,这类冲突属于情感上的冲突。从实际工作中看,班子成员之间产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也并不可怕,关
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之后,我们在校园中看到这样的标语:“综合素质评价,给优秀的学生以感动,给顽皮的学生以感悟,给自卑的学生以自信,给‘期待成功’的学生以自强。”   我们听到了来自学生、家长、教师、校长和教育研究人员这样的声音:   学生:“综合素质展示使我认识到了许多与平常截然不同的同学们,原来这才是与我朝夕相处了3年的同学们,他们是那么多才多艺,热情满怀……”“这次展示会让
对象描述  (一)个案姓名  思思,女,6岁,一年级住校学生  (二)问题简述  从未上过寄宿幼儿园,因不适应寄宿,周一进班就开始啼哭,经常魂不守舍。不愿与同学交往,时常感觉身体不舒服,希望家长接走。因不安心寄宿生活,所在宿舍也会受到影响而不能被评上“优秀宿舍”,因此引发同宿舍小伙伴不满,影响同学关系。  资料收集  (一)身体特征  智力发育正常,身体素质较好。爱哭并伴有出虚汗症状,时有手脚冰凉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创建于1864年,前身为“贝满女中”和“女十二中”,近一百五十年的文化积淀孕育了学校厚重的文化内涵,为社会输送了许多优秀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以及在各个领域的拔尖优秀人才。通过全体师生对学校文化底蕴、办学特色的认真分析,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学校将发展目标定位为:成为具有国际视野、高品质、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优质学校。并将“秉承育人本真,构筑教育生态,为师生的一生幸福服务”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