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凤子:逸品第一家

来源 :读者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i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我曾评吕凤子为当代逸品第一大家,但是对于吕凤子个人来说,品德第一,功业第二,学问第三,书画第四。
  中国人的传统,立德是最重要的。古人说:“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像吕凤子这样品德高尚的画家,置名利于不顾,现在恐怕很难再找到了。正如张大千在美国一次宴会上说的:“吕凤子……他的才华真高,但是他的生性却很淡泊,简直可以说已到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步。要是他稍微重视一点名利,他的名气就会大得不得了了。”张大千对吕凤子的评价是很正确的,也是他和吕凤子交往多年的总结。据韩苏《孙中山约见吕凤子》一文披露,吕凤子的父亲在上海开过德本堂钱庄,曾经给同盟会捐过一批钱,帮助孙中山摆脱当时的困境。民国元年,孙中山大总统的总统府秘书给吕凤子发去电报,请他去上海,韩苏是同盟会会员,陪吕凤子一起去上海。当时孙中山因吕父捐款一事要约见吕,并请他出来做官,吕凤子虽然十分崇敬孙中山,却一口拒绝了,不但没有接受官职,也没有去见孙中山,只留下一张字条,请接待人转给孙中山,表示感激,然后就回丹阳了,而且吕凤子一直没在任何人面前提起过此事。由此可见,吕凤子是何等的淡泊啊。
忆江南词意图

  几乎所有认识吕凤子的人都说吕先生从不攀附权贵,即使是正派的官员,他也尽量少接触或不接触,但对学生的关心却无微不至,对有困难的同事和落难的友人,帮助亦尽心尽力,而且热情备至。贵州老教育家黄齐生因爱国而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被当局通缉,一般人害怕连累避之犹恐不及,而吕先生却以最高薪水聘他为教授。黄齐生逝世后,吕凤子又为他举行盛大的追悼会,并印行500份《黄齐生先生行述》分送各地。为友如此,可见吕凤子的人品之高尚。
  新中国成立后,吕凤子把主办的正则艺专移交给政府,学校中很多财产都是吕先生私人购置的,本可以留给自己,但吕先生也全部上交。他的女儿吕尤忝说:“留下一架钢琴吧。”但吕凤子说:“不,一切都归公。放在学校里,可以让更多的学生用啊。”
  其次是“立功”。吕凤子先生一生花了巨大精力办学,他办正则女校,又办正则艺专,自己作画,又到其他大学任教授,稿费和工资都用来办校,他要为家乡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据郑润生《德高德重,垂范千秋》一文介绍:吕凤子在两江优级师范毕业,成绩优异,按规定可以去北京参加部试得到高级学位,但他放弃了。他不要虚名,而要做实事。1946年6月迁回丹阳前,他把苦心营建的223间校舍连同设备和仪器等全部无偿地赠送给当地璧山政府留作办学用,这是何等的品质啊。为了表扬和鼓励罗斯福总统抗击法西斯,他曾为罗斯福画像。罗斯福除来函致谢外,还捐赠了2000元美金。当时的2000元美金是一笔大数目,吕凤子全用于建设校舍。据说他的儿子谈女朋友,因为家穷,未能结婚便分手了。本来应该很富,为了教育事业,自己却很穷,这不能不叫人起敬。
  吕凤子的学问,当时也应是第一流的,现在则无人可比。他写的《中国画法研究》一书,虽很薄,但分量很重,内容实在而有深度,且又精练。吕凤子还有《说美育》一文,读后感到他的视野很宽广。《凤先生韵语》中收录了吕凤子的诗词歌赋,每一首格调都很高。吕凤子还通佛学,他后期老是画佛像、画罗汉,也是因为他研究佛学的缘故。他自己为正则学校编的校歌:唯生無尽兮爱无涯,璀璨如花兮都如霞,畴发发蒙兮茁其芽,鼓舞欢欣,生趣充塞,正则正如秋月华,美啊。也可见他的学问之渊深和才华之横溢。吕凤子15岁考中秀才,被誉为“江南才子”。了解他的人都说:“如果不是科举被取消,他中举考进士都没有问题。”
四阿罗汉

  吕凤子人品高逸,其书画的格调也高逸。他的绘画基于他的书法。他的书法主要从钟鼎汉隶中来,而尤精于汉碑。临写《石门颂》《张迁碑》,颇得神似,且笔势雄劲。他的题画书法乃从汉以前各种书体中提炼而来,沉着蕴藉,朴实无华,格调高古。绘画本是奴隶们创造出来的,汉末以前,从事绘画的人都是工匠,而书法乃是文人们所必备的基本功。书法由文人们去发展,就更重视文化内涵,更重视内在的蕴藉和文化。所以,早期的书法,就文化品位和成熟程度而言,是超过了绘画的。所以,绘画要借鉴书法。而且绘画借用书法笔意,乃是提高绘画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因而,画中国画的人一定要学习好书法。书法的格调和水平往往决定绘画的格调和水平。吕凤子的书法格调高古,其绘画的格调也就高古。这是一般画家所难达到,甚至不能理解的。
  吕凤子是国立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第一届毕业生,师从著名书画家李瑞清,且颇得李的赏识。有很多人看不懂他的画,认为他缺少绘画基本功。其实,他的绘画基本功非常全面且过硬,他不是不能画工整严谨的作品,而是不愿那样画。现在我们能见到的《三百年前之词人》是吕凤子1932年的作品,画的是清代大词人陈维崧正在作词,面前一位少女正在用琵琶和箫管试曲。图中线条细腻工整,笔墨一丝不苟,人物造型准确精严,神情生动自然。这说明他的工笔画也是十分优秀的。当时的艺术评论家姚梦谷说:“凤先生在白描方面的功力,民国以来无人能及,敷色的匀雅,也是一绝。”吕凤子这类精确工细的人物画,尤其是20世纪20年代所创作的仕女画还有很多。但是,这些画都不能凸现他个人的独特风格,也不能表现他脱俗的性格和思想。后来,他从古代石恪、梁楷等人的画风中得到启发,又认真研究汉代的画像石和画像砖,取其形式,然后用他高古而超逸的书法笔意写出,于是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他超逸的人品和脱俗的思想。
老王肖像

  吕凤子成熟风格的画,简洁而内敛,舍弃了一切华丽的外表,真正是“炼金成液,弃滓存精”。和他的为人一样,他的画似乎也无意于炫人,更无意于求一般人的欣赏。他只求抒发个人内在的情感、笔墨内在的变化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意正如九方皋相马。至于他画中所显示出的超逸风格和磅礴大气,乃是他的超逸人品和深厚的文化修养所致。文化修养不十分深厚的人,根本无法欣赏他的绘画,更不要说达到他的艺术水平。绘画中完全没有俗气的,近代以来,吕凤子是第一人。
人物画册之一

  吕凤子在当时很多知名艺术家中享有崇高的声誉。据梁邦楚《名画家心目中的凤先生》一文中记载,傅抱石说过:“凤先生的绘画意境高超,笔墨功夫很深。学中国画就得取法乎上,凤先生的画就是上品。”又说:“凤先生的绘画可说是六法兼备,所画人物既有神,又有形。”张书旗说:“凤先生是我的老师,凤先生的笔墨意境,功夫极深。”张汀、陈叔亮异口同声称道:“凤先生的绘画修养极高,有笔有墨。”叶浅予说:“凤先生所作人物,高古传神,线条圆劲流畅,挥洒自如。”黄宾虹《题凤先生仕女画册》云:“展凤先生仕女画册,笔力圆劲,墨光蓊郁,能得古人六法兼备之。余喜讀古画,观于斯作,不胜钦佩,因题数语归之。”陈之佛《华山速写稿序》云:“凤先生的作品,从不见陷入陈套,常给人以新鲜辛辣的感觉。”“表现在他的艺术上,就成为纯朴无华而兼有气魄的艺术风格。”但吕凤子的名气和社会地位,还没有达到他应有的高度,原因就是他的人品太高逸,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实实在在的人只能做实事,不能做大事。吕凤子办正则学校,担任过中央大学艺术教育系主任,而且,他真正地为办学呕心沥血,他在艺术教育界应该有很高的地位,但他的地位并不太高,就因为他太实在。时下艺术家品格太低,到处是虚张声势,到处是庸俗,因而,吕凤子的人品和艺术,就尤为可贵。
双松倩影

  必须声明的是,我只说吕凤子的艺术是“逸品”中的第一大家,并不是说他是整个绘画界的第一大家,也不是说他是各种风格中的第一大家。黄宾虹、齐白石、傅抱石、潘天寿等也都是第一流的大家,但他们的画可以称神品,似不可称逸品。
其他文献
弥勒佛像金身法像  统计《汉书》《后汉书》关于黄金赏赐的记录,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西汉时期,曾用于赏赐的黄金多达1300吨;进入东汉以后,皇帝们一反常态,很少再用黄金作为赏赐,用金量锐减至5吨。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佛教流行,佛寺建造和佛教造像耗用了大量黄金。到了北魏时期,佛教进入第一次兴盛期。北魏献文帝曾在天宫寺铸造释迦牟尼佛立像,高达14米左右,用铜50吨、黄金0.3吨,如此巨大的金铜佛像
五色鹦鹉图(局部)五色鹦鹉图绢本设色 53.3×125.1cm 宋 赵佶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  中国花鸟画发展至宋代,其写实性达到了最高峰。宋徽宗赵佶尤为重视写实,在他统治初期,画院曾有一条戒律:“盖一时所尚,专以形似,苟有自得,不免放逸,则谓不合法度,或无师承。”  邓椿《画继·杂说》记之甚详:“徽宗建龙德宫成,命待诏图画宫中屏壁,皆极一时之选。上来幸,一无所称,独顾壶中殿前柱廊拱眼斜枝月季花。
五色鹦鹉图 绢本设色 53.3×125.1cm 北宋 赵佶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  此作写实水平极高,用色非常和谐。鹦鹉深邃的眼神十分逼真,其头部黑色、颈部红色、身体青色的羽毛浓淡相宜,立体感很强。杏花开放姿态万千,层次分明,树枝间偶见点点绿芽,动感明显。清新的春天气息扑面而来。欣悦之意  《释名·释采帛》曰:“青,生也,象物生时色也。”物生之时,总是鲜活生动的。因此,青色总能给人以喜悦之感,虽不似
关键词:棚室栽培;番茄;套作;品质;产量  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间套作较单作增产幅度为30%~50%。据统计,世界间套作面积在1亿hm2以上,国内间套作种植面积约有0.2亿hm2,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1]。间套作相对于单作具有充分利用光、热、水、土等资源的特点。近年来,间套作养分资源利用及间套作优势研究已成为热点问题。合理地间套作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这种优势生态基础主要包括地上、地下等
艺术家Bruce Nauman的装置作品《自然光 蓝色光房间(Natural Light, Blue Light Room)》在伦敦的Blain Southern画廊进行了展览,这是此作品自1971年首次面世以来第一次对外展览。  该装置就像一个Petri培养皿,两个不同光源的光线在里面发生碰撞、交织和结合,把时间变成一种可触摸的“艺术品”,代表的是一种极简之美。进入房间后,人们就会被充满房间的照
伤心的小蜗牛慢慢爬,身后拖出一条弯弯的曲线,在阳光下闪着银光。他心情好一点了。草叶沙沙响着,把他的殼擦得亮亮的。他心情又好一点了。下雨了,他的壳溅出的水花会发出好听的声音。等雨停了,他用触角蘸着雨水,再蘸一点花粉。在壳上画了一幅画。现在,他已经是一只快乐的小蜗牛了。
早在《詩经》时代,荷就逐渐被赋予了文化含义。此后,历代文人吟咏荷的作品极多,寄托了诸多情感。其中,宋代周敦颐最为著名,他在《爱莲说》中把荷花比作花中君子,出淤泥而不染。  荷是夏季的水生花卉,是遍布全球的观赏性植物。荷花大瓣大,有黄色、红色、粉红色和白色,子叶肥厚。早在《诗经》以前的时代,荷作为实用植物就已经出现在典籍中,如《逸周书》中就有“薮泽以竭,即莲掘藕”的记载。《尔雅》对荷的介绍更为具体:
摘要:在赣江下游蒋巷镇水稻田示范基地设置径流监测点,研究常规施肥条件下水稻田生态系统地表径流中氮、磷养分的流失情况。结果表明,在连续多次监测期内,自然降雨条件下常规施肥水稻田地表径流中总氮、总磷平均含量为3.09、0.29 mg/L,地表径流进入水体存在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可溶性无机氮是水稻田地表径流中氮素流失的主要形态,尤其以硝酸盐形态的氮流失更显著;溶解态正磷酸盐是该区域水稻田土壤中磷流失的主
希腊神话中的青春女神叫赫柏,她的父亲是天神宙斯,母亲是天后赫拉。赫柏在奥林匹斯山上的地位并不高,也远没有其他兄弟姐妹出名,但每个人都想讨好她,以便得到她的青春之酒。神话中关于赫柏的描述并不多,她最初担任诸神宴会上的侍酒官,后因失误被免职,嫁给了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有意思的是,赫拉克勒斯与岳母赫拉的关系极其糟糕,赫拉将女儿赫柏嫁给赫拉克勒斯,恐怕也是为了调和自己与大力神关系的无奈之举。  赫柏的形象大
2017年5月11日,邦瀚斯中国工艺品春季拍卖会上193号拍品是一件器形罕见的青花圆洗,参考价为3.5万至5万英镑,结果以4.75万英镑落锤。这件圆洗最早可以追溯到1979年12月28日在香港文华酒店举行的苏富比拍卖会,当时此圆洗为第138号拍品,为一位藏家以1.6万港元拍得。按照当时的兑换率,合1600英镑。    1981年,在香港举办了“明末清初瓷展”,展览图录收录了这件圆洗,展品第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