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甲状腺癌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23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7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甲状腺切除术的甲状腺癌患者418例的临床病理资料,依据甲状腺功能分为两组,A组(n=39)甲亢,B组(n=379)甲状腺功能正常。分析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

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肿瘤分期、肿瘤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淋巴结转移率为17.9%(7/39),高于B组的6.1%(23/379)(χ2=5.814,P=0.016)。A组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为28.2%(11/39),高于B组的13.2%(50/379)(χ2=6.394,P<0.05);A组局部复发率为5.1%(2/39),高于B组的2.4%(9/37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8,P=0.619);A组5年无病生存率为84.6%(33/39),低于B组的95.8%(363/379)(χ2=6.740,P<0.05)。

结论

甲亢合并甲状腺癌具有较高侵袭性行为,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单核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后肝癌易感性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临汾市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乙型肝炎后肝癌患者100例(A组)作为研究对象,并以100健康人群(B组)作为对照,收集两组外周血,检测IL-6基因多态性,探讨IL-6基因多态性与患者乙型肝炎后肝癌发生的危险关系,并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影响乙型肝炎后肝癌患者临床预后的风险因素。结果观
目的评价全弧射野容积调强和部分多弧射野容积调强两种不同方式用于Ⅲ期大体积肺癌肿瘤靶区治疗的优劣性,比较肿瘤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分析物理剂量对靶区局部控制和周边器官放疗副反应的影响,选取肺癌临床最优放疗技术。方法选取浙江省肿瘤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确诊且进行放疗的Ⅲ期大体积肺癌患者13例,肿瘤计划靶区(PTV)体积中位值是550.9 cm3(402.2~834.8 cm3)。利用
目的:探讨游泳对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卡他症状、饮食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13年10月在该院出生的新生儿200例,分为观察组每天游泳100例,对照组每天常规沐浴100
目的分析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联合原发灶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代谢参数肿瘤代谢体积(MTV)及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行PET/CT检查的结直肠癌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MTV、TLG与肝转移的关系。结果86例患者中,出现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一线治疗晚期胆道系统肿瘤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患者27例,接受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替吉奥胶囊80 mg/m2,分早晚2次口服,第1~14天。21 d为1个周期,每化疗2个周期全面评价疗效。结果27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1例(3.7%)、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