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探讨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ble_d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时代的稳定发展同时推动着科技的进步与教育的改革,为了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要更加关注对学生创新能力、审美意识以及核心素养的强化。为此,提出几点在高中美术课程中应用审美教育的措施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美术;美术教学;审美教育
   高中阶段的美术课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基础美术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还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由于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传统模式下的高中美术教学存在很多弊端,教育者所采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基于此,为了全面提高美术课程的教育质量,需要在现有基础之上提高对审美教育的重视度。
   正如席慕蓉所说:美术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培养几个专业的艺术家,而是培养一个乐观向上、具有高尚审美情操的民族。虽然绝大多数高中生可能并不会选择美术专业继续进修,但通过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未来发展道路,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者需要重新调整自身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着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引导其更好地感受和分析美术作品中的审美元素。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当灵活选择创新式的教学手段,整合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精心设计课堂结构,为学生打造轻松自由的审美环境,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美术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走进抽象艺术”这一课程时,教育者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百老汇的爵士乐》,让学生能够从形式角度总结蒙德里安的创作意识,找出点与线之间的理性秩序。此外,教育者还要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不同色块变化所呈现出的欢乐气氛,从而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由画面所带来的艺术美感。当学生对美术作品有了初步的理解后,教育者可以加大分析难度,帮助学生尽快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二、帮助学生树立审美理想
   在参与审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感官和情感都会产生相应的反应,但由于受到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的制约,高中生的审美水平参差不齐。相比较而言,高中生正处于十分敏感的青春期,他们即将踏入成人的世界,因此需要有正向的情感宣泄出口,以此更好地辨别事物的美丑、善恶。教育者应当密切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动态化表现,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意见,为其设置不同的审美判断标准,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正向情感反应。高中阶段的美术课程是十分适宜的审美教育渠道,健康、优秀且富有层次的艺术作品可以将学生成功带入美术审美氛围中,并引导学生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到强烈的快乐和愉悦感。为此,高中美术教育者应当在课堂中多引入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指导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大胆分析和赏评,将更多的课程时间交给学生,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带有个性化的健康审美观点,明确审美理想。
   三、强化学生的鉴赏能力
   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需要顺应新课改的各项要求加快改革进度,教育者一方面要为学生营造更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另一方面则要引导他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美术作品,尽快打破以往的固有思维模式,利用学习和创作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由于高中生的美术基础和学习能力有所差异,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在进行艺术审美欣赏的初期,他们认为判断一幅作品的好与坏,应当以“像”为基准,只是单纯地将好作品划分到“画得像”这一范畴中。为了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帮助他们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理解美术艺术,教育者要打破生活环境与文化氛围之间的桎梏,让学生可以有机会接触到不同類型的艺术形式。例如,很多高中生并不了解中国书法与古代篆刻,因此在对这些作品进行欣赏时,经常不能够很好地理解作品中所传递出的形式美感。为此,教育者可以利用一部分课堂时间带领学生学习有关篆刻的知识,让他们了解白文与朱文、阴刻与阳刻的基本常识,并留出一部分课程时间让学生自行动手尝试篆刻,通过打造出多层次的课堂结构,以此让学生全方位地体会古代篆刻艺术所呈现出的无限魅力。
   四、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在进行高中美术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一定要逐渐挣脱教材与教学大纲的桎梏,在课堂中引入更多的审美教育资源。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育者需要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在逐步扩大课堂辐射范围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加正向的艺术审美引导。首先,教育者要根据课程主题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为审美情趣的培养打好基础。其次,教育者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根据新课程所学习到的内容,让他们利用课下时间在互联网中搜集与课程主题相关的艺术作品,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指导资料。在下一堂课中,各个学习小组需要派出一名代表,将课前所搜集到的相关信息在课堂中进行展示,通过此种方式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以此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的美术课程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提高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教育者要尽快调整教学观念,打造出符合高中生群体心理特点的教学课堂,进一步扩充教学资源的同时,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景磊.高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8(12):34-35.
   [2]闫飞.新时期高中美术教育与审美能力培养的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8(20):122.
   [3]熊薇.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8(14):161.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数学学科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落实,面临着变革与发展。教师要结合实践教学过程科学创设问题情境,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投入问题情境之中,开展多样性数学探究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建立数学学习意识,锻炼数学解题能力。以“问题”为切入点,深度探究高中数学知识的框架体系,从而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体系,为攻克数学重难点知识做好充分准备,为备战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多个方
摘 要:高中物理课程是高中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高考中的主要考查学科。因此,做好高中物理教学,对高中生未来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物理学科对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具有极高的要求,要做好高中物理教学,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让高中生能够灵活运用抽象思维能力来学习物理知识,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既提升了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同时对促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对此进
摘 要:做实验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深度理解知识,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学生通过对化学实验的探究,体验如何通过科学研究证实理论知识,从而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形成强烈的探究意识,促进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以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开展的意义为切入点,详细讲述了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策略,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策略   化学实验是对课本知识的深化,也
摘 要:近些年,基于新课改的要求,英语名著阅读成了高中英语教学领域中的热门课题。基于此,就高中英语名著阅读的策略展开探究,希望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名著阅读;阅读水平   英语名著阅读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学习英语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可见,高中英语名著阅读是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落实这项工作呢?如下进行详细介绍。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进,增强学生体质与核心素养是新时代教育的重点,利用高中体育课堂的有限时间,老师应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体育锻炼项目,帮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于自身身体健康的优势。受学业压力影响,利用体育课课堂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优化体育教学效果,还可以落实创新体育教育精神,深刻研究体育锻炼对于学生健康的促进作用,并以此分析增强高中生体质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效果;学生体质
摘 要:化学作为高中重要学科之一,具备较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化学教学方式以实验为主。从“联系生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开展实验,得出结论”三个层面分析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有效性措施,旨在为高中化学教育者提供参考,提升学生化学学习效果,推动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实现。   关键词:高中;实验探究模式;化学教学   实验探究模式是指以构建主义为理论基础,在学科研究中自然形成的一种借助实验
摘 要:在高中阶段美术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以此增强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当前对高中美术鉴赏课审美教育进行研究时,需要从学生的审美角度出发,结合他们的基础能力、美术鉴赏水平,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丰富文化知识。主要论述当前在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及重要意义,并提出具体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课程;问题;
摘 要:重点探讨生物科学史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了解生物科学史对生物学习的重要性。选择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文献内容的筛选和查找,为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经分析可知,生物科学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体现在加强对生物科学发展史认知、提升学生的兴趣、推进教学、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各种精神和能力等方面,值得探索研究。   關键词:生物科学史;高中生物;生物教学;作用分析   高中生
摘 要:亡国成就了南唐后主李煜“千古词帝”的美名,特殊的身份使得他的词作多了一层迷人的色彩,阶下囚的屈辱与故国之思的虚幻常常在词中交织成复杂的情感丝缕,而虚实结合手法自然是其哀叹现实、回味过往的重要艺术形式,他的代表作《虞美人》就是运用虚实手法抒写亡国之痛的一曲生命悲歌。   关键词:李煜;虞美人;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是中国古诗词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虚实相生,情景共融,可以使作品意象丰富、意境
摘 要:班主任教师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管理。高中是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学生一生的转折点,班主任教师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给予每一位学生关爱、尊重、宽容和理解,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班级家庭中的一员,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中教育;班级管理;综合发展   班主任教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