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英语的学习处于基础阶段,学习方法的获得是主要目标,我们应该在了解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优势,为学生建造学习网络,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本文探讨了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 小学 英语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10-01
在构建思维导图这一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词音、词形、词义等要素充分发挥联想,将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整合成为有彩色的,生动的,易于学生记忆的图片。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整合梳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放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连接。它是在层级和分类的信息组织基础上,从中心主题通过特定的关联展开分支,由關键词或图形标识分支,并充分利用色彩和字体的变化将放射状思维过程和结果变为可视化工具。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就是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很好的接个起来,让左右大脑同时运作。人类的大脑神经也是一个由中心向外发散的网状神经元。思维导图理论基础正是模拟了大脑神经元的结构,因此是大脑思维的真实体现。托尼博赞认为图像是大脑思维的语言,人对图像的加工技艺能力是文字的1000倍,应采用图示的方法记录人的思维过程,按大脑的规律进行思考,发挥联想,运用颜色、空间。整体思维,充分发挥大脑的潜能,从而挖掘人的记忆、创造性、机体、语言、精神、社交等各方面的潜能。
思维导图是以模仿人类的大脑中神经元的结构,把思维的过程用图式的形式展现出来。当人在画图的过程中,全面的调动了左右脑的机能,众所周知,左脑是负责语言机能,右脑负责联想,图像等等。当语言以形象化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潜能被大大激发,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会结合在一起。左右脑的协调使用,让学习者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让学习变得更加轻松。
小学生正处在一个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的阶段,思维导图既可以作为一种思考的模式,也可以成为一种学习策略。思维导图制作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图像,颜色等能够极大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使枯燥的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最好学习英语的动机,有趣的课堂使学习变得更轻松愉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运用思维导图,强化英语词汇记忆
英语词汇记忆是小学生学习上的一个弱项。小学生不喜欢枯燥的记忆,不喜欢机械的背诵,教师如果长期让学生单调地死记硬背,学生往往会产生厌倦情绪,并且在没有辅助手段前提下的记忆,回生率往往很高,利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对单词记忆发生兴趣,是学生记忆英语词汇的有效辅助工具。思维导图用文字与图画来展现,用不同的颜色与线条来表示富有变化的内容,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用颜色线条来帮助学生协同记忆,可以提升记忆效率。
2.运用思维导图,促进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英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在不断的训练中习得的,英语会话可以模拟真实的英语情境,使学生在语言实践训练中逐渐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在英语对话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语言更富逻辑性与条理性。
3.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要加强互动
我们发现目前大部分学校,在思维导图于英语教学的运用中,仍然停留在粗浅阶段,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了使思维导图真正有效的运用到课堂中。因此,我们对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要做到真正深入有效的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而不是机械性的、生硬性的使用思维导图。我们要在特定的环境中灵活有效的使用,避免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机械化,使其教学目的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比如说: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喜好和词汇积累进行分组,选出一个或几个主题,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录下来,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团结协作,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由粗入细,由浅至深的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4.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阅读是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从有限的语段中找出关键点。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教师可以抓住语段中的一个关键词,将这个关键词解释清楚,然后以此为发散中心,将语段中的内容一点带面串接起来,在学生头脑里形成一个整体的网络图。
5.思维导图在单词学习中的应用
不可否认,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但是单词的数量是巨大的,一味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不但难以掌握,还会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这时就需要通过四维导图来实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思维发散。
6.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英语作文能力
英语作文是训练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面对英语作文,学生常感到无话可说,不知从何写起,作文缺乏思路,或者思路模糊。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理清文章思路,通过思维的分支,学生会感到有许多材料可以用于写作。这样学生的思路明晰了,写作主题内容也解决了,就会感到写作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对英语写作产生兴趣。
7.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但在实际小组合作中,由于小组合作骤安排不严密等原因,学生合作会出现偏离中心话题的现象,导致小组合作效率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一个任务主线的牵制,而思维导图可以确立明确的任务主线,使小组活动紧紧围绕这个主线展开,确保小组合作交流不至于出现偏离现象。
总之,思维导图作为教学工具应用于实践,需要师生间相互配合、互相适应,才能达到高效学习、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思维导图 小学 英语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10-01
在构建思维导图这一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词音、词形、词义等要素充分发挥联想,将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整合成为有彩色的,生动的,易于学生记忆的图片。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整合梳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放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连接。它是在层级和分类的信息组织基础上,从中心主题通过特定的关联展开分支,由關键词或图形标识分支,并充分利用色彩和字体的变化将放射状思维过程和结果变为可视化工具。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就是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很好的接个起来,让左右大脑同时运作。人类的大脑神经也是一个由中心向外发散的网状神经元。思维导图理论基础正是模拟了大脑神经元的结构,因此是大脑思维的真实体现。托尼博赞认为图像是大脑思维的语言,人对图像的加工技艺能力是文字的1000倍,应采用图示的方法记录人的思维过程,按大脑的规律进行思考,发挥联想,运用颜色、空间。整体思维,充分发挥大脑的潜能,从而挖掘人的记忆、创造性、机体、语言、精神、社交等各方面的潜能。
思维导图是以模仿人类的大脑中神经元的结构,把思维的过程用图式的形式展现出来。当人在画图的过程中,全面的调动了左右脑的机能,众所周知,左脑是负责语言机能,右脑负责联想,图像等等。当语言以形象化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潜能被大大激发,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会结合在一起。左右脑的协调使用,让学习者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让学习变得更加轻松。
小学生正处在一个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的阶段,思维导图既可以作为一种思考的模式,也可以成为一种学习策略。思维导图制作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图像,颜色等能够极大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使枯燥的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最好学习英语的动机,有趣的课堂使学习变得更轻松愉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运用思维导图,强化英语词汇记忆
英语词汇记忆是小学生学习上的一个弱项。小学生不喜欢枯燥的记忆,不喜欢机械的背诵,教师如果长期让学生单调地死记硬背,学生往往会产生厌倦情绪,并且在没有辅助手段前提下的记忆,回生率往往很高,利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对单词记忆发生兴趣,是学生记忆英语词汇的有效辅助工具。思维导图用文字与图画来展现,用不同的颜色与线条来表示富有变化的内容,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用颜色线条来帮助学生协同记忆,可以提升记忆效率。
2.运用思维导图,促进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英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在不断的训练中习得的,英语会话可以模拟真实的英语情境,使学生在语言实践训练中逐渐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在英语对话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语言更富逻辑性与条理性。
3.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要加强互动
我们发现目前大部分学校,在思维导图于英语教学的运用中,仍然停留在粗浅阶段,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了使思维导图真正有效的运用到课堂中。因此,我们对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要做到真正深入有效的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而不是机械性的、生硬性的使用思维导图。我们要在特定的环境中灵活有效的使用,避免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机械化,使其教学目的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比如说: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喜好和词汇积累进行分组,选出一个或几个主题,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录下来,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团结协作,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由粗入细,由浅至深的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4.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阅读是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从有限的语段中找出关键点。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教师可以抓住语段中的一个关键词,将这个关键词解释清楚,然后以此为发散中心,将语段中的内容一点带面串接起来,在学生头脑里形成一个整体的网络图。
5.思维导图在单词学习中的应用
不可否认,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但是单词的数量是巨大的,一味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不但难以掌握,还会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这时就需要通过四维导图来实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思维发散。
6.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英语作文能力
英语作文是训练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面对英语作文,学生常感到无话可说,不知从何写起,作文缺乏思路,或者思路模糊。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理清文章思路,通过思维的分支,学生会感到有许多材料可以用于写作。这样学生的思路明晰了,写作主题内容也解决了,就会感到写作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对英语写作产生兴趣。
7.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但在实际小组合作中,由于小组合作骤安排不严密等原因,学生合作会出现偏离中心话题的现象,导致小组合作效率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一个任务主线的牵制,而思维导图可以确立明确的任务主线,使小组活动紧紧围绕这个主线展开,确保小组合作交流不至于出现偏离现象。
总之,思维导图作为教学工具应用于实践,需要师生间相互配合、互相适应,才能达到高效学习、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