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事件中挖掘重大新闻价值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huajian21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发现和选择新闻角度,是编辑记者的基本功。这不仅受时代、形势和新闻素材、体裁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编辑记者的认知水平、新闻价值观和采写能力的影响。我们要学会站在不同方位观察、分析客观事物,学会从不同角度发现、挖掘新闻价值。
  【关键词】普通新闻重大价值角度
  农民工题材类新闻,这几年备受媒体关注,特别是每到年底,有关农民工讨薪的新闻,更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不过,许多新闻犹如过眼云烟,给人留下的只是一些记忆碎片,但也有些新闻的确让人过目难忘,记忆犹新。有一条新闻,虽然已过去多年,但在笔者的印象中,它仍是一幅生动的风景画——《风雪中,伫立着四位“厚道”的农民工》。
  因为老板欠薪,四位农民工生活无着。他们一方面坚持看管厂里的物资,一方面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求援。农民工遭遇欠薪是一个热门的社会话题。报道的角度可以是对农民工遭遇表示同情,对不见踪影的老板进行责问;可以是向政府部门呼吁求助、政府部门的积极作为;可以是社会上好心人的捐助等等。到底什么样的角度才是新闻事实最有价值的取向呢?
  通讯《风雪中,伫立着四位“厚道”的农民工》的作者和编辑,在发现和选择新闻角度的过程中,终于找到了新的角度,那就是农民工做人的原则“厚道”。
  这是2006年1月24日《工人日报》刊发的。该报编辑郑勇在《集中笔墨刻画心灵——第十七届中国新闻一等奖〈风雪中,伫立着四位“厚道”的农民工〉发现和修改过程》一文介绍,《风雪中,伫立着四位“厚道”的农民工》的作者付海厚,当时是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劳动监察执法人员,他接到许多类似的欠薪案件投诉,但这一次到工厂调查核实时却感触颇深,这四位农民工坚守做人原则让他肃然起敬。回到单位,付海厚将写成的稿子交给监察大队领导审阅时,办公室的同志也被感动了,还开展了为四位农民工募捐的行动。后来付海厚写了一条消息《为农民工捐路费》,在一些媒体刊发。发稿后,农民工的感人形象还在付海厚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他意识到这才是这条新闻的亮点,于是又写成通讯《风雪中,伫立着四位无钱回家的农民工》投到《工人日报》就业新闻版。没想到第二天编辑就打来长途电话,认为这是好题材,不过还需要补充完善,删减修改。
  郑勇说,读完这篇稿件,当时就感到“心中一热”,意识到这是一篇好稿,但如何处理却是要认真思考的。原稿的主旨立意还在“欠薪”上,但文中“做人要厚道”的细节却引起了编辑的极大关注——在社会舆论有关农民工素质低的论调不时出现的背景下,这种行为尤显可贵。关注欠薪,呼吁政府部门帮助讨薪,当然值得报道,但是当时许多媒体都已经给予了大量关注。因此,转换思想,选取新的角度,才是应该多动脑筋做文章的地方。
  在作者、编辑共同努力下,通讯的题目从四位“无钱回家的农民工”改为“无奈的农民工”,最后改为“厚道的农民工”,彰显农民工美好心灵的主题得以确定。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的评委对这篇通讯的评价是“该稿为我们如何在一些普通新闻事件中捕捉具有重大新闻价值并充分表现重大主题提供了参考,同时令人信服地展现了那个朴实而震撼的主题——这是我们‘做人的原则’。”
  这篇新闻发现与修改的过程,让我们体会到,发现与选择新闻角度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们领悟到,发现与选择新闻角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著名记者艾丰把选择新闻角度喻为“挖矿”。他说:“新闻价值在事实内蕴藏是不均匀的,有各种不同的矿床,选择好的角度,就是为了便于记者更迅速、更鲜明地表现这些价值”。
  新闻角度涉及一篇报道的立意、选材和表述等各个方面,主要包括选题角度、选材角度和表现角度。发现和选择新闻角度,就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深化主题,充分反映事物的本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发现和选择新闻角度,是编辑记者的基本功。这不仅受时代、形势和新闻素材、体裁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编辑记者的认知水平、新闻价值观和采写能力的影响。我们要学会站在不同方位观察、分析客观事物,学会从不同角度发现、挖掘新闻价值。
  因此,只要打牢了这一基本功,就有可能从看似平凡的事件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笔者有一次随农业部门的同志到安徽濉溪县双堆集镇采访。农业部门的同志事先对笔者说“有一个好题材”,笔者也暗暗高兴。可到了目的地才知道所谓“好题材”只是双堆集镇成立老年书画班,笔者不禁感到失望。但在与老同志的闲聊中,笔者发现他们精神矍铄,乐观向上,老有所为。利用自身的资历、经验、威望,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出谋划策,做出贡献。笔者感到这是一个好题材,于是从这一角度切入,认真采访,写了一篇双堆集镇老同志积极发挥余热的稿件。双堆集镇是当年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双堆集歼灭战的主战场,老年人又寓意“夕阳”,于是笔者将稿件的题目定为“英雄的土地夕阳红”。稿件发到编辑部,受到一致好评。
  那么,新闻角度如何发现和选择呢?
  一、新闻角度如何发现
  一是从一般中发现特点、亮点。有人说,发现了亮点就发现了角度。犹如“洞若观火”,黑暗中的火光,就是亮点,就是发现新闻角度的着眼点。
  有一幅被称为最佳角度的新闻图片是这样发现的。那是1984年,建国35周年大庆时,北京天安门广场游行队伍中,出现了北京大学学生打出的横幅“小平您好”。对此,并非所有在场的记者都能立刻做出新闻价值判断。以“小平”作为称谓,“您好”作为问候,有别于以往对于领袖的祝颂,在不显眼的变化中体现出群众与领袖的亲密关系。人民日报记者王东几乎瞬间就敏锐发现了事实的新闻价值,抓拍了这幅好新闻图片。作品获全国最佳新闻摄影奖、全国好新闻特等奖。
  二是从细节中发现本色,发现内涵。细节胜过千言万语。因为某些事实的新闻价值,往往隐含在不被人注意的细节中,所以,要发现角度,细节应引起编辑记者“见微知著”的思考。
  《工人日报》的编辑郑勇,不就是在《风雪中,伫立着四位“厚道”的农民工》原稿中的“做人要厚道”的细节中发展新闻角度的嘛!   稿件中是这样写的:“尽管身无分文,但这四位农民工却认真看管着厂区存放的物资。他们说:‘这里的任何东西我们都不会损坏,做人要厚道,这是原则!’”
  郑勇还是从这样的细节中发现了农民工“厚道”的本色,发现了蕴藏其中的思想意义。新闻细节往往是最能反映事实的新闻价值的。“做人要厚道”,正是和谐社会大力倡导的诚信精神。这样的新闻角度与当前社会问题结合紧密,也从更高层面上凸显了新闻的社会价值和新闻价值。
  二、新闻角度如何选择
  上面说到的新闻角度的发现,其实,只说到了新闻的选题角度。有了选题角度,新闻的主题立意就有了。接着就是选材角度和表现角度了。选材角度和表现角度都是依据选题的需要操作的。其方法很多,这里讲述两种最常用的方法。
  一是利用分析比较法,选择新角度。一个新闻事实,往往有很多角度可供选择,记者要慧眼“披沙炼金”,从中找到新角度。新角度有特点,有新意,与众不同,最能打动人,感染人。
  《风雪中,伫立着四位“厚道”的农民工》的作者和编辑也是这样做的。据说,这篇新闻稿件在主题确立之后,编辑和记者对稿件中的捐款、抒情等部分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删减,而对“厚道”的表现进行了详细刻画。
  比如文中写到:“‘这个老板,太不地道’!刘先仿说。刘先仿本来在卧龙乡十二里河街的一家钢厂烧’中瓶炉(把铁屑融化成铁水),一个月能拿2700元工资。有一天,这位老板找到刘先仿,求他帮助度过难关。原来这位老板在车站南路办了一家铸造厂,当时厂内的烧炉工回家收麦子了,又请不到其他的炉工,工厂因此停了产。讲义气的刘先仿听说老板有难,二话没说就投奔了过来。
  其实,只要刘先仿他们‘动一动脑筋’,也不是无路可走——原来,厂区仍有一些化铁水用的铁屑,大概能卖两三千;半成品的汽车压盘整齐的码在那儿,若当废品可卖9000元,若当半废品可卖20000元。另外还有8辆‘解放’牌自卸车存放在院内。
  但刘先仿说,虽然没拿到一分钱工资,也要照看好这些物资。”
  多“厚道”的农民工啊!老板有难,他们放弃高工资帮助他;老板欠薪不见踪影,他们仍然坚守照看厂里的物资。这些详细的刻画,足以还原农民工“做人要厚道”的本色。从而,也使这条角度新颖的新闻变成了人们头脑中永存的记忆。
  二是利用小口切入法,选择小角度。一个新闻事实,也有不同的切入角度。一般来说,都要选择小角度切入,用小角度去表现主题,寓大于小,以小见大。因为角度小,切口小,才更容易把主题写深写透,写得生动活泼。
  《风雪中,伫立着四位“厚道”的农民工》就是从很小的角度切入。
  “打了两三个月的工,却没拿到一分钱工资。没有油了,蜂窝煤也快烧光了,四位农民工每人每顿饭只能吃两个馍。
  更要命的是,王营村那家馍店向他们赊了25元钱的馍后,告诉他们:不清帐,就不能再赊馍吃了。现在,掏遍四人所有的口袋,摆在桌子一数,只有六元一分钱。看着案板仅剩的一颗大白菜,望着窗外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接下来的日子他们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这样,从一个平凡的小叙事、小角度切入,很自然就过渡到“老板欠薪不见踪影”“农民工坚守做人的原则”的叙事上了。
  由于小角度的切入,既具体又形象生动,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选择小角度切入,要注意选择小细节、小故事、小场景。特别是一些时政类、成就类的报道,往往涉及多面,内容庞杂,只有在选择新闻角度和切入点上,注意抓“小”,从“小”字上叙事,做文章。这样才能拉近报道与读者之间的距离,通过细节点上的变化,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选题、选材和表现角度是新闻角度的统一体,三者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缺一都会造成新闻一般化。很多新闻为什么枯燥、单调、无新意、不生动,其症结,不是角度一般化老一套,就是三者缺失或缺位。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在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通过“中华美食走进联合国”活动的个案研究,阐释企业媒体关系活动对新闻生产的影响因素,即新闻价值、新闻与媒体报道惯例的契合度两种信息性因素,以及经济和关系两种非信息性因素。  【关键词】企业媒体关系活动 新闻生产 影响因素  一、关于企业媒体关系活动和新闻生产  (一)企业媒体关系活动  要界定企业媒体关系活动这个概念,首先要从媒体关系和媒体公关的区分开始
【摘要】2010年3月,一场新的垃圾分类攻防战在杭州打响。本文通过结合日本垃圾分类的先进经验,试图廓清杭城十年的垃圾分类史,并运用心理学及传播学原理对现状进行解析,提出具有可行性的传播策略,最终推动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垃圾分类 心理学 传播效果    一、现状概述  2000年,国家建设部确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和桂林8个城市,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
【摘要】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活风俗或习惯,媒体在报道过程中总会存在着若干的刻板印象或者框架设置。本文选取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作为研究样本,采取定量研究的方法,试图掌握主流媒体对少数民族报道的特征,从中发现媒体在报道中的缺失元素。  【关键词】少数民族 人民日报 媒体报道 刻板印象  提起少数民族,也许我们极少会和经济发展、国民生产总值这一类词语联系在一起。但资
【摘 要】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媒体要提升节目的传播效果,必须进行多媒体融合实践。微博因传播迅捷、互动性强、网状传播等优势迅速成为电视媒体融合传播、提升影响力的主阵地。本文以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为研究案例,通过微博数据的内容分析与可视化研究,探讨电视节目如何协同微博实现多媒介传播力量整合,藉此摸索基于微博类社交媒体平台的电视节目融合传播路径。  【关键词】电视节目;微博;融合传播;奔跑吧兄弟  
【摘 要】《安庆晚报》在主题报道中关注和分析社会生活的细微变化,注意了解群众的心态和情绪,精心筛选梳理能够引起群众和社会共鸣的新闻人物、新闻事件,力求以新鲜的报道元素、独特的新闻视角,使新闻报道深入大众的思想深处、心灵深处、感情深处,引发公众和社会共鸣,增强新闻性、可读性,营造氛围、提高宣传报道效果。  【关键词】大众情怀;民生视角;正面宣传;舆论引导  近年来,《安庆晚报》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
【摘 要】记者通过“以茶代尿”这一隐性采访形式,不仅暴露了采访方式上的程序非正义性,而且由于包含诚实、公正和合理内涵的善意原则的缺失,更反映了记者这一行为背后新闻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缺位。在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背景下,本文试图通过对该事件的分析,探究善意原则在记者隐性采访中的运用。  【关键词】茶水发炎 善意原则 隐性采访  2007年3月19日, 中国新闻网的一则报道引发舆论普遍关注。在这篇题为《
【摘要】近年来,我国电影事业蓬勃发展,其中现实题材影片规模也日趋扩大,内容覆盖较广。《搜索》作为其中少有的涉及到社会现实问题,反映媒体行业现况的影片有其特殊性。《搜索》中的内容与新闻业界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完整地呈现出“叶蓝秋事件”舆论的生成和消退。《搜索》作为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对其呈现的舆论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评判其有没有起到培养公众对舆论的正确认识和提高公众媒介素养的作用,并对以后现实主义电影
【摘要】广播与网络的融合,是广播传播形态的一次变革。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为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台网联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广播网站也只有积极依托“台网联动”,才能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广播网站 台网联动 产业经营    一、广播网站的存在价值  (一)广播网站的出现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1995年4月,美国西雅图的“进步网络”在其网页上提供“音频点播”服务,标志着网络广播的问世。随后,世界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一代的即时通讯软件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与青睐,微信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已经获得了极高的使用率和关注度,成为民众进行人际传播的新工具。本文以网络人际传播理论为指导来探讨微信电商的商业化进程中的优劣势,以求了解微信电商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微信 微信电商 网络人际传播 商业化  一、微信电商  微信是2011年1月21日騰讯公司推
首先,在喧嚣多样的舆情状况下,尽量保持公允,避免过早站队表态。舆情为群体性的心声、意愿、情绪,往往在一些群体性的事件或关涉群体利益的时刻集中表露。抢新闻、先发声是媒体的行业惯性,但在对舆情无确切把握的状况下,报道应平衡反映各方意见,待到对舆情状况有比较准确的判断时再有选择地报道,并发出自己的声音,进行舆论引导。  其次,对媒体介入舆情的报道进行及时的跟踪调查,获取反馈信息,用于修正对舆情的判断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