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方法指导

来源 :中学生物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常听教师要求学生考前要回归课本,全面复习,可怎样回归课本?教师若不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书看得虽然很快但收效甚微。笔者通过多年尝试,觉得回归课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要熟记
  
  生物学考试中有不少概念辨析题,如“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针对“活细胞”可对产生部位、作用部位,针对“催化作用”可对催化剂的特点尤其是生物催化剂的特点,针对“有机物”可对酶的化学本质等知识进行考查,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了这个概念,其诸多特点也就掌握了。再者生物科学的特点之一是描述性,用生物学术语来描述一些生命现象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試能力要求,熟记一些书本上的经学者研究归纳出的概念,用起来自然就更准确、更灵活,跟标准答案也就更贴切,得分自然也就高了。
  
  2 图表——要真正弄清其含义
  
  图表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信息表达方式,它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也是生物学考试的一大特点。一般从两方面考查:一是读图,要求理解图的含义,包括坐标的指向、图中每一个拐点和箭头的变化、表格中各项目的具体含义等;再就是用图或表来描述生物学现象。后者较前者要求更高,前者有图有表让你看、让你分析,而后者是从无到有,到应用层次了。书上的图很多,复习时首先要搞懂每一个图的含义。弄清它所反映的生物学问题;再就是要注意对比,如动植物细胞结构图的差异、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结构图的差异、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差异,酸碱度、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曲线与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两重性的曲线、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细菌的生长曲线之间的差异等;还要注意图的变换,如根对矿质离子的吸收量随有机物量的变化曲线,若将横坐标换成氧气的变化,该曲线图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其中包含许多生物学原理;对于许多知识点还应注意图的生成,如概念图,可以帮助你归纳联系;,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DNA分子数的变化,光合作用过程中C3和C5的变化等,均可用图或表来表示。
  
  3 科学发现史——要逐步分析其意图
  
  科学发现史是科学研究成功的范例,其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等都特别值得学习和借鉴,这在重视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今天就显得更加重要。科学研究成功的因素很多,其中选材、方法、结果分析是关键,要牢牢抓住并认真分析。关于选材,如孟德尔遗传实验中豌豆的选择,噬菌体侵染实验中噬菌体(成份最接近染色体)的选择,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恩吉尔曼的实验中水绵、好氧细菌、极细的光束的选择等均有许多巧妙之处。关于方法,孟德尔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再研究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这种从简单到复杂的方法,生长素发现过程中达尔文、郭葛等人设计的对照实验,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萨克斯的实验、恩吉尔曼的实验、鲁宾和卡门的同位素实验中的对照实验等均要认真分析,甚至可设想如果没有对照实验,结果该如何?关于结果分析,一定要根据实验得出的结论与已知相关知识后的结论的分析区别开来,前者只能紧紧围绕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得出相关结论,千万不能说过头话,不能把后来发现的知识一并说上去;后者已知相关知识了,可以深入分析其本质。多年来考生都容易在前者出问题,把两者混为一谈。
  
  4 实验——要深刻领会其原理和方法
  
  生物科学不仅描述性强,其实验性更加突出,其重要性可想而知。近年来实验考试的题型主要有三种:一是纠错题,让你从一段文字中找出有关实验错误的原理、方法、步骤、错误的分析及结论并改正;一是填充题,告诉你部分原理、步骤,让你填其余的内容,多数考对照性实验或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几种可能性的结论,考查学生思维的开放性;一是实验设计题,用学过的生物学原理和方法设计实验来验证一些生物学现象,这种题要求高,难度大,因此也少见。上述几种题型均要求学生把书本上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等搞明白,想清楚。所以,实验复习时要多想这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结果会怎么样?这个实验有什么用途?结合科学发现史中科学家,的一些实验设计的思想、原则和方法,设想如果你来设计会考虑哪些因素?可能会出现哪些现象?结果怎么分析等,不要刻意去准备或做大量的实验题,把书上基本的实验掌握了,想通了,就可能会灵活的应用。
  
  5 例证——要归纳、整理并牢记
  
  生物由于有多样性,生物学也博大精深,中学生不可能举出很多的例证,考试也不可能无边边际去涉猎,范围多局限在书本上和常见的一些现象、例证,当然这也是基础要求,所以对书上的例子不仅要搞懂,更要去记,去举一反三。如物质进出细胞膜的三种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既要从概念和意义上去区分,又要前后联系把一些例证记清楚,如主动运输的例子有:Na 、K 进出细胞,海带细胞吸收碘,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葡萄糖、氨基酸进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长素从顶芽运输到侧芽等;如关于能量流动研究的赛达伯格湖的例子,书上提供了很多数据,如何通过数据看能流特点;高考考过多次;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由于某种原因而产生的适应方式,动物的某些行为,有些是中学能解释清楚的,有些是暂时还不能说清楚的,但都要了解并把它记住;象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如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等例证既要了解又要结合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去认真分析,从而掌握生态系统自身的一些基本规律。
  
  6 知识点——要前后联系形成网络
  
  看书复习不能就知识看知识,还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归纳,把相关的知识点串起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网络。这样不仅理解得透、记得牢、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也会提升。正所谓看书时联想得多,表面上看得慢,实则看得透,书也越读越薄。如在看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时,要把两者的大小、核膜核仁的有无、细胞器的复杂程度、染色体的有无、细胞分裂的方式、是否遵循遗传的几个基本定律等联系起来进行区别;如复习到生物的变异的原理时要把几种育种方式(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杂交育种)与利用基因工程的原理育种联系起来;在复习细胞增殖时要把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二分裂联系起来,把遗传的基本定律与减数分裂联系起来,把有丝分裂与多倍体育种的原理联系起来等等,这样才能融会贯通。
  除上述六点外,书上的小资料、拓展的部分也要浏览,利于拔高。新课程教材还应多版本对比,尤其是衬托知识的素材要集各家之和。考前回归课本、全面复习相当重要,方法得当不仅起到贮备知识、提升能力的作用,对学生的自信心的增强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基因复制与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种密码子可以编码多种氨基酸  B.基因的内含子能翻译成多肽  C.编码区增加一个碱基对,只会改变肽链上的一个氨基酸  D.DNA分子经过复制后,子代DNA分子中(c+T)/(A+G)=1  2.下列关于动物新陈代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正常情况下,肝脏细胞可以将多余的脂肪合成为脂蛋白  B.当血
问题意识是人们对某一事实或客观现象产生了解释或处理的心理欲望。强烈的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人们个体思维品质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有新的发现和创新。《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高中生物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应该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激发学
自从有了人,人们就不断的探索人类的起源。不断地争论人类产生的源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科学家对人类的起源又有了新的学说。    1 “人类的祖先是海豚”论点的提出    最近有一位叫米高尔·奥登的法国医学家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人类和海豚的亲缘关系超过猿猴,人类的祖先是海豚!”他认为,人与海豚都为哺乳动物;人类本性亲水、猿猴厌恶水。人在潜水时,体内会产生一种称为“潜水
1 2007年高考命题趋势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结合2006年全国各地模拟试题,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  1.1 进一步回归教材  实验设计、实验分析的试题,其取材、设计思想、操作方法等更多地源于教材。就教材实验本身而言,简单再现型的考查占据比重不大,更多的是考查实验原理现象的解释。  【例1】 以紫色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在发生质壁
大多数学校高中阶段的教学安排,从高三开始一般不再安排新课,教学集中在系统复习和模拟做题。如何开展系统性复习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课题,首轮复习尤为重要,它不是高二新课的重复,而是在高二新课基础上的查漏、补缺。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教师需要集中解决2个问题:如何全面找出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中存在的缺漏;针对知识缺漏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补漏,并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模块化。  1、查漏策略  1.1 通过
摘要:肢体语言在现代舞中是极其重要的。一名优秀的舞者,要同时拥有优越的身体条件、充沛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自如的肢体运用能力,以及精湛的技术,这些因素决定了一部作品的质量。以现代舞作品《一念之间》为例,通过介绍作品的含义及梗概,分析其肢体语言的表达形式,音乐对肢体语言构成的影响及重要性,阐述了肢体语言在现代舞作品中的构成及运用。  关键词:现代舞 肢体语言 《一念之间》  中图分类号:J732 文献
摘要:将“产出导向法”作为理论基础,以华东师范大学商务英语课程中的“piggly wiggly way”一文为例,分析“产出导向法”在综合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中的运用。在教学设计环节,通过“产业导向法”的驱动、促进和评价三个步骤,设计了五种产出任务,并对学生学习的反馈和效果达成状况进行了分析。通过教学实践可知,产出导向法可以优化教学计划,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有效提
1 设计理念    1.1创设主动探索情境是促使学生探究性学习必不可少的一种策略  创设情境虽不能直接介入学习活动,但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作为智力活动的精神支柱,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智力水平的充分发挥,调节着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通过情境导入设疑,创设探索情境,使学生的心理造成一种探究期待;通过对照实验创设活动情境,把学生思维引向探索知识的轨道上,并为其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奠定基础;通过大量的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摘要 简要分析了2006年全国各省市生物学高考中考查学生实验能力的部分试题,并对其题型进行了探析和归类,旨在促进广大生物学教师在新课改下重视生物学实验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 生物学实验题型 实验设计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研究和学习生命活动现象、提示生命活动规律的基本方法。因此,近几年的《考试说明》和现行的《考试大纲》都把“设计实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