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乳腺癌患者对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的了解及意愿调查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d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对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的了解和接受意愿。

方法

428例乳腺癌患者配合完成调查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大多数患者对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不了解,但经简单介绍后,大多数患者愿意接受,并愿意推荐家系成员参与遗传咨询。当告知基因检测利于患者时,92.1%的愿意接受检测,而当告知检测仅有利于家系成员时,仅33.9%的愿意接受基因检测,后者与年龄、学历和收入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愿意进入基因检测流程的比预期意愿低。整体有74.1%的愿意接受价格便宜的基因检测初筛,只有19.2%的愿意接受价格高昂的检测。尽管告知检测结果保密,仍有43.2%的担忧受歧视,其中年轻、低收入家庭和有其他肿瘤史或家族史的患者更加担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大多数患者不了解但愿意接受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并推荐家系成员参与。对乳腺癌遗传知识的缺乏、费用和受歧视的担忧是患者接受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的障碍。需要普及相关知识,建立高危人群的随访筛查制度,争取完善乳腺癌三级预防体系。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应用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 SNP-array)诊断1例Williams-Beuren综合征(Williams-Beuren syndrome,WBS)。方法应用染色体G显带和SNP-array技术对1例以智力低下为主要表现的患儿进行遗传学诊断。结果患儿及父母染色体常规G显带核型未见异常,SNP-array分
目的检测两个中国汉族寻常型鱼鳞病(ichthyosis vulgaris,IV)家系的基因突变,明确其遗传学病因。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家系中患者及正常成员FLG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域,并进行DAN测序,以100名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个体作为对照。结果DNA直接测序结果显示,家系1的患者均存在FLG基因第3外显子c.1360A>G突变,导致第454位苏氨酸被丙氨酸替代(p.T454
期刊
期刊
目的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 SNP-array)鉴别来源不明的胎儿标记染色体,明确其遗传物质的来源,并探讨此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例染色体核型分析提示携带来源不明的额外小标记染色体(supernumerary small marker chromosome, sSMC)胎儿进行SNP-array全基因
目的对1例新生儿筛查疑似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的患儿进行基因突变分析,揭示其分子病因。方法PCR结合Sanger测序对患儿MCCC1基因和MCCC2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其旁侧序列进行分析,检测其中可能存在的基因变异,应用SIFT、PolyPhen-2在线软件预测突变对蛋白功能影响,并查询比对突变所在位置在不同物种间的保守性。采用Human Splicing Finder和Swiss-Pdb
目的研究一个ABw31亚型家系的ABO基因分子遗传学基础。方法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先证者及家系成员进行ABO血型鉴定,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ABO基因第6、7外显子PCR产物直接测序及克隆测序进行ABO亚型基因分型和单倍型分析。结果先证者红细胞有A和B抗原,同时血清中存在抗B抗体。血清学表现为ABw。直接测序分析结果显示297AG、467CT、 526CG、 657CT、664GA、70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