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一直是我国小学教育中的重点课程,但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相对单调,会使小学生形成厌烦心态,进而缺乏学习兴趣。而由于数学知识都是抽象的,所以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易形成畏难情绪,不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游戏也是数学课程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轻松地学会课本知识点,也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课堂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一定意义上,数学其实是可以认为是文字加符号的,由于数学这一门课程抽象性比较强, 但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一般比较弱,而形象思维则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占主导作用。所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必然会遇到难题。而爱玩又是孩子的天性,若教学方法过于生硬,则学生很易产生烦躁的学习心理,从而缺乏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数学教育的过程当中,通过游戏教学的方法就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的各种问题,而数学教师通过将游戏教学方法渗透到课堂的各个环节,就可以轻松调动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数学学习,从而提升了数学的教学效果。
1导入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除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之外,更要注意训练学生自主获得以及运用知识的技能。实际课堂教学中,老师在开始的时候往往并不是直接确定课堂主题,而是采用游戏等方法引入教学内容,如此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但因为时间限制,所以游戏的内容设定也必须要合理, 否则非但无法达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还会耗费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因此游戏设计上需要综合数学这一学科的特点、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兴趣等多种因素。"兴趣"是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关键,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动力。所以,数学教师在课堂过程中应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并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智商水平等各种因素,通过科学创设的数学游戏,并运用游戏开展数学课堂教学,以确保学生从上课开始就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数学老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实践性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当前数学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践性能力的训练,是学生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认识数学具有实用价值的重要环节。以实践性能力为基础,通过调动兴趣,激起学生求知欲望,而实践性能力则是在学生实际学习中逐步形成的。实践的形式很多,如:操作、观察、探究、合作练习、猜想、绘图等都是实际活动,在社区调研、收集资料、提出问题、建立思维模式等,也是数学实际活动。数学老师注重实际活动的实施与引导,是训练学生实际创新能力,以及训练学生实际能力,进行素质教育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异地那个要重视学生实际活动的发展。比如,在教学"已知数的几倍就是此数"的实际应用题时,我就让学生「画一画」「摆一摆」,让学生能从亲身体会的「把数平均分为几份是什么数」的實际问题,转变为「以已知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数学知识问题,从浅到深,逐渐发展的动态过程,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实际活动中,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主地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学指出:数学知识本身就具备非常严谨的逻辑体系和细致的符号语言。而这种特点又需要学习者具有认真、严格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教书育人”的需要。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训练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通过探索问题的方式,是可以训练学生质疑与发问的习惯。从而养成了学生自觉、自愿、积极探究未知事件的习惯。
4注意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就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以充分、自主、平等的发挥,而老师们在课堂中也要注意全方位地体现教育质量,并通过传播数学知识与技巧,利用数学所产生的社会价值与数学思想的特性,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对于优等生,,教师应尽力创造条件, 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个性、专长;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对话的机会,拓展思路,并尽量给学生一点”参与”的机会,通过个别辅导,有助于他们增强学习信心,并逐渐满足最基本的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在小学的数学教育中进行素质教育, 必须确立数学的整体教育观。数学老师需要从观念、意识上去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考虑,既要重视他们基础知识掌握,也要重视学生兴趣爱好、良好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并根据课程内容和学校实际,自觉推行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陈莉琼. 游戏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 才智,2020(2):53.
[2]刘丹莉. 游戏教学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 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1(8):89.
[3]李婷婷. 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的设计及课堂实践探索[J]. 科学咨询,2020(31):202-203.
[4]张燕. 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的设计及课堂实践探索[J]. 读与写,2020,17(16):214.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课堂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一定意义上,数学其实是可以认为是文字加符号的,由于数学这一门课程抽象性比较强, 但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一般比较弱,而形象思维则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占主导作用。所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必然会遇到难题。而爱玩又是孩子的天性,若教学方法过于生硬,则学生很易产生烦躁的学习心理,从而缺乏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数学教育的过程当中,通过游戏教学的方法就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的各种问题,而数学教师通过将游戏教学方法渗透到课堂的各个环节,就可以轻松调动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数学学习,从而提升了数学的教学效果。
1导入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除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之外,更要注意训练学生自主获得以及运用知识的技能。实际课堂教学中,老师在开始的时候往往并不是直接确定课堂主题,而是采用游戏等方法引入教学内容,如此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但因为时间限制,所以游戏的内容设定也必须要合理, 否则非但无法达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还会耗费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因此游戏设计上需要综合数学这一学科的特点、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兴趣等多种因素。"兴趣"是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关键,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动力。所以,数学教师在课堂过程中应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并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智商水平等各种因素,通过科学创设的数学游戏,并运用游戏开展数学课堂教学,以确保学生从上课开始就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数学老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实践性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当前数学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践性能力的训练,是学生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认识数学具有实用价值的重要环节。以实践性能力为基础,通过调动兴趣,激起学生求知欲望,而实践性能力则是在学生实际学习中逐步形成的。实践的形式很多,如:操作、观察、探究、合作练习、猜想、绘图等都是实际活动,在社区调研、收集资料、提出问题、建立思维模式等,也是数学实际活动。数学老师注重实际活动的实施与引导,是训练学生实际创新能力,以及训练学生实际能力,进行素质教育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异地那个要重视学生实际活动的发展。比如,在教学"已知数的几倍就是此数"的实际应用题时,我就让学生「画一画」「摆一摆」,让学生能从亲身体会的「把数平均分为几份是什么数」的實际问题,转变为「以已知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数学知识问题,从浅到深,逐渐发展的动态过程,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实际活动中,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主地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学指出:数学知识本身就具备非常严谨的逻辑体系和细致的符号语言。而这种特点又需要学习者具有认真、严格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教书育人”的需要。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训练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通过探索问题的方式,是可以训练学生质疑与发问的习惯。从而养成了学生自觉、自愿、积极探究未知事件的习惯。
4注意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就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以充分、自主、平等的发挥,而老师们在课堂中也要注意全方位地体现教育质量,并通过传播数学知识与技巧,利用数学所产生的社会价值与数学思想的特性,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对于优等生,,教师应尽力创造条件, 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个性、专长;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对话的机会,拓展思路,并尽量给学生一点”参与”的机会,通过个别辅导,有助于他们增强学习信心,并逐渐满足最基本的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在小学的数学教育中进行素质教育, 必须确立数学的整体教育观。数学老师需要从观念、意识上去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考虑,既要重视他们基础知识掌握,也要重视学生兴趣爱好、良好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并根据课程内容和学校实际,自觉推行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陈莉琼. 游戏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 才智,2020(2):53.
[2]刘丹莉. 游戏教学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 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1(8):89.
[3]李婷婷. 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的设计及课堂实践探索[J]. 科学咨询,2020(31):202-203.
[4]张燕. 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的设计及课堂实践探索[J]. 读与写,2020,17(16):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