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正在发生根本的变革,不仅多媒体的使用率大大提高,而且多媒体运用的设计思想也有了根本性转变.把现代教育技术普遍应用于课程改革之中,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也促进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适当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使学生从枯燥乏味的课本中解脱出来,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下面就本人对多媒体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营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活泼好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静态的文字、课本及教师的口语已满足不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在安静的教室里,他们认为老师是演员,自己是观众,是旁观者.思想容易开小差,使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特别感兴趣,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的这些心理需求.
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多媒体通过声、像、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其新颖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符合其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增强了学习兴趣.
二、多维展示,实现有效反馈
现代教育技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出发点,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老师从“讲台上的演说家”转变为“学生身边的引导者和合作者”,使教学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产生真正的互动交流,使学生真正拥有发展他们想法的机会,让他们驰骋奔腾的思维有了充分展示的空间.
三、直观形象,优化知识形成
多媒体的最大优点是它可以跨时空、跨地域地展示事物的形成、演变、发展过程.现代教育技术集图、文、声、动画于一体,能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单,它不但形象生动、信息量大,而且易于操作,可以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唤起学生的有意识或无意识注意,起到创设情境、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作用.多媒体把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一步一步演示出来,不仅降低了知识的难度,还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学生乐于接受,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四、化静为动,突破思维障碍
初中数学知识的教学,尤其是七年级几何知识的教学,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较低,不能用严谨、科学的推理讲解清楚,必须通过学生自己去感知体会,因此,有些知识的理解学生还是比较困难,容易产生思维障碍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交互合作学习为学生在共享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力求达到完善的境地提供了可能.
初中几何《圆》这一章,各知识点都是动态链接的,许多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图形间蕴藏的规律和结论是不变的.熟悉《几何画板》的教师,无一例外会用《几何画板》来演示“圆幂定理”,即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运用课件演示,鼠标一动,结论立现,突破思维障碍,效果相当好.
五、人机交互,学生反客为主
题组训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方法是点几位学生(或自愿)到黑板上板演,完毕后教师再讲评强调.人机交互则会出现另一片天地.用Authorware制成题组训练课件,学生笔算后,选择正确答案.若答对了,窗口立即弹出激励性文字:“你答对了,真了不起!”若答错了,窗口马上显示“你答错了,请再试一次!”直至出现正确结果,万一三次尝试失败,则显示解题步骤.这样处理,学生学习兴趣浓,效率高.若在网络教室上课,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教师也能从服务器上迅速查出答题的正误率,借此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当然,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凭风巧借力,送我上青云”,初中数学的课程改革只有巧借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异性能,才能使二者的有机整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优化数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责任编辑 黄春香)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适当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使学生从枯燥乏味的课本中解脱出来,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下面就本人对多媒体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营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活泼好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静态的文字、课本及教师的口语已满足不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在安静的教室里,他们认为老师是演员,自己是观众,是旁观者.思想容易开小差,使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特别感兴趣,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的这些心理需求.
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多媒体通过声、像、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其新颖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符合其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增强了学习兴趣.
二、多维展示,实现有效反馈
现代教育技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出发点,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老师从“讲台上的演说家”转变为“学生身边的引导者和合作者”,使教学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产生真正的互动交流,使学生真正拥有发展他们想法的机会,让他们驰骋奔腾的思维有了充分展示的空间.
三、直观形象,优化知识形成
多媒体的最大优点是它可以跨时空、跨地域地展示事物的形成、演变、发展过程.现代教育技术集图、文、声、动画于一体,能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单,它不但形象生动、信息量大,而且易于操作,可以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唤起学生的有意识或无意识注意,起到创设情境、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作用.多媒体把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一步一步演示出来,不仅降低了知识的难度,还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学生乐于接受,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四、化静为动,突破思维障碍
初中数学知识的教学,尤其是七年级几何知识的教学,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较低,不能用严谨、科学的推理讲解清楚,必须通过学生自己去感知体会,因此,有些知识的理解学生还是比较困难,容易产生思维障碍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交互合作学习为学生在共享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力求达到完善的境地提供了可能.
初中几何《圆》这一章,各知识点都是动态链接的,许多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图形间蕴藏的规律和结论是不变的.熟悉《几何画板》的教师,无一例外会用《几何画板》来演示“圆幂定理”,即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运用课件演示,鼠标一动,结论立现,突破思维障碍,效果相当好.
五、人机交互,学生反客为主
题组训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方法是点几位学生(或自愿)到黑板上板演,完毕后教师再讲评强调.人机交互则会出现另一片天地.用Authorware制成题组训练课件,学生笔算后,选择正确答案.若答对了,窗口立即弹出激励性文字:“你答对了,真了不起!”若答错了,窗口马上显示“你答错了,请再试一次!”直至出现正确结果,万一三次尝试失败,则显示解题步骤.这样处理,学生学习兴趣浓,效率高.若在网络教室上课,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教师也能从服务器上迅速查出答题的正误率,借此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当然,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凭风巧借力,送我上青云”,初中数学的课程改革只有巧借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异性能,才能使二者的有机整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优化数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责任编辑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