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亲历探究在有效科学课堂中的作用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821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学习科学课程是一种能动过程,探究是掌握课本知识的重要途径,启发学生探究是科学课教师授课的重要内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这就要求教授科学课的老师,要不失时机地鼓励并创造机会让每位学生都能自主学习、亲历探究,使学生能从中获得学习的愉悦和成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都能因为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而變得更灵动、智慧而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所以有效的科学课堂,必须从亲历科学探究开始。
  
  一、利用好奇心理。诱发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产生学习需求的积极动力,更是推动、维持和促进学生自主探求知识所必要的心理基础与支持。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动机大都取决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而科学课更是如此。要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科学的奥秘,首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以新颖别致的事物、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引人入胜的问题,诱发他们主动探究的意向和志趣,促使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和积极的思维状态投入学习活动。我在教学时就经常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比如在讲授四年级科学课的《简单机械》一课时,首先我对学生说,如果你的眼前有一块很大的石头,你能想个简便省力的方法让大石头移动吗?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有人说,用手推;有人说,用绳子拉;有人说,在棍子下垫上砖,然后用棍子撬即可让石头移动……学生的想法一一摆了出来,也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而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便为下面学习省力机械的知识奠定了基础。像这样的趣味导入,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质疑探究的兴趣。
  
  二、联系生活实际,活用教材,感悟探究价值
  
  新课改后,科学教材与原来的自然课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巨大变化,而科学任课老师在教学时,教学方式和理念也要改变。因此,我们要更加注意领会教材编写的目的、要求和结构体系,正确把握教学的目标,把教材校本化或二度处理,把抽象的科学概念融合到现实生活之中,使之具体化、形象化,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用自己的语言去交流,从而走进学生的天性,让科学课堂富有趣味,从而引导和帮助学生感悟探究价值。
  比如讲到四年级科学中的《饮料瓶能告诉我们什么》这一单元时,课前我让学生们搜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饮料瓶,并集中带到实验室让孩子们观察。同学们发现,常见饮料瓶制作的材料有五大类:纸、玻璃、金属、塑料和陶瓷,各种材料的性能、价格不同,有的能再生利用,有的不能。通过调查,学生们亲眼目睹了生活中的资源浪费现象,对知识探究产生了兴趣,使科学课堂也一下子开放了。他们分成小组,主动走出校门,体验实际生活感受。有的调查一次性筷子的浪费,有的学生调查塑料制品的胡乱丢弃,有的研究铁制品生锈,铝制品的回收,有的还手工制作变废为宝。通过一系列活动,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探究,使探究注入了活力。在探究中注重学生的体验,有助于使学生成为研究的主体,使他们感悟到探究的价值。
  
  三、小组合作探究,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任何一种能力都是在相应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科学课是操作性、实践性、合作性很强的学科,老师应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操作中,通过合作探究去解决问题,验证猜想假设,提升科学素养,提高利用科学知识的能力。
  比如讲三年级科学这门课中的《把盐藏起来》一节时,我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猜想去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有的小组选择了搅拌是否能加快盐的溶解,有的小组就选择了加热是否能加快盐的溶解,有的小组选择了捣碎是否能加快盐的溶解,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的想法,最后再交流整合,得出结论。学生经常进行这样的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和知识素养自然会得到提高。
  总之,科学课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尽量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和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亲历探究,让每一节科学课都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们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其他文献
目的: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事件,因脑部血管病变,发生出血性或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引起永久性的神经损害,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脑卒中在西方国家人群死亡原因中排第3位
目的:探讨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PGN)的临床、分类、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 方法: 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肾内科2001年-2006年收治的29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分类、
现在不少老师在给学生写作文评语时习惯用这样的论述:用词不当、语句不通、中心不明等,往往容易挫伤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作文批改时应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势,废除以往的套话、废话,运用富有朝气的、亲和力的、带有创造性的语言,尽最大的可能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一、改变传统式的评语。    一名教师一次要批改几十篇作文,写评语时难免出现套话、废话——学生一看就扫兴,对作文的反感就会更加强烈。怎么办?可以写上
目的:分析我院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ecurrent acute pancreatitis,RAP)患者的性别、年龄、致病因素、复发次数、复发频率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为RAP的诊断和预防提供参考和依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中最热门的话题。我们每位教师都注重课堂教学,都想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各方面发展的主阵地。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呢?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以下几种方法具有可行性。    一、先学后教法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教师应从知识的供应者身份中解放出来。教师必须仔细选择教材的切入点,备好针对性强的课堂练习,提出有吸引力的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合作交流(即合作学习)是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是“生生互动”,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相互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它能达成学生间有效的沟通,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倾听与交流,这对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及未来的发展是有重大意义的。那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工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学生的学习中,兴趣有着定向和动力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当前教育界提出的“愉快教学”模式,正是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为“愉快教学”的基础。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想方设法诱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