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应注重外国文化的导入

来源 :校园英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jhh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不同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诸多语境因素,而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渗透。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入,目前已逐渐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途径,以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为目标的新的教学理念。扩展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
  关键词:英语教学 外国文化 导入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地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众所周知,语言的作用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在实际生活中,除语言本身外,人们的交际还受一定的社会背景、文化习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让学生多了解英语特有的表达法、习惯用语、思维习惯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及欧美等地的风土人情,是提高他们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外国文化的导入。
  一、英、汉文化在社交礼仪、风俗习惯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教学中,将日常生活交往中双方的主要差异以及在语言形式和运用中的表现进行归纳和总结,能对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的姓名、年龄、单位及收入情况等;而西方人习惯“七不问”:不问对方年龄,不问体重,不问宗教信仰,不问收入,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
  中国人收到礼物,要把它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用了觉得太客套,显得不亲密;而在西方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甁饮料,准备一餐饭,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在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说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二、在教学中适时地介绍有关的背景知识及某些词语的历史渊源
  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这些表达所涉及的文化内涵,加深记忆,提高学习积极性。现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1.“Take pot luck”表示“吃便饭”,如果仅靠字面意思,学生很难理解并正确运用。应当告诉学生,英国旧时一般农户都把一个pot放在炉子上,用膳时各人从这个大铁锅里舀东西吃。要是临时来了客人,pot里有什么就吃什么,这要看客人的luck了。于是,后来人们就用pot luck指“正巧有的饭菜”。所以用“Take pot luck”表示“吃便饭”。
  2.在美国有一句话家喻户晓:“When you are down,you are not necessarily out.”从字面上并不难理解。但是如不了解其文化背景,则对其含义理解就会不深不透。这原是一句拳击术语,拳击手在比赛中若被对方击倒,裁判数到十时不能起来则判输。但很多情况下不等裁判数到十,倒地的拳击手便能爬起再战。因此,这句话的表层意思是:当你被人击倒,并不意味着你输了这场比赛。其寓意是:当你遇到了挫折,并不一定丧失了成功的机会。
  三、冲破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使学生掌握地道的英语
  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形式、内部系统和语用条件的差异。能否正确地熟练使用英语本族人普遍接受的英语,即地道英语,避免使用英语本族文化习俗所不能接受甚至会引起反感的英语,就取决于能否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为了克服这一障碍,我们在教学中应随时将两种文化作一对比,使学生意识到不规范英语产生的根源和避免的方法,提高他们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进而增强他们使用规范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1.以动物的“文化附加义”为例,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就不小:
  (1)“mule”(骡子)一词,在汉语中它象征“寿命长、体力大”,而在英语中它是“顽固”的代名词。
  (2)“owl”(猫头鹰)汉语中有“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这一说法,人们多用猫头鹰象征不祥之兆,而英语中的猫头鹰则是智慧之鸟。
  (3)中国素有尊老爱幼的传统,形成了一种长老文化,是智慧、权威的象征,如“老祖宗”、“老中医”等都是尊称,而西方则认为“old”是senile(老),是一种失去能力的表现。
  2.中国学生喜欢直呼“Teacher Wang”,这不是地道的英语。在汉语里“老师”可做称呼,但在英语里Teacher只是一个职业名称而不是称呼语。这就好比在中国“工人”只是职业名称而不是称呼语一样。我们通常不称“王工人”,而要称“王师傅”等。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不能脱离背景知识,也不能不顾民俗习惯,更不能不分析文化差异之所在,传授一些不地道的英语知识。一定要将英汉两种语言及文化作必要的对比,要结合词句的意思及交际功能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顾日国.礼貌、语用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2.李名方.修辞学就是言语得体学.修辞学习,1999(01)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增加技能的主要阵地,其有效性与否将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学习态度和发展状况,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作为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构
幼儿园工作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园长如何把各方面的工作捏在一起落实好,提高管理教育质量,是一门科学。我们当园长的多数属辛辛苦苦忙忙碌碌的所谓辛苦型,如何使自已向管
阅读理解主要是测试学生对英语语篇理解的能力,分值比例相当大,因此,在高三的复习中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08年我省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你是否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天赋?它在一定意义上能影响到你对未来的选择与追求。下面的问题,或许能帮助你对此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与认识。如果符合要求的,就在括号内写上“是”;
摘要:非谓语动词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难点,也是历年高考英语的热点。如何来灵活掌握非谓语动词,本文归纳了非谓语动词的几种常考但难掌握的结构并结合2010年部分高考题,总结其做题技巧,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  关键词:非谓语动词 结构 技巧  非谓语动词是高中语法教学中的重难点,历年高考对此必有考查。现归纳如下:  一、非谓语动词的基本知识  1.非谓语动词常以三种形式呈现  ________ 形式有动词
利用“活动”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地理教材中也设计了很多活动,本文分析了不同类型活动和使用情况,重点从学生情况,学校方面,现行教育评价以及活动设计方面分析教材中活
3.看谁做得好胡金凤(吉安市仁山坪小学)[活动要求]学习剪报贴报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动手、动脑和实际操作的能力。[活动准备]1.卡片若干,写上剪报贴报的知识。2.贴报样本:图案型,块面型。3.每个学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肩负着城乡基本建设的重任。建筑农民工是建筑业的主要从业人员,承担着建筑施工一线繁重的建设任务。人才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国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以30%的速度递增。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非国有经济对GDP贡献已达到60%以上,其中民营经济对GDP贡献达到20%左右。但
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管理体制经过二十多年的运行和不断改进,为自然科学基金健康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对地方科技资源进行了有效的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