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达:拜托不要关注我的长相

来源 :课堂内外(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za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春晚几秒钟的镜头,就令一位青春美女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一夜之间走红网络,并被评为“春晚史上最美观众”。她就是被称为“最萌美女漫画家”的夏达。
  夏达出生在湖南怀化,从高中开始漫画创作。最早在《北京卡通》杂志发表短篇作品《成长》,大学毕业后从事专业的漫画创作工作,已发表过多部漫画作品。
  200g年2月,她的长篇漫画《子不语》正式登陆日本,在日本顶级漫画杂志《UltraJump》连载,成为唯一一部打入日本顶级漫画杂志的中国原创漫画。“作为中国画家画出日本人也喜欢的作品,漫画《子不语》良好的气氛和充满不可思议而又凄凉幻想的感觉令人不禁遐迩。”很多看过夏达作品的日本人如此评价。出众的画技以及可爱的外表。使夏达得到日本读者的疯狂喜爱,据说连日本天皇都是她的粉丝。
  夏达的漫画,画风细腻,清新自然,又透着浓浓的古典风,同时不乏对情感、世界和自然的人文关怀,被称为“心灵漫画”。按照夏达自己的解释,“心灵漫画”最重要的就是要洗涤都市生活带来的浮躁和世俗。
  与她的漫画相比,夏达的“不老容颜”似乎更让人好奇。“像个仙子,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就是一个从漫画里走下来的美少女。”这是很多人对夏达的印象。齐刘海,黑色的长发,大大的眼睛,轻柔的话语。夏达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80后”,倒是更像一个初中生,清新可人。
  对于自己的“走红”,夏达称之为是一场“无妄之灾”。她在微博中呼吁“请不要关注我的长相”,她说自己要做的就是一笔一划地画好漫画。2011年2月9日,夏达受邀赴台参加台北国际书展开幕。受到台湾漫迷追捧,而夏达也再次希望大家能把焦点放在她的作品本身而非其长相。
  
  很荣幸我选择了漫画,漫画选择了我
  
  夏达
  
  我喜欢画画,即使我到老仍是个“不成功不挣钱不商业”的作者,也许我还可以在一个小角落慢慢地画着故事,心满意足。
  每次都特别想画出完美的画面,习惯性拖延到截稿日前几天才发现真的来不及了,往往会杀得人仰马翻尸横遍野,助理们几乎全体阵亡,自己也睁着血红的眼睛,得靠强力特浓咖啡勉强神智残存,连续三天不吃不喝不睡也逐渐成为一种生存状态。
  很多人都会提到“坚持”,会称赞“很了不起”,这个赞誉让我觉得惶恐。因为我真的没有想过那么多,就好像很少有人称赞一个人坚持吃饭了不起一样,画漫画已经成为了我的“必须”。漫画是我在这个世界留下自己人生轨迹的方式。我很荣幸,我选择了它,它选择了我。
  记得有个前辈说过,在这个行业里从起点到终点的路很漫长,50%的人在1/3的时候放弃了,90%的人在2/3的时候离开,99%结束在离终点最近的地方一只有最后的1%能踏上那个终点,人们把他们叫做“成功者”。天分、努力、机遇都很重要,但在这条路上,都重不过“信念”二字吧。我在黑暗中走过了一条艰难漫长的路,终于踏上了一个终点。而这个终点,仅仅是下一段路的起点而已。
  我首先是个漫画作者。作为一个女性,很感谢别人对我外貌的赞赏,但并不喜欢把这个和我的职业扯在一起。女孩子要好好地保护自己,就必须学会不依赖不撒娇,独立清醒踏踏实实地走出每一步。毕竟现在只有自己能给自己的人生买单。希望外界多关注一下我们这个行业和作品,给我们多点空间和尊重。
  路会越走越漫长,我有足够的勇气和诚意。能和大家一起经历这些,实在是一件幸运的事。真开心我能在这里说:“谢谢大家。能与你们一起度过,是我人生中最了不起的事。”
  
  Q:《课堂内外》高中版A:夏达
  A:我听说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别人在和我开玩笑,因为喜欢动漫的人都知道《UltraJump》的作者包括众多大师,很多人都是看着他们的漫画长大的。
  A:我现在画的是西方漫画,其实我最喜欢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我最早的画集就是从古代诗词开始的,《牡丹亭》《西厢记》《诗经》都是我的灵感来源
  A:高中的时候开始画漫画,但从没想过当漫画家,对未来的设想是做白领念书时,也在墙上贴过“你将来要做什么”这样的话,9个女生里,有8个将来的理想是成为漫画家,而我却是“偶尔画画”的那个,很多年后,唯一成为“漫画家”的却是我。现在每天11个小时睡觉,10个小时画画,剩下的时间就是吃饭聊天磨蹭,我未来的计划也只有创作。
  A:这是一场“无妄之灾”,好处是让社会知道我们国家也有漫画家这个群体存在。我希望大家不要传播我的照片,不要转发我的任何新闻,不要在我名字或职业前加上“美女”二字,关注我的作品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其他文献
2010年的春晚,暌违20年的小虎队再聚。站在荧幕前,五味杂陈的,是20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代人,他们的青春,伴着小虎队的歌声,已经慢慢远去。  曾经的“80后”,是备受争议的—代人,他1门骄傲地出生骄傲地成长骄傲地目空一切。直到2010年1月1日,当人们看到报纸的大幅标题“第一批80后正式步入而立之年。才发现那些曾经的少年,如今已经站在现实与梦想的边缘。在“富二代”“房奴”“卡奴”“蚁族”“
2013年高考辽宁省文科状元刘丁宁,选择从港大休学,回到高中母校复读,这一新闻让“高考状元”的“能力”再一次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  刘丁宁自己的解释是,她听不懂粤语,港大无法满足其研究国学的愿望。她希望回到北大,继续自己的理想。  有人认为她的选择太过草率,因为大学仅仅只是学习的一个很小的方面,从这点上说,港大和北大是一样的。更多的人对她表示理解和赞同,认为她遵从内心对北大的渴望,敢于放下世俗与功
2013年6月3日,河北省衡水市,河北衡水二中为每名备战高考的高三学生发放两张5元崭新连号人民币留作纪念。这些人民币全部为未经市面流通的崭新连号纸币,十元代表“十全十美”,连号代表“顺顺利利”,这是学校给予学生的真诚祝愿。  吃“幸运蛋”、过“成功门”也是学校每到高考前夕都会准备的活动。图为2009年6月7日,学生们拿着画着笑脸的鸡蛋。  校园版的“速度与激情”  在我们学校,也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的
听说,于妈又要拍《神雕侠侣》了。剧情如何,收视如何尚不可知,但几张试妆照一出,立马引来了各路网友的围观吐槽:“说好的又瘦又仙呢?”“这不是神仙姐姐,这是脸部肿胀的哪吒。”“杨过穿的是乞丐装吧!这样看来,他还是和雕兄在一起比较合适。”……看客们多是年轻的“80后”“90后”。于正,一直是懂得这些年轻观众们的欢喜的。他工作室出品的19部电视剧,只有两部收视低迷,其他的均成为了一时热议的话题和焦点,在各
一直以未都是爸爸妈妈的乖女儿,被宠在最粘稠的蜜罐子里;朋友眼中的傻大妞,彼此都心无城府;老师眼里前途无量的学生,路上经过都会多给几个笑脸;长辈口中懂事乖巧的好孩子,见面就夸个不停……这些角色就像是一架层阶递上的云梯,把我送到了高高在上的云深处,看不清云梯之下世界的本来面目。  2011年暑假,我计划了一个月的实习,在邻居阿姨开的酒店做一名最普通的迎宾小姐。觥筹交错的地方永远是人情世故最丰富的所在,
跑过17岁的夏天
精彩书摘  “80后”,我们的路 郑小驴  做编辑之后,我想的最多的是,我们这代人会出现什么样的作家,什么样的文学。显然,青春文学作为开路先锋,在巨大的争议声中已经到了日暮西山之时。如果一个成熟的青年作家,三十而立还在关注着青春校园爱情迷恋等,那他作为一个作家,肯定是个伪命题。同样,优秀的批评家也不应该将视野停留在几年或十年前的“新概念”、“萌芽”等身上。新人持续不断地冒出来,他们严肃的写作姿态与
这一场告白,与初恋無关。班主任森口老师的女儿被杀害在学校的游泳池中,她在写着“命”字的黑板前,无视吵闹的学生们开始了告白——“不能就这么结束”,一场法律之外的复仇悄肖无声息地进行。  不按道理出牌总是让人束手无策  比起很多残酷青春剧、校园伦理剧,日本电影《告白》可能更配得上“全员恶人”这个头衔。它不再把矛头单纯地对准失败的学校教育或者缺失的家庭关爱,更多的是我们自身的人性“恶”。如果说成人是有秩
我有个女生朋友是在网络上写小说的。  高考结束那天,她开了第一个坑,到现在写了快六年。这些年为了保持日更,她好像都没有多少社交,比我还死宅。  2014年夏天,我们双双从大学毕业了,我找到了工作,成了一个上班狗。她左思右想,还是决定继续写网文。  转眼间毕业已经一年多了。她在QQ上跟我哭诉。她说,常常凌晨三四点都还在很辛苦地更文。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某个凌晨,准备睡下的时候,她刷朋友圈,看到一个
曾经。单车是属于城市的交通工具,旋转的车轮上铭刻着身后的时光;而今,单车是追寻信仰的途径,指引我们逃离喧嚣的都市、混沌的生活,唤醒记忆深处沉睡的梦想。  怒江72拐真的会把人拐没了  从巴塘出发没多久,遇上3位皆年过半百的骑友,我们便一边聊天一边赶路,过了金沙江大桥一半,就能看到写着“西藏界”的牌子。西藏,我终于来了!  到桥的另一头需要登记,还好我来得比较早,还没有多少人排队等候登记。  下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