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推联校网教共享优质资源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HTC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教学点网校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是教育精准扶贫、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有益探索。教学点网校试点作为湖北省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省教育厅年度重点工作,对于解决教学点师资匮乏、提升教育质量、创新教学模式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咸宁市主动顺应“互联网 ”发展浪潮,在“联校走教”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相互联合的学校、教学点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教研,探索出一条后发地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联校网教”新路。
  加大财政投入,构建共享平台。咸宁市投入资金2亿元,初步完成咸宁市教育公共云服务平台基础工程,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71所学校开展“联校网教”,其中建成“听课教室”58间、“主讲教室”18间。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引进三大电信营运商参与教育信息化网络光纤接入工作,宽带网络接入率达到90%。目前,全市数字教育资源应用于课堂的比例达到53%。2016年,为100所偏远山区教学点配备教育信息化终端设备纳入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
  加强统筹协调,完善运行机制。市县教育局分别成立“联校网教”领导小组,明确分工,细化责任。各县市区教育局组建“联校网教”教学教研专班,建立教学管理、教学效果专项评估机制,保证“联校网教”常态化。全市进一步整合政策资源,健全“联校网教”运行保障机制,重点从硬件软件、教学环境、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绩效评估、机制体制等六大方面进行建设与完善。咸安区建立“政府主打,教育配套,学校自筹,社会捐助”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保障机制;崇阳县大力推进教师开展网教,做到进课程表、进工资表、进考核表。各联校严格按照统一课表、时间上课,统一课程效果评价标准,统一纳入教师绩效工资评价和评先表彰评价体系,结合“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大力推进网络教研,逐步建立“联校网教”全市统一管理系统和技术维护体系,全市统一资源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互通,搭建全市统一管理维护平台,做到“一强化 三统一”,即强化政府行为、发挥市场作用,资源统一管理、课程统一安排、教研统一开展。
  坚持因地制宜,打造亮点品牌。坚持“一县一品牌、一地一特色”,探索多种“联校网教”模式。一是分散式“联校网教”模式。如:通山县主要在乡镇中心校与周边教学点进行“联校网教”,着力解决开齐课的问题。二是集中式“联校网教”模式。如:崇阳县集中优秀教师把偏远农村学校和教学点的音乐、美术等专业性强的课程开好,帮助提高全县相关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三是专递式“联校网教”模式。如:通城县对互动性要求不高且缺乏专门教师的课程,如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在县中心学校建一间主播教室同步对全县“联校”学校学生进行授课,开好特色课。四是同步式“联校网教”模式。咸安区打破原有的学校隶属关系,将城区优质中心学校与各教学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实体建制不变、基于网络架构”的虚拟数字校园,通过“同步课堂”方式解决农村教学点“开齐课开好课”的问题。
  突出应用实践,促进均衡发展。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个层面开展教师培训工作,近两万教师参加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推进“学习空间人人通”应用。全市教师85%开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全市初中学生68%开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开展“名师课堂”应用,收集整理全国中小学优质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本地优质教学资源。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开展“联校网教”的教学点80%可开齐课、开足课、开好课;偏远农村学校学生也能享受到城区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从“联校走教”到“联校网教”,减轻了走教教师的教学负担,让教师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堂管理和教育教学上,师资利用率显著提高。同时,开展“联校网教”,让教学点同步拥有了优秀教师,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全市中小学特别是教学点的信息化教学的普及应用,促进各级各类“联校”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作者单位:咸宁市教育局)
其他文献
观点一:学生主角,活而不乱  在设计思路上,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实施过程中,把好活动的准备关和组织关,保证每个环节都在高效有趣的氛围下进行。  儿童是什么?儿童是未成熟的个体。开展班级活动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而活动设计一定要遵循儿童的特点。  “玩”中设计活动  “玩”是儿童的天性,设计的活动要在玩中进行。如果是生硬地说教,单纯地直指教育目的,活动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下面列举两个围
习题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初中数学习题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素养.初中数学题目的是千变万化的.因此,转化思想是初中生解答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转化思想要求学生换个角度看问题,换个模式思考问题.学生掌握了转化思想,就能化简为繁,化特殊为一般,将陌生的数学问题熟悉化,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从而轻松地解答数学题.  一、转化思想的内涵及其教学功能  1.转化思想的内涵.转化思想不
期刊
近年来,郧阳区教育局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不断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区域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3%,学前教育基本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达到国家“基本均衡”水平,整体评价位居全市第二;积极推进普通高中课堂教学改革,教育质量位居全市前列。  把教育质量摆在突出中心位置,常抓不懈  考核导向瞄准质量核心。不断完善质量评价监测
我们班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自习时聚到一起,研讨如何观察、提炼统计图中包含的信息,进而利用这些信息来分析、解决问题,你也来体会一下我们的学习热情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在高中数学的思想理念中,分类探讨思想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谈点体会.  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对高中学生来说,具备一定的学习经验和阅历是非常重要的,其在实际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可以获取一定的分类讨论思想.教师可以依据高中生的这一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将生活中的分类思想逐渐融入实际数学教学中,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分类讨论不单
期刊
物理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学生在好奇的同时也有担心.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这种心理.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找到课堂的切入点,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按照老师设计的课堂流程进行学习.寻找课堂切入点,以点为种子,不断进行延展,经过教师对某一点的不断丰富和补充,逐渐把一个全面的知识点展现到学生面前,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巧妙设置课堂切入点  设置课堂切入点,即教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情境,让
期刊
我曾让学生自己策划和组织班级活动,学生热情高涨,参与度极高。但整个过程中他们兴奋地大呼小叫,主持人一度难以继续,活动最终哄哄闹闹地草率收场。我问自己:这就是我要的班级活动?这就是趣味性、参与度吗?  我开始思考班级活动内容的真趣味与真参与,开始思考班级活动后的时效性和持续性。真正的班级活动,并不在于学生的“动”,而在于学生内心被“激活”,入形、入心、入神。  为表彰班级的优秀人物,我策划组织了《青
近年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的关键词,而数学的核心素养是什么?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解读.作为一个普通初级中学的数学教师,我对自己所教的两个班级100名学生做了一个小范围的调查统计,目的是了解初升九年级的学生学了八年数学后剩下什么?我设计了如下问卷调查题目.  一、数学记忆  顾沛说:“数学素养”就是把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排出或忘掉后剩下的东西.  问卷调查题目1:到目前为止,你印象最深的数学
期刊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弊端  1.教师的监控力度不足  当把信息化学习这一新型教学方式引入传统课堂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化学习毕竟不同于传统学习方式,如何在课堂上掌控学生是让教师十分头疼的问题.在用多媒体工具展示教学内容时,学生不投入,课堂效果不佳.这就需要教师有相当好的引导能力,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教学目标.  2.学生的适应能力不强  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