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办公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iu3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后勤办公管理信息化主要指的是高校后勤管理、服务的诸多层次与许多方面,均运用新型信息化产品与技术,融合与有效运用高校内及高校外的各项信息资源,以提升高校后勤办公管理总体质量的一个过程,也为现代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应重视对高校后勤办公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从而真正保障高校后勤办公质量。
  关键词:高校;后勤;办公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5-0275-02
  伴随高校发展规模的不断增大,对后勤办公管理工作也有了更为严苛的要求,要求该项管理工作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始终追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在后勤相关部门之中,构建更为高效的现代服务体系,达成信息化管理目标,使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高校的发展与进步。本文以高校后勤办公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意义分析为出发点,着重探讨高校后勤办公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1 高校后勤办公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意义
  高校后勤办公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为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现如今,伴随高校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后勤办公管理模式的不断改革,后勤办公管理在服务质量与管理范畴上均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以往高校后勤办公管理方式,显然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高校后勤办公管理工作的开展要求,若不积极寻求改革,依然运用以往的管理方式,不但难以达到良好的管理目标,甚至會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而通过运用信息计划,进行后勤办公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上述问题,且也利于提升高校后勤办公管理质量与效率,加快内部运行速度,促进高校获得更为快速的发展。
  具体来说,高校后勤办公管理信息化建设,利于提升办公效率。只需具备Windows系统,就能够在任意电脑上进入系统,即便校区不同,也能够进行良好的操作,这样不但大大提升了办公效率,也能够保障高校后勤办公管理工作的开展质量。同时,运用此方式,也能够在计算机上进行上报工作,以优化审批流程。如原阶段的审批流程为,一些部门需审批的相关文件,均需约见主管领导,若主管领导有多位,那么就需和多为领导约见,费时又费力,办事效率普遍较低。而现阶段利用后勤办公信息化管理,就可迅速提升办事效率。即便领导不在,也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与领导联系,且这种方式也不受诸多条件限制,运用起来十分方便,省时省力,而领导也能够及时指导该项工作的开展。
  以往在开展高校后勤办公管理工作时,所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如标准、准确度以及统计周期等方面均存在问题,很多时候都未能按照规定办事。再者,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所出现的问题,也未能在第一时间及时判断,及时解决,导致问题加剧,进而造成不必要的消极影响。而自运用信息化管理方式之后,上述问题得到了大幅改善,不少工作都可交由系统自动完成,如自动生成报表、以及处理数据等,这也为高校行政工作的决策提供了良好依据。
  高校后勤办公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也利于保证资产管理质量,确保入库管理内容的健全性,同时也利于公平化人事管理,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感受到自身被公平对待,以防止相关工作人员产生消极情绪,不愿提升工作主动性。通过运用上述方式,也会显著增强节支创收的成效,节约纸张,复印碳粉等,这不仅有助于贯彻我国绿色环保理念,也能够推动高校获得持续健康发展。
  除此之外,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以便及时了解设备运用、物品库存等诸多信息,如此则能够解决以往沟通、交流不畅这一问题,防止信息闭塞现象的出现。
  2 高校后勤办公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高校后勤办公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途径,详细内容体现如下:
  2.1领导者需提起重视
  因高校后勤办公管理工作为一项系统性工作,其所涉及的内容也较为复杂,在开展该项工作时的资金投入也较大。若未能提起对该项工作的重视,那么势必应影响到该项工作的开展效率与质量,甚至还会引发出其他消极问题。所以,对领导者来说,务必要提起重视,促进后勤办公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使该项工作对高校发展的重要作用,可获得淋漓凸显。以具体方式来说,领导者应设计一个符合后勤办公管理工作开展要求的方案与规划,以此来保证后勤办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对于领导者而言,还应及时检验相关人员运用信息化技术的水平,了解其技术水平能够胜任这项工作,在了解过后,还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后勤工作人员以良好的指导,以启发后勤工作人员,让后勤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开展该项工作,不断提升该项工作的开展质量。
  领导者若重视后勤办公信息化管理,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全体员工对此工作的重视,让后勤工作人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来高效率、高质量地开展后勤办公工作,以更好凸显出后勤办公管理工作的开展价值。
  2.2增强核心竞争力
  现阶段,信息化建设在许多领域之中都发挥出了作用,且也融入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对提升高校后勤办公管理工作的开展效率,也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虽说在信息化建设前期,资金投入较大,但其因具备便于管理、加快效率等诸多方面的优势,能够满足现阶段高校后勤办公管理工作开展的各项要求。也正是受此影响,不少高校在行政管理层面均运用了信息化管理模式。另外,信息化管理模式也和高校科研水平以及师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应追随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脚步,来完善后勤办公管理工作,以期更好的发展自身,推动自身获得更为长远的进步及发展。在进行后勤办公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针对自身真实情况,及时更新管理观念,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有的放矢地确定后勤办公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及方法,从而切实促进高校后勤办公管理信息化建设。
  2.3开发信息化平台
  若想发挥出高校后勤办公信息化平台的作用,就应积极开发后勤办公信息化平台,对此,一方面应落实好日常维护工作,如硬件维护等工作,以保证硬件的良好运用。另一方面,还应依据真实需求,积极健全后勤办公管理信息化平台的硬件与软件建设。再者,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为落实构建信息网络系统,该系统应以服务体系与后勤办公管理为中心,建设统一的管理制度,确保责任的落实,如此才能够保证各项信息能够及时传递给相关后勤部门,也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发挥出信息系统所具备的重要优势,提升高校后勤办公管理的水平以及质量。   除上述外,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高校应通过网络集成的方式,来构建信息化系统,在此期间,应有计划、分阶段地来进行,逐渐落实后勤办公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使高校能够紧紧追随时代发展的脚步来发展自身,获得里程碑式的進步。
  2.4强化后勤队伍建设
  高校后期办公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和后勤队伍的整体素质有着很大关系,若后勤队伍素质较为不足,那么势必难以良好开展该项工作。然以现阶段实际情况来说,在高校后勤办公队伍之中,素质及能力有待提升,却为其中所存在的典型问题,针对其中问题,若不加以及时解决,那么不但会影响到该领域人才的进步与发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高校自身的发展。举例来说,在后勤办公队伍之中,一些干部并不是管理出身,对于管理方式也并不熟知,且自身素质也并不能满足后勤办公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要求,同时也缺失信息化建设意识与能力,在运用信息技术时,操作技能较差,未能够发挥出信息计划对后勤办公管理工作开展的积极作用。所以,针对上述情况,为加快后勤办公管理信息化建设速度,则应重视开展培训工作,增强后勤干部的能力及素质,确保其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为后勤办公管理信息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如此也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后勤办公队伍,使该队伍能够更好地为高校所服务。除此之外,为提升后勤干部在后勤工作中的积极性,还应保障后勤干部的薪资待遇,将后勤干部的薪资待遇与工作成绩挂钩,以提升全体后勤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与热情,使后勤干部能够主动参与至后勤办公管理信息化建设之中,从而真正保证高校后勤办公管理信息化建设质量。
  2.5予以多方面大力支持
  高校后勤办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多方面的大力支持,其中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等,充足的支持能够提升后勤办公管理工作的实施效率,若其中一项的支持不足,则会影响到该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对此,就应予以该项工作多方面大力支持,积极建立后勤办公管理机制、以及各项规范,以促进高校后勤办公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3 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各项需求的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高与低,应直接影响到各个领域的发展。对于高校来说,应积极进行后勤办公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彻底摒弃以往落后的管理方式,以提升后勤办公效率与质量。对此,可通过增强核心竞争力、开发信息化平台等诸多方式,来切实推进信息化建设,从而推动高校的飞速进步及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慧媛,唐亮.基于某高校的后勤工作信息化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9(16):95-96.
  [2]王满山.高校后勤信息化安全建设的意义及对策分析[J].决策探索(中),2019(08):16-17.
  [3]梁建春.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风,2019(21):217.
  [4]钱彤.深化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及研究[J].智库时代,2019(34):6-7.
  [5]赵雪群.对高校后勤信息化工作方式的思索[J].高校后勤研究,2010(04):49-50.
  【通联编辑:光文玲】
  收稿日期:2019-08-27
  作者简介:戴玉霞(1976-),女,江苏镇江人,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办公自动化。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改进C语言教学的效果,根据多年的教学和实践经验,提出在C语言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每个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以促进C语言教学的改革。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提高学生学习C语言的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编程技巧,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和学习习惯很有帮助,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C语言;教学;兴趣;实践;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摘要:岁月更迭,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在快速变革的互联网信息化时代下,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借用网络的便捷推动事业走向新台阶,包括教育的发展亦是如此,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化已经遍布全国各地,信息技术的推进,对高等院校的教学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高等数学是大学生学科中的重难点,借助信息化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数学教学领域也随之发生了一些改变,学生对高等数学的理解与领悟也起到极大改善。  关键词:信息化;高等教学;
摘要:该文阐述了应用VB制作微课的特点、过程、效果和不足之处;阐述了用VB制作微课的主要特点:由多个窗体构成微课,便于后期修改与维护;可以添加速度滑决来控制播放的速度;可以设置按钮变灰不可用,防止误操作;可以叠加按钮,并使叠加的按钮一个个按顺序出现;可以制作返回按钮,方便返回上级窗体;可以通过编写代码画出一些特殊图像,并进行画图过程演示;可以把VB微课生成安装程序EXE文件。利用这些特点能编制出与
摘要:私有云服务器在大中型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服务器数量随着应用扩展越来越多,给运维监控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解决服务器运维监控问题,提高运维率,提高系统的高可用性,方便运维人员操作,该文设计实现了基于移动端的服务器运行监控系统,包括系统架构、系统功能,并对其系统构成模块和系统实现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运行监控系统;服务器;数据库;监控指标;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利用互联网提高实体经济创新能力,开拓思维,改变经营理念,充分吸引消费者,赢得市场份额;实体经济要紧随消费观念的升级,满足市场消费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升级,线上线下互动,引领未来实体经济走向新的辉煌。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今后企业要深思和挖掘的利润增长点。本文通过调研智能电网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提升河南实体经济发展创新能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智能电网;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TP
摘要: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有一定的使用优势,有助于推动技术水平的提升,促进电子信息工程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优势,提出了其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原则和途径,希望能够推动電子信息工程的有效布控,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数字信号;电子信息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
本文从以计算机图形实践教学为核心,并就计算思维与图形学两者之间的关系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以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为目标的计算机图形学教学改革方向,并探讨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摘要:行业特色型大学继续教育在行业技术需求更迭和教育信息技术变革的双重影响下,推进继续教育教学和管理智慧化,可以降低继续教育办学成本、缩短继续教育教学周期、提高继续教育质量,更好地为所在行业服务。行业特色型高校继续教育的信息化路径要以行业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不断引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通过继续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高行业特色型高校服务行业及区域经济的能力。  关键词:行业特色型大学;继续教育;信息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非常普及,信息化网络基础建设在高校的信息化管理的教学理念也在逐渐深入普及,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但是,网络在为学生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会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很多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只是在聊天和游戏等,所以教师在进行网络教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信息技术,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当下,高校校园
摘要:当前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爆炸的社会,计算机的出现、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5G时代的到来,加快了这一切。因为当前的社会正朝着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因此,计算机专业是一个热门专业。该文主要讨论信息技术时代下的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及其改革。  关键词:信息技术时代;计算机专业;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3-0160-02  随着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