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国:以笔书誓言以墨写人生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h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曾是全国硬笔书法培训师、全国书法教育德艺双馨名师和湖北省书法教育名师。在他的带动下,学校成为全国书法教育特色学校。
  从事书法教育9年来,他将全部心血都献给了自己热爱的书法教育事业,将一千多名学生、几百名家长群众、几十名教师同行带进了书法的殿堂。
  他就是黄石市铁山区第三小学(以下简称“铁山三小”)专职书法教师陈建国。
  去年11月25日,陈建国开完会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感到胸闷异常。因抢救无效,不幸离世,永远离开了他所钟爱的书法教育事业。
  苦练书法,用生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1984年,陈建国从麻城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大冶铁矿第二子弟小学教书。
  2006年,大冶铁矿多所学校划归铁山区教育局管理,铁矿二小被合并到大冶铁矿学校,陈建国主动选择当了一名普通教师。第二年,陈建国又从铁矿学校北校区调到南校区(即后来的铁山三小)任书法教师。
  其实,陈建国也不是专业出身,敢接下书法教师这个担子,完全是出于自己对书法的热爱。
  “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陈建国首先想到的是提高自己的书法技艺。从2007年开始,他便一门心思地钻研起书法来。
  当时,陈建国已经四十多岁了,按说早过了学习书法的黄金年龄,但他始终不放弃。刚开始,想静下心来练字非常不易,一次只能写不到一个小时,一周最多写上两三次。
  2008年夏,陈建国在鄂州培训期间,有幸结识了刘春生老师。“废纸三千,终有所成”,刘老師的一句话让陈建国印象深刻,始终鼓励着他。从此,陈建国启动了“疯狂练字”模式,从临摹名家字帖入手,每天只要有时间,陈建国就抓住机会练习书法,中午也不休息,晚上吃完饭,他又回到学校继续练习,一直练到晚上十点左右回家。别人半个月才用完的稿纸,他一天就写完了。
  除了自学书法外,他还积极参加各种培训。遇到喜欢的书法老师,他不惜花三四千元学费去学习。他还遍访名师,鄂州、武汉等地只要有名师书法展,他都前往观摩学习,只要有机会就向书法名家求教。
  凭着这股韧劲,他对篆、隶、楷、行、草等“五体”全面涉足,书法水平不断提高,多次获得省市书法比赛一等奖。2016年,省第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他的作品顺利入展,被湖北省美术馆收藏。
  爱岗敬业,用无私刻画“四有好教师”标准
  自2007年担任学校专职书法教师以来,他就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总结,凭着对书法教育事业的执着热爱和追求,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极富特色,卓有成效的书法教学方法。
  为了让喜欢书法的孩子在课余时间可以练书法,每天中午,陈建国书法室的门都是开着的。只要你经过那里,都能看到他在教学生练习书法,下午放学后依然如此。
  在他的悉心倡导和教育下,铁山三小有大批的学生积极投入到书法学习中来,他也为该校培养和输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书法人才。
  在陈建国众多学生中,有一位特殊的学生,他叫小超(化名),患有先天性弱听疾病,听力不及正常人一半。
  8岁时,小超转到铁山三小读书,并在陈建国的指导下学习书法。刚开始,小超表现得很自卑,几乎不跟同学交流。为此,陈建国放慢语速,通过口型来指导小超练习书法。他还经常上门家访,与一家人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4年多的陪伴,小超通过练习书法,成为省书法家协会少年分会会员,多次参加省市比赛并获奖,人也逐渐自信了起来,性格上也活泼开朗了许多。
  可是陈建国知道,办好书法学校光靠他一个人不行。于是,他不仅自己练书法,还鼓励铁山三小的老师们一起练。
  在陈建国的带动下,铁山三小的刘华敏、陶贤文、陈水梅、熊菲等30多名老师走上了书法道路,甚至连体育老师徐晓光也爱上了书法。学校成立了“贤林书社”,其中省书协会员就有3人。每天晚上和周末,都有一批教师自发在书法室练习书法。
  在陈建国的努力下,铁山三小通过开展书法教育,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让每一名学生在书香墨韵的浸润中健康成长,学校也先后被评为“全国写字教育实验学校”“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并被教育部考试中心选定为“中国书画等级考试湖北地区考点”和“硬笔书法培训基地”。
  文化传承,用仁爱书写大写的“人”
  陈建国认为,书法是中国宝贵文化遗产,在当今“键盘”时代,书法教育对于弘扬国学文化、塑造人品德行、修身养性都有特殊的意义。因此,他不仅教学生,也希望用书法教育感染更多人。
  教师陈水梅,学书法比较晚,总是感觉字写得不好。陈建国不厌其烦,每次点评时,总会送上由衷地赞赏:“写得真好”!正是因为陈建国的鼓励,陈水梅将书法学习坚持了下来。
  音乐教师杜娟被陈建国的专注劲儿所感动。每次练字,陈建国总是从笔划、结构,运笔、落款一丝不苟地教。如今,杜娟也能写出一件件拿得出手的作品。
  陈建国还有个很好的习惯,就是一张纸必须写完才能走,因为他觉得纸不写完很浪费,他还经常教育自己的学生:“纸是用树木做的,浪费纸就是破坏大自然。”
  这么多年,他辅导学生学习书法从未收一分钱报酬。前年,工作30年的他借钱买了套房子,至今还有8万元欠款没有还清。
  除了铁山三小师生,铁山还有很多公务员、铁矿职工都在跟陈建国学习书法,而陈建国总是倾囊相授,从不收一分钱。
  吴丽平是大冶铁矿的职工。以前,因为生活琐事经常愁眉苦脸。后来,他跟着陈建国学习书法,不仅书法水平提高了,还锻炼了心智,整个人精神了许多。
  陈建国不仅是一名好老师,更是一名合格的党员。就连抄写党章,笔记本上的字都写得工工整整。
  不仅如此,每年春节,陈建国还会带着师生们到黄石市张之洞广场写春联、送春联。纸张写完了,他就自己花钱去买。多年来,他和师生们为铁山老百姓送春联2000多副。
  不幸的是,去年11月25日,陈建国在开完会回家的路上,突然感到胸闷异常。同事将其送至黄石市第四人民医院抢救。因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听闻噩耗,陈建国的亲人、学生、同事、书友悲痛不已、扼腕叹息。黄石市铁山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徐加贵说:“陈建国是一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他的去世让铁山教育系统痛失一块金字招牌。”
  (作者单位:黄石市铁山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 徐世兵)
其他文献
一开始写毛笔字的时候,手总是会不知不觉地抖起来。当然,我也不例外。老师第一次给我们上书法课的时候,我很兴奋。因为,我一直盼望有位老师能教我们写毛笔字,今天终于能梦想成真啦
星期六下午,我在爸爸厂里的办公桌上写作业。突然,外面传来了一阵喧闹声,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先生来爸爸厂里验货。
自从开学以来,老妈就强行命令我戒掉电脑。她把电脑看管得死死的,搞了好几道“防线”,就差贴上“封条”了。这还让人活不活呀?“人是铁,电脑是钢,一星期不玩手痒得慌”,我可算是有了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因此,有了春节就有了春运。因为无论离家有多远,人们都要尽量在除夕前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共度新春,所以人们就在这段时间里南来北往地大迁移
每到腊月底,老家都有打糍粑的风俗。去年回老家过春节时,我终于知道了怎么打糍粑。打糍粑的前一天晚上,爷爷就把糯米用井水浸好,爸爸和叔叔准备了打糍粑的工具。有木槌、石臼,还有
爸爸工作的地方在阳宗海边,那里山清水秀,景色秀丽宜人,特别是傍晚的夕阳.更是让人流连忘返。阳宗海虽然叫“海”.其实它就是一个巨大的淡水湖。湖水清澈透明,犹如一面硕大的明镜。
保国寺位于宁波西北郊“灵山”的山坳内。距市区15公里.已有970多年历史了。寺庙由山门、天门殿、大殿等建筑组成.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0.6万平方米。
春日里的一天,我和爸爸决定去宝台山逛逛。一路上,到处都是山清水秀、生机勃勃的好景色。来到宝台山,穿过一条火红的杜鹃花掩映的林荫小道,便看到了有李根源先生书写的“金光寺”
初夏时分,我们沿着山脚下的路前进,呼吸着田园的气息,一路欢声笑语,陶醉在夏日的美景中。我们一边用手摸一摸路边的小草和野花。一边欣赏着农民们的庄稼地。
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翠竹。rn每当我走过家乡的竹园,总会流连注目,油然而生出许多遐想。rn翠竹,碧绿俊俏,亭亭玉立。在微风中,翠叶点头,含羞微笑,竹影缭乱,声若琴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