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学生历史价值观的培养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j130506215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强调的高中历史课程育人功能,重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对历史进行认识,拓宽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使学生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因而如何培养高中历史课中学生的历史价值观成为文章研究的重点,而发挥历史价值观的积极作用能够推动高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健全完善。
  【关键词】高中学生;历史课程;历史价值观;培养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要求在各个学科的建设发展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构建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入手,从而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并且能够发挥历史价值观的积极导向作用,不论是在社会责任的建设方面,还是在国家认同方面,或是在国际理解上,都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和科学的观念。
  一、高中学生培养历史价值观的意义
  高中学生的历史价值观主要是指通过高中历史学习活动,能够实现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它是从人文研究的真、善、美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其内涵特点如下:第一,能够指导学生理解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以史实为基础的,但又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对史实做出的主观评判;第二,历史价值观能够指导学生认识和分辨历史事件的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以及公平、正义与否;第三,指导学生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到对自身成长和现实社会的认识上,能够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养料,实践的层面体现历史的价值。
  掌握了历史价值观的高中学生能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如历史价值观指导下的高中学生不仅能够正确甄别历史中的各种文化内容,实现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而且能够对真、善、美进行甄别,对正确与否进行有效判断,进而丰富自己的辩证主义历史观,推动自身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在高中阶段建立健全科学历史价值观至关重要。但在现实教育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高中生历史价值观的培养。
  二、高中学生历史价值观培养的现状
  历史价值观对于社会上较多的人而言,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对于一些老一辈的历史教师而言,其在低年级历史教学活动中进行的历史价值观培养内容并不明確,不成系统。到高中阶段后,要完成对学生历史价值观的培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高中学生历史价值观培养的现状并不乐观,主要是因为高中学生历史价值观的培养过于片面。当前许多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时,能够实现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但是也仅仅局限在历史考试中,学生能够采用历史观点进行如秦始皇统一六国、焚书坑儒等行为的价值评价,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无法将历史价值观引申到现实中理解和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当前的高中生并未形成系统化的历史价值观。因而要想在高中学生中培养科学历史价值观,最重要的是实现历史教学同现实生活实践相结合。
  三、高中学生历史价值观的培养表现
  (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寻找同现实实践的联系
  在高中学生中培养其历史价值观,最直接的渠道在于利用高中历史教材展开历史价值观的培养。虽然在高中语文的人文教学中同样存在历史价值观念,但是文学创作中存在着“夸张性”,且无法完全真实地表现历史。因而要能够深入挖掘高中历史教材内容,寻找其同现实实践中的联系,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历史价值观进行人物的历史作用的评价、某一个历史事件的历史地位的评价,并且能够将该事件、该人物同现实实际相联系,从而能够正确看待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在辩证思考中践行自己的历史价值观。如在北师大版的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一单元的教学中,针对“鸦片战争”的评价,教材中表述为“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历史,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材中采用了历史价值观进行历史事件的合理评价,由此延伸到社会的现实中,学生对于目前我国的“一带一路”国家发展倡议,能够采用全球视野宏观看待,利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观点,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要求能够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差异,尽可能求同存异,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展开“一带一路”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
  (二)重视历史学科的特殊性,培养整体统筹思维方式
  历史是一门系统性的学科,即过去的生活对于现实而言是历史,而现在的生活对于未来也同样是历史。因而,对高中学生的历史价值观进行培养时,要能够培养其对于历史学科的特殊性认识,即在展开历史学科学习时,能够拥有统筹思维。如在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中,必修一讲述社会政治制度,必修二讲经济生活,必修三讲思想文化。在对某一政治事件进行讲解时,如在对“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进行学习中,要能够将夏商周的文化建设情况与经济生活现状融入其中,并且能够分析其政治制度中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即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建设是人类理性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在经济私有化发展中原始居民对于社会生活的积极探索,而原始制度的消失更是人们对于真理的无限追求的表现。在高中教学活动中,要能够利用历史全局观念进行价值的评价解读。
  (三)掌握历史价值观的平衡点,发挥历史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历史是过去事件,距离我们越远,其真实性越受到质疑。历史价值观的教学重点在于其真实性。在当下的教学活动中,高中学生难免遇到这样两难的境地,从而制约了历史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因而要求教师能够指导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平衡点,即面对历史事件的不同看法时,除了加强对相关史料进行收集分析外,还要能够保持一定的平衡度,能够利用唯物史观对各类不清晰的历史事件持有正确科学的看法。如基于合作担当的理念看待历史中的楚汉相争,基于诚信友善理念看待楚汉之战的人物关系,等等,最终发挥历史价值观在高中学生成长中的积极作用。同时,针对当下所发生的网络舆情事件,学生要能够做到用历史科理性思维进行评价,而非人云亦云。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活动中,要求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树立立德树人的目标,构建正确的历史认识。当前在高中学生中开展历史价值观的培养还能够借助现实实践活动来体现历史价值。在进行历史人物教学时,要求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可以根据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进行历史价值观掌握程度的考核;而进行历史改革事件中的历史价值观贯彻引导时,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国际理解意识,是否能够尊重差异化发展;针对历史中的创造性事件评价,要求学生能够利用科学的精神进行评价,而非局限于当下教材的内容开展学习。可以说实现高中学生的历史价值观的培养,要求在开展历史学科育人价值观的教学后,学生能够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方法论,从而发挥历史价值观对于现实生活的积极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文婷.体验式教学在高中生历史价值观培养中的运用[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7.
  [2]石继光.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培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
  [3]刘仲夏.中学生历史价值观的培养刍议[J].江苏教育,2016(59):51-52.
  [4]姚迎春.树立良好价值观强化历史教学[J].好家长,2015(51):116.
其他文献
【摘要】人类发展的进步中一个不能忽视的主题就是创新,这也是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文章根据初中音乐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找出其中的不足,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期能够为初中音乐教学提供可行的理论支撑,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创新能力;学生;对策  创新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是民族的灵魂。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能够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关键。在新的教
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简称BRT)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巴西的库里蒂巴市.自此以后,国内外许多城市通过仿效库里蒂巴市的经验,开发、改良、建设了不同类型的快速公交系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单词量的教学越发增多,小学生负担越来越重,记忆效率大打折扣,自信心受挫。因此,新型的教学模式亟待开发,英语教学工作面临新的改革。文章对自然拼读法的实施意义作了简单概述,提出了在中低年级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自然拼读法的具体实践与应用,以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自然拼读法;小学英语;运用与实践  一、前言  自然拼读法是利用引导学生拼读、拼写等方式帮助学
马德里火车站其实是个很古老的车站。刚开始规模很小,后来随着经济日益发达,客流量越来越多,车站就不停地扩建。所以,老远看过去,就发现车站的建筑风格各异,各个时期的都有。
【摘要】我国教育改革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推进,农村教育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农村人口所占比重与长期存在的教育问题影响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同时也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近年来,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村教育改革也受到广泛关注。加强农村教育改革,能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积极导向,促进农村经济更好发展。  【关键词】农村教育改革;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影响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难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教学中要把握好这个重点,不断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特点的教学方法,切实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文章将阐述中职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及教学经验对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作了粗浅的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素质教育;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素养是素质和修养的有机结合。信息素养主要包
【摘要】“做数学”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观念。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具体情景营造一种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然的情境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做”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直接经验,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知识和方法。  【关键词】做数学;生活情境;自主探究;动手体验;小组合作  在2011年4月举行的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决
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班会课在学校教育课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然这也是经常被班主任忽视的地方.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时候,一些班主任反其道而行之,班会课公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