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事件,因脑部血管病变,发生出血性或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引起永久性的神经损害,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脑卒中在西方国家人群死亡原因中排第3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事件,因脑部血管病变,发生出血性或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引起永久性的神经损害,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脑卒中在西方国家人群死亡原因中排第3位,在我国居第2位,约占全球的10%死因。鉴于脑卒中的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有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冠心病风险。然而,作为防治高胆固醇血症的重要药物他汀类药物,是否对脑卒中患者有明确的预防作用,尚不清楚。本文即探讨他汀类药物对脑卒中的预防作用,尤其是对致命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的预防效果。方法:我们系统地检索了PubMed数据库、EMBASE医药数据库和Central图书馆数据库中有关他汀类药物和安慰剂对高危患者脑卒中的预防作用方面的文献。对文献发表的语言以及作者的国家不进行限制,检索至2012/10/31。两位独立且富有经验的Meta分析研究人员依照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相关文献研究及完成数据提取工作,并依据Cochrane质量评价手册推荐的标准进行质量评价和Grade系统进行证据质量评估。使过Review Manager 5.2(version5.2.4;http://ims.cochrane.org/revman)软件进行Meta分析。主要结局指标为总体脑卒中发病率、致命性脑卒中发病率及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三项。结果:共有18项随机对照试验满足入选标准,共涉及8个国家,患者74322例,其中共有12项研究提供了致命性脑卒中数据,有11项研究提供了出血性脑卒中数据,其中有3项研究纳入的肾移植或常规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另有1项研究纳入的TIA或脑卒中病史的患者。治疗组为他汀类药物(不限制其种类及药物剂量),安慰剂组为常规治疗。分析显示,与安慰剂组比较,他汀类药物能够显著降低总体脑卒中的发病率(odds ratio[OR]:0.80;95%confidence interval[CI]:0.74–0.87;P<0.00001)。此外,他汀类药物还可以降低致命性脑卒中的发病率(OR:0.90;95%CI:0.67–1.21;P=0.47)和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OR:0.87;95%CI:0.60–1.25;P=0.45)。相反,对于肾移植或常规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群,他汀类药物则能增加其总体脑卒中和致命性脑卒中的发生率(OR:1.12;95%CI:0.89–1.41;P=0.32)(OR:1.37;95%CI:0.93–2.03;P=0.11),但它可以减少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OR:0.87;95%CI:0.53–1.42;P=0.58)。脑卒中的二级预防研究发现,患者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高,所以他汀类可能并不适合二级预防脑卒中。结论:他汀类药物可有效地减少总体脑卒中的发病率,还可以降低致命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风险。然而,对于有肾移植、常规接受血液透析、有TIA或脑卒中病史的患者群,应谨慎使用他汀类药物,仔细评估他汀类药物的使用需求和剂量,以保护患者的肾脏功能。进一步的分析应该多纳入一些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并根据原发疾病及他汀类药物剂量而数据分层的高质量随机试验,以深入研究他汀类药物预防脑卒中的效果。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序化地叙述‘算理’”。《新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这些要求,就要有效处理算理与算法过渡和联系。处理算理与算法的过渡和联系,就是让学生探究算理的同时呈现算法多样化;或者让学生呈现多种算法,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比较、梳理、沟通各种算法,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理解“为什么要这样算”的算理
【摘 要】新课改对高中英语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中英语教师把新的理念引入教育教学。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本文通过分析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误区,指出落实新课改精神的关键在于教师,全面转变高中英语教师教学理念和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新课改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高中英语 新课改 教学理念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
新课改倡导教学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教学要注重学生主体参与,注重师生互动,注重展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改变以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播的倾向,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实施新课改以来,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发生了突出的变化,数学课堂教学也随之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误区。 误区一:片面追求合作学习而忽视其实质 教师片面追求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
新课程改革犹如一阵春风,从沿海吹到内地,从开始的星星之火形成现在的燎原之势。而历史学科,展示的是人类过去纷繁复杂的活动,过去的人和事往往无法重现在学生眼前。那么,我们历史教师在新课改形势下,应该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总结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我探索出以下教学方法: 一、模拟历史情境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重大历史事件发生,讲这一类内容时,我打破了以往“分析原因(或背景)一讲解过程
【摘 要】课堂演示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提高人才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要做到:重视演示实验教学,加强能力培养;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合理运用多媒体,优化演示實验教学。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 演示与讲解 探索与优化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堂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互动式的英语教学模式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把枯燥的操练变成灵活互动应用的过程,使课堂的气氛更轻松,为课后学生的复习注入动力,并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对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全面提高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学的互动性体现了教学双方互通信息共同发展的交互作用,符合教学的最终目标,有利于培养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使之适应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要
【摘 要】全国各省市都陆续推进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已经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本文就课堂教学改革作了一些探讨,并把具体做法总结出来,以期与同行分享。 【关键词】课堂效率 一言堂 解放思想 典型习题整理本 创设物理情景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应该是老师毕生追求的目标,那么,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呢?我觉得,投入少、产出多就是高效。下面就如何建构高效课堂展开讨论。 一、现行课堂仍然是一
【摘 要】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新课程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依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大力开展创新教育,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对初中化学进行创新教育很有必要。 【关键词】初中 化学 创新 教育 目前,我们的教学仍然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我们将课堂当作主阵地,结合学科特点,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