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其实是个盒子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ushe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这该死的天。”陈沉抬头看看满天的乌云,塑胶操场上早已是一片“水漫金山”了。因为下雨不上课间操,教室里显得格外嘈杂。陈沉忽然间感到了一阵莫名的心烦,抓起笔在笔记本上写道:“教室中弥漫着一种潮湿的浮躁。”
  “嘿,不上操,出去散步怎么样?雨中散步,多有情调啊。”还没等他写完陈扬便跳了过来,怂恿他一起出去自虐。
  “去你的情调,你自己玩儿你的浪漫主义去,别拉上我。”陈沉头也没抬就将他的提议给枪毙了,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在笔记本上记完那句话,抬起头来盯着陈扬的脸看。
  陈扬是男性,理论上与陈沉一个性别,但陈沉一直怀疑这一点,因为那厮长得眉清目秀得有些过分了,戴一副金边小眼镜,浑身上下实在是找不到一丝阳刚之气。再加上他的脑子也与一般男生不大一样,整天幻想着他那彻头彻尾的浪漫主义,不务实际,还到处跳来跳去,活跃异常。用陈沉自己的话来说:“那小子简直就是一个另类。”
  言归正传,陈沉盯着陈扬的脸看了足足一分钟,又转头望望窗外,发出一声轻微的叹息,提起笔又准备再写点儿什么,这时陈扬一把将笔抢了过去,陈沉抬起头,怒目以视,却发现陈扬的目光也毫不畏惧地迎了上来。四目相对,他们俩就这么对峙着……
  几分钟后,两人便出现在了教学楼下。
  陈沉苦着脸看着身边兴致颇高的陈扬,一面小心翼翼地挑着水少的地方走,一面在心里暗暗祈祷:“但愿明天千万别下雨。”
  
  二
  
  陈沉和陈扬都喜欢语文课,陈扬喜欢是因为在语文课上他可以指点江山,大出风头;陈沉则是喜欢语文课给他带来的一种难以言说的舒适感。
  教他们语文的是一个很有风格的老师,陈沉他们当面叫他吴老师,背地里叫他老吴。这位年仅25岁的老吴今天上课仍和往常一样,先叫陈扬起来背课文,陈扬背课文的时候陈沉便开始构思一篇文章,因为上课前老吴告诉他校文学社又来找他约稿了。
  陈扬背完课文便开始幻想一次浪漫之旅;陈沉构思完作文便开始在那本神秘的笔记本上记那些自己也看不太懂的哲学化句子,老吴也不怎么管他们,因为陈扬可以像背顺口溜一样背出大段大段的文言文;陈沉可以把一个老掉牙的作文题目写得如同考试范文般文采飞扬,再加上每次考试他们俩的语文成绩都没低于过130,至于他们上课干什么,老吴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一下课,陈扬就会从教室的这个角落一下子跳到另一个角落陈沉的位置,千方百计地想看看陈沉又写了什么,陈沉则想方设法不让他看,最后陈扬便会无可奈何地叹一口气:“但愿永远有明天,但愿明天永远有语文课。”
  陈扬永远不会知道的是,在陈沉那本神秘的笔记本的扉页上,用漂亮的正楷记着的,也是这句话。
  
  三
  
  明天是个什么东西,每次陈沉这样问陈扬时,陈扬便会说明天不是个东西;每次陈扬这么问陈沉时,陈沉只会回应一片沉默。后来,两人都开始刻意回避这个问题,或许连他们都不敢想,明天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四
  
  陈沉住校,每天中午放学后便会在一大群人的簇拥中来到食堂,吃饭,然后回宿舍;陈扬走读,每天中午放学后便会在一大群人的簇拥中来到车棚,回家,然后又返校。——或许,这是两个人做的唯一一件相似的有规律的事情。
  陈沉会向陈扬抱怨食堂的饭菜质量多么多么差劲,用词与他的作文一样夸张华丽,陈扬便会安慰他:“忍吧,说不定食堂明天就改革了呢?”但一年过去了饭菜的质量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陈扬会向陈沉诉苦经过车站时交通如何如何糟糕,恨不得想让车辆的行驶如他的背诵般流利,陈沉又会说:“任何有助于解决交通堵塞这一问题的措施,都不可能在明天一天之内完成。”附近的新车站开工了一年,还是在打地基阶段。
  明天其实是个盒子,到底装着什么,却从来不对年轻的我们公开。所以,我们只有等待,等待再等待……■
其他文献
他出生在一个贫寒家庭,在同龄的孩子中,他常常因为衣着寒酸而招人耻笑。在十六岁生日即将来临的时候,他希望父亲能给自己买一条牛仔裤,以此作为生日礼物。在当地,男孩十六岁就意味着成人,所以在十六岁生日那天,父母一般都会送一份孩子渴望的礼物,祝福孩子走向成年。  然而,十六岁生日那天,他没有等到心中的礼物,父亲送给他的只是一支很普通也很廉价的钢笔。他倍感失落痛苦,甚至愤怒地向父亲咆哮。父亲冷静地解释说,一
韩国的儒学教育主要由乡校和书院来承担。乡校是公家办的,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公立学校;书院是私人办的,相当于民办学校。我去大邱乡校的时候,就亲眼目睹了那里正在上课的《论语》班。学员都是事业有成人士,但是再忙,一个礼拜一到两个半天的儒学学习,他们是从来都不会缺课的。   大邱乡校大门三开,中间大,左右小,谁也不许从中间这道门进去,他们的规矩是:右门进,左门出,中间这道门正对着孔子像,人们进进出出不合礼仪。
1.诵读为什么重要?  人是用耳朵学习语言,而不是用眼睛。那些入神地阅读的人其实是在入神地倾听;那些奋笔疾书的人,其实在口若悬河。最好的文字不是诉诸眼睛和头脑的,而是诉诸耳朵与心灵的。  随着音的波动而颠倒沉醉的时刻,是学习母语的最佳境界。诵读,也是借助于母语的脐带,从宇宙汲取生命能量的最好途径。  2.为什么要开诵读课?  诵读(反复朗读或背诵)是深入阅读。在记忆、感悟和理解遇到困难的地方,诵读
“我妈骗我说,每个小学生在小学毕业之前都要写一本书,这是国家的规定。”7岁的时候,她在妈妈的督导下,开始写“每个小学生都要完成的书”。她妈妈每天都会给她在本子上画横杠,“每天必须写到横杠所画的范围。”她的第一篇文章花了7个小时,写了400字,勉强完成了任务。  9岁的时候,她为了能够“小学毕业”而写的文章结集出版了,书名叫《打开天窗》。这本书居然成了湖南省教委推荐的素质教育读本,不过她自己倒没看出
6月7日,数以千万计的考生终于跨入了期盼已久的高考考场。高考语文考试结束后,互联网上各大网站又将聚焦的目光对准了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  每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出炉后,都不乏叫好赞许之声。我理解这种表达的情绪,也不否认高考命题的进步:已经逐渐摆脱了“八股式”的命题方法,越来越鲜活、越来越多元。但请恕我直言,多数高考作文命题仍旧没有跳出“大而化之”的圈子,多数命题空泛而空洞,缺乏实际考察价值。  且来看今
我是一匹马。  我是一匹普通的马,因为我体能一般。  我又是一匹不普通的马,因为我长得很帅。  “真是一匹好马呀!”那几个人拍着我的背夸奖着。  “不,我想你们搞错了,它跑得并不快,只是生了副好皮囊罢了。”该死的马场主,做人这么实在干什么!只懂养马不懂卖马的笨蛋!  “不,不,这样就足够了嘛,相貌可是一笔相当的本钱呢!”他们笑着对马场主说道。我听说这种笑法叫做奸笑,可我觉得他们是欣赏我的,我这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