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若木与陈云携手走过的岁月

来源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于若木,原名于陆华,1919年4月出生在山东济南一个书香世家。于若木自幼在开明、优越的环境中长大,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小学毕业后,进入山东省立第一女子中学学习。于若木兄姐曾受共产主义熏陶,受其影响,于若木自少女时代就喜欢阅读进步书籍。读书后,她的语文老师周小舟是中共地下党员,经常挑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的文章给学生们阅读。受此影响,于若木在文章中常常流露出对反动政府的不满和对光明的渴求。
  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運动爆发,于若木也投身到运动中,活跃在斗争的第一线。1936年1月,于若木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9月,于若木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二
  1937年,根据组织安排,于若木来到延安陕北公学学习。
  不久后,成仿吾校长在一个石窑洞里召开学校党员大会。当时陕北公学的学生党员不是很多,约有三十几人。当时国内许多进步学生投奔延安,针对这种情况,陈云给大家讲了党对知识分子的重视与爱护,欢迎更多的知识分子到延安来。通过这次报告,陈云的沉稳、成熟,给于若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多日,组织上要从陕北公学挑选一名政治可靠、条件合适并懂得一些护理知识的人照顾陈云。经过挑选、考察,历史清白、政治可靠、性格温和的于若木被选中。此后,于若木便从陕北公学搬到中央组织部的招待所值班,担任陈云的私人看护。
  于若木曾听过陈云做报告,对他很是崇拜,尽心尽力照顾陈云。二人很快熟悉起来。陈云常和她聊天,问于若木在什么地方上的学,家里还有什么人,喜欢读什么书,都读过哪些书;同时也把自己的一些情况向于若木做了介绍。于若木觉得这个领导一点儿架子也没有,平易近人。
  一天,于若木照顾陈云吃完药,准备回值班室,陈云喊住了她,请她到房间里坐一坐。于若木以为是自己工作没有让首长满意,有些惶恐。陈云说:“我看你这个人很老实本分,很朴实,我自己也是一个老实人,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一点儿思想准备也没有的于若木被问愣了。在她心里,陈云是领导,她一直非常崇拜他。因为崇拜,于若木从没有把自己与眼前这个沉稳、真诚的男人联系在一起。面对陈云的提问,性格内向的她低着头沉默。陈云很理解于若木的心情,没有让她立即回答,而是告诉于若木,是否可以征求一下家人的意见。这时,于若木的二哥也到了延安,于若木接受了陈云的建议,将此事告诉了哥哥,得到了哥哥的支持。于是,于若木和陈云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俩人还互赠了礼物。
  不久,陈云和于若木结婚了。一向不主张铺张浪费的陈云,买了一些花生、糖果,请住在一个院子里的二十几人在一起热闹了一番,算是举办了婚礼。
  婚礼虽简单,生活也很清贫,但于若木心中有了对丈夫的爱,便觉得每天都过得很快乐。
  她在给大哥的信中写道:“虽然他大了我十四岁,但是我对自己的婚姻很满意。他是一个非常可靠的忠实的人,做事情负责任,从不随便,脾气很好,用理性处理问题而不是感情用事。”“你问我们小家庭的生活状况么?这里无所谓家庭。陈云同志在工作,我在学习。他住在机关里,我住在学校里,每星期六我到他那里住一天,这是延安所谓的‘住礼拜六’。”
  当时,于若木已从陕北公学转到党校,吃住都在学校,并没有因为嫁给了陈云而搞特殊。星期六回家与丈夫团聚的一天,短暂而温馨。她常常把丈夫的衣服带回学校,利用休息时间在延河边上把衣服洗干净,到周末回家时再带回去。原本是大家闺秀的她,婚后也成了操持家务的能手。后来,延安开展大生产运动,于若木积极响应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她纺得一手好线,全家的日用开销,大都是她纺线换来的。为了改善生活,给陈云和孩子补充营养,于若木还在自己居住的院子里种上了西红柿等。于若木凭着自己对丈夫的爱和一双巧手,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三
  新中国成立后,于若木终于可以安心守在丈夫身边,悉心照料他。由于战争环境的摧残,陈云的身体一度非常虚弱,特别容易感冒。为了让陈云提高身体素质,医生建议他到青岛疗养一段时间。那时,陈云还没有配专职的医护人员,每次生病,都要临时找医生、护士。为了更好地照顾丈夫,每当护士给陈云打针时,于若木都在一旁仔细观察,认真学习,然后悄悄在自己身上试验,等她觉得有把握后,就自己给陈云打针。
  三年困难时期,于若木在国家科委政策研究室工作。因工作原因,她和许多科研单位保持着联系。当看到许多人因营养不良而得了浮肿病,于若木心里特别着急。她与同事们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当听营养专家讲,人每天摄入适量大豆,可以解决浮肿问题。于若木便建议专家写个材料,她将材料送给陈云。陈云看后,接受了专家的建议,起草电报发往东北,将东北的大豆调入,解决了一大批群众的浮肿病问题。
  于若木就是这样时刻记住自己也是一个普通百姓,把自己放到一个最恰当的位置。
  她曾说过:“我与陈云同志,无论从能力上、资历上和地位上都有很大差别,这个差别对我来说,是一件感到很不舒服的事情,我只有努力向他学习,用他的思想行为来解决自己的一些思想问题,努力使自己的行为更端正。”
  “文革”开始后,于若木被下放到湖南衡东的“五七干校”劳动,丈夫陈云则到了江西。这时候的于若木已年近半百,但她从不让同事们照顾她,每天坚持和大家一起劳动。其间,于若木因写大字报揭露江青,被打成“现行反革命”,要开除党籍,隔离审查。陈云不避风险,亲自给毛泽东写信,保住了于若木的党籍。于若木随干校一同回到北京后,仍然被限制自由不准回家,每天的工作是打扫厕所,清理楼道。女儿陈伟力几经周折打听到她的消息,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才与母亲见面。陈云从江西回到北京后,立刻向上级有关部门打听妻子于若木的情况和下落。经一番周折,于若木被允许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
  老年的于若木,致力于营养学的研究。1983年,她在《红旗》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关于营养学的文章《营养——关系人民体质的大事》,提醒有关部门要重视国民营养。后来又出版了《于若木文集》和《于若木论学生营养》等专著。
  于若木先后被聘为中国营养学会荣誉理事、微量元素与健康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顾问等。
  2006年2月28日,于若木因病在北京逝世。
其他文献
读《西游记》很容易发现,吴承恩是一位特别爱吃的老师。   师徒四人都吃素,但《西游记》里最感天动地的一段做菜的描写,却是关于怎么蒸猪肉的。   在狮驼岭,猪八戒被塞进了蒸笼,妖怪们则备下蒜泥盐醋,显然是准备第二天吃最能体现肉质好坏的白切猪肉。   奈何妖怪是个雏儿,明知道八戒难蒸,却把他安放在最下面一格。   这时二师兄忧心忡忡:“哥啊,依你说,就活活地弄杀人了!他打紧见不上气,抬开了,把
买不起!常用药持续涨价   日前据《北京日报》报道,一位北京连锁药店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常用药价格跳涨已经持续一两年了。”   在2015年,复合维生素B一小瓶价格是1.5元,现在是10.5元;100片装的扑尔敏从6.38元涨到了16.5元;100片装的痢特灵从3元提高到了9元。   30片装的降压0号从28.8元涨到了45元;一瓶100片的甘草片从6.2元提高到了16元;24粒的诺氟沙星胶囊
日前,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实行个人(家庭)账户的,应于2020年底前取消,向门诊统筹平稳过渡。   “居民医保个人(家庭)账户”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取消?取消之后,是否会影响城乡居民医保待遇呢?      “居民医保个人(家庭)账户”怎么来的?   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了原有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
一年的时光,又走到了尽头。  如今,很多人家里,已经难见传统的日历了。可在我家,母亲依旧坚持着旧传统,一张张地撕着日历,年年如此。  也曾劝母亲,何必如此麻烦?如今各种电子设备中都有日历。可后来,转念一想,对于不识字甚至连手机都不会用的母亲来说,这或许是最好的纪念旧时光的方式了。  前年,有一次收拾家里时,从一个木箱子里,翻出了一叠旧的日历纸。  后来才知道,那是母亲的收藏。对母亲来说,每逢重大的
据媒体报道,日本如今正流行一种所谓的“DNA相亲”,单身男女不问年龄、职业、收入,只进行一个“HLA基因”的检测,就可以找到适合的另一半。最近一阵子,随着第一例人类基因编辑胎儿的劲爆新闻,基因又成了热门话题。我们都知道,基因携带着生物的遗传信息,决定着外貌甚至健康状况。然而,用基因检测找到爱情,这是虚假的营销宣传还是科学事实?  人类对基因依然一知半解  早在2005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测序工作已
曾有媒体报道,一位加拿大狙击手在3540米外一枪击毙目标——一名极端武装分子,从而刷新了狙击的最远纪录。  这个狙击距离,射出的子弹飞了近10秒钟,瞄准目标时甚至要考虑地球曲率所带来的影响,可谓一次“精妙狙击”。  此前,最远射杀纪录是由英国狙击手克雷格·哈里森保持的,他在阿富汗战场上击毙了2475米外的一名塔利班士兵。  这位加拿大狙击手所使用的狙击步枪,其实有效射程只有约1900米,堪称超水平
以往,人们对身边出现的个别胖子,并没有太多的关注。后来生活普遍好了,胖子就越来越多了,于是有关胖子与寿命的争议也就多了。现在多数人认为,胖子普遍寿命短,据此还得出了“腰带越长,寿命越短”的论断。   这个论断科学吗?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科学地解读它呢?      肥胖未必都折寿   科学家认为,人胖并没有与寿命短直接挂钩。所以,腰带越长,未必就寿命越短。   如最近,美国一个科学家研究小组的
2019年4月8日清晨,央视春晚开创者、首届春晚总导演黄一鹤先生去世,享年85岁。   黄一鹤,1934年4月出生,辽宁省沈阳市人,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在1983年、1984年、1985年、1986年、1990年五届《春节联欢晚会》担任导演。   央视春晚一年又一年的举行,批评声、赞扬声不绝于耳。时间一晃,镜头拉回1983年,那是第一届央视春晚举办的
隔窗,鸟语绕耳畔,人间五月芳菲来,渲染花香到塞北。   北方的春天總是来得相对晚一些。果真,桃花刚开,青草刚绿,大地,小麦青幽,迎着春风个个挺拔,彰显着绿意,满目生机待盎然。   黎明,如期而至。旭日像一粒种子,力量巨大,顷刻间就能拱出地面。曾经,还是这个旭日,在大海尽头的海岸线跳出来,透着些许的调皮。我若是太阳,就会在海里漂浮一会儿,玩耍一会儿,凉快凉快,再升高,那该多好呀!   初升的太
2003年5月11日是母亲节,华盛顿大学的校园网上,贴出这么一张问卷——你从母亲那儿继承了什么?   为了吸引人回答它,他们在打开问卷的地方做了一幅小小的动画:一位老太太注视着一个金鱼缸,缸中一条大鲨正在鱼群中游动,你一点击,它就吃掉一条小金鱼,并传出一句话:任何会动的东西,都是我的猎物。   起初,我认为这幅画是随便设计的,点击后才知道,注视鱼缸的老太太是华盛顿大学的董事长——比尔·盖茨的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