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把握预设与生成的矛盾冲突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sh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中怎样用辩证的观点正确处理,因势利导地使教学中的一些矛盾向有利于教与学的方面转化呢?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如何恰当把握预设与生成的矛盾冲突,因势利导推进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预设与生成 因势利导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学活动本身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随机开发和适时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学生一个正确或错误的回答,都能成为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实践证明,要想实现对教学过程的精心预设,更好地应对课堂之中的动态,生成的实施中,必定会产生对立与统一的矛盾冲突。那么,预设和生成之间往往会存在哪些矛盾和冲突?在教学中我们又应怎样用辩证的观点正确处理,因势利导地使这些矛盾向有利于教与学的方面转化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何恰当把握预设与生成的矛盾冲突,因势利导推进数学课堂教学。
  一、尊重儿童个性,善于捕捉,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实践表明,尊重儿童个性,能为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提供必要的“土壤”。只有为学生创设充分的表现机会,提供适度的环境,如此才能引发学生创新的想法和创新的火花。尊重儿童个性具体做法是:(1)尊重儿童对问题的独特的理解,尊重其对儿童的宽容,满足其心理需要,促进学生差异发展。(2)学会理解儿童的问题与思维火花。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两线有激情的行程。”面对动态生成、变化发展的课堂资源,作为教育应沉着应对,巧妙捕捉,灵活引导学生,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不断创造富有灵性的教学生成。例如,在教学“数方格,编制6的乘法口诀”一节内容时,一位学生却突然提出了“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方法,从而打破了原先的教学预设。面对这一课堂意外,我并没有表现出慌张的表情,而是沉着冷静应对,及时甩开课前预设的教案,在原先的方格图上画一列9个方格,使得每排呈现7个格,实践表明,本节课中由于能够灵活调控预先的教学流程,充分尊重学生个性、满足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中创造的完成“7的乘法口诀”编制方法的学习。
  二、正确处理死与活的矛盾,因势利导,变死为活,以导促学
  课本上的概念、法则、规律、性质、公式等都是死的。如何使这些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活的知识呢?现代数学教学论认为:启发式教学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例如,在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为了尊重学生的研究探索:(1)利用每个学生手中的学具,利用数数的方法求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小,学生在数的过程中,必需是先数大的再数小的。(2)利用剪刀对平行四边形进行分割,在分割的过程中,学生必定考虑怎样割,为什么这么割等问题,领会转化思想,并用尺量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利用计算检验公式,等等。这样一系列的方法都充分证明知识是死的,就看老师怎样因势利导让死变为活,每个方法都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
  三、充分预设,因势利导
  “预设”经常被人为地认为给学生挖一个陷阱等着孩子往里跳,框住了学生的思维,其实这是对预设的一种误解,没有预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互动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上的游刃有余。所以如何准确的预设将直接影响着“生成”。那么,课堂上的意外生成就能巧妙的引导与利用。教师的课前预设越周密,考虑越详尽,才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为即时“生成”提供更宽阔的舞台。预测学情建构弹性教学方式,有效开发课程资源都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也是走向动态生成的逻辑起点。全面分析学情,学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差异和特点的具体情况,学情分析是科学预设的一个重要前提,它包括分析学生学习的准备状态,学生原有知识与经验等等是核心是建立学生学习的平台。这个平台是教学的起点。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仅要钻研教材,了解课程标准,还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尽可能多的分析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一内容时,首先我分析了所教这个班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所必需的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技能等等学生情况后,课的一开始,我通过情境引出两道除法计算,第一小题是小数除以整数,老师用7.2元钱在超市中买了9本练习本,你知道每本练习本多少钱吗?7.2?=0.8(元),学生已经具备相应的算法。第2小题的问题,使得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无法直接解决问题,这是形成了旧知与新知的对比,从而产生了新知与旧知的矛盾冲突怎么办呢?这样的冲突,严重的刺激了学生在大脑中的梳理,可以借助哪些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呢,通过把教学的重点放到学生运用数学转化思想自主探究的方法上有的放矢地给学生建立了数学学习平台,实际上就是抓住了教学的起点,也就是教学生成的起点。
  总之,预设是前提,动态的生成是关键,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正确处理两者的矛盾关系,教师从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让教材知识活起来,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关注动态的生成,关注人性情怀。在课堂中机智地用活预设,整合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定会让智慧的光芒闪烁课堂,演绎精彩课堂。让预设与生成这一矛盾冲突成为我们课堂发展与进步的源泉和动力吧!
其他文献
摘要:《搜神记》是汉魏六朝志怪小说之集大成者,其具有强烈的现实色彩和人民性,富于积极意义和认识价值,结构完整、情节丰富曲折,善用对话和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对后世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搜神记》 志怪 暴政 现实 反抗 抨击  《搜神记》,汉魏六朝志怪小说之集大成者,为东晋初年干宝所撰。原书三十卷,至宋亡佚。今传本二十卷,系明代胡应麟所辑。  一、志怪小说产生的原因与《
以生定教,让生命因健康而阳光美丽;以生定教,让生命因爱好而快乐;以生定教,让生命因主动而自信率直。从以上三个方面,对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以生定教”进行深度解读。  生命教育以生定教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个孩子自由、自主、自动的本真地生长,感受到内心的力量与精神的丰盈、感受到心灵的舒展与个性的张扬。这就是我的诗意生长的教育理想,也是瑞安新纪元学校的教育追求!  学校以学生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给予每个学生差
现代的孩子大部分不会玩游戏。他们或许能够在手机、电脑上战胜虚拟的玩家,但面对小伙伴们,他们反而不知道该怎么玩游戏了。因此,学校经过科学的整理,形成一套校本教材《活力游戏我做主》,并在课间中向学生全面推广。  游戲室内游戏室外游戏学生一、活动背景  根据社会多项数据调查,现代的孩子大部分不会玩游戏。孩子们除了对着电脑、捧着手机,沉迷于打打杀杀的恐怖暴力游戏之外,如果把一群孩子聚在一起,他们反而不知道
“作文档案”是学生习作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带有学生一定的写作认识,带有学生一定的写作目的,带有学生一定的写作努力目标。通过建立学生“作文档案”,真正可以收到柳暗花明的作文教学效果和境界。  “作文档案”资料库评价建立学生“写作档案”,是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益尝试。学生的“写作档案”,可以实实在在记录学生写作的“足迹”,可以比较全面而系统地反映学生作文的个性特质,学生可以从中看到自己一路走过的痕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是熟悉英语语言材料、丰富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而且阅读能力的提高,也会为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为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英语教学 阅读策略 教学原则  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改革,阅读教学成为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阅读部分在考试
人类手指运动功能的实现与大脑神经系统的运动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手投射到运动皮层的面积可知大脑对手指运动的控制机制十分复杂。对年幼阶段幼儿进行手指训练可提高其思维灵活性、提高其单位时间内的专注度。本研究结合2~3周岁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通过自然实验的方法,比较细致的考察手指技能训练对幼儿注意力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幼儿注意力课程设置提供进一步的教学依据,同时为家长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养方法。
摘要:小学生的良好品德养成,不能够仅仅停留在思想道德课程的理论教学,还应促进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结合,鼓励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互动,让小学生积极地联系自身,不断完善自己的品德和人生价值观。  关键词:良好品德 小学生 理论教育 实践教育 课堂探究  一、前言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的认知进行提升,帮助小学生端正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能够更好地促进
阐述了福建南音的价值和意义;分析了该乐种的主要传承形式;探讨了南音在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福建南音乐种传承福建南音流传于福建南部及其所属地区,是一个文化遗产丰富的古老乐种,被誉为“中华传统音乐的活化石”。但是南音并非我们博物馆里陈设的古董,它伴随着闽南人的一生。在各种宗教仪式、生老病死、婚丧喜庆、岁时节气、祭祀礼仪等方面,都留有南音的足迹。福建南音在发展上,与闽南地方至今
“数学生活化”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中体验数学,在“退”和“进”的互动中理解数学。通过“退回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现实素材,积累直接经验;再通过“进到数学”,把生活常识、活动经验提炼上升为数学知识。从而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数学教学生活化课本数学,尤其是小学数学,我想我们教学时,无不在想如何才能按教材的意图把教学目标顺
《哦,香雪》是当代著名女作家铁凝的成名作,是一首多情的诗。小说的人物纯净、美好。小说中人与人之间的充满了和人性美、人情美。“香雪”们的梦想,再现了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和她们对文明的追求,给人以生命美的启迪。作品有充满着诗情画意的环境描写,铁凝用诗一样的语言创造出童话般的世界。  铁凝作品环境描写诗意美感《哦,香雪》是当代著名女作家铁凝的成名作,曾于1982年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及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