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政治论盛行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prit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内,政治论哲学观盛行主要体现在大学自身特征的弱化,学科设置的零碎化以及教师的职业价值观缺失。这一现状产生的原因包括历史渊源和政治制度两方面。而解决高等教育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认识论哲学观的回归,并融入人本论、道德论、资本论和境界论等新的哲学观,形成与政治论哲学观的平衡。
  关键词 高等教育哲学 实践特征 原因探析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提出,政府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我国高等学校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改革,以走出当前的发展困境,实现其自身的发展。鉴于“哲学必定是世界顶尖大学上空悬挂的一颗巨星”, ①本文试图从高等教育存在的合法基础层面去分析高等教育现状,探讨其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 高等教育哲学观的认识论与政治论
  布鲁贝克认为:在西方的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合法存在的哲学基础包括两种:认识论与政治论。强调认识论的人,在他们的高等教育哲学中趋向于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作为目的。他们力求了解自己生存的世界,就像做一件好奇的事情一样,力求不受价值影响。“高深学问忠实于真理,不仅要求绝对忠实于客观事实,而且要尽力做到理论简洁、解释有力、概念文雅、逻辑严密”,“真理能够站得住脚的是它的客观性”。②强调政治论哲学的人认为人们探求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高等教育提供了深奥的知识,帮助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所有伟大的教育哲学家都把教育作为政治的分支来看待,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杜威等。
  2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政治论盛行的实践特征
  在现代社会,高深知识越来越直接地被运用于社会生产,经济发展更加依赖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劳动者技能的提升需要接受系统的教育,大学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中心。大学直接地为社会提供服务,充当着“服务站”的角色。目前,就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而言,对高深知识的追求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密切相关,高校师生并未完全意义上地摆脱价值影响而纯粹地追求真理。政治论是高等教育系统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牢固地占据着统治地位。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具体表现出了以下几点特征:
  2.1 大学自身特征的弱化
  英国剑桥大学前校长阿什比认为大学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遗传是指大学存在与发展的内在逻辑,而环境则是指大学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然而,目前国内的大学忽视了其遗传因素——大学发展的内部规律,而过分关注与外界的关系。大学偏重于实践学科的开设,着眼于社会需要而办学。组织内部重视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相对弱化。各高校之间重视硬件设施的竞争,如学校占地面积,教学楼的奢华程度,师生规模大小等,而忽视追求高深知识的学术文化氛围的建设。大学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相对弱化了其传承知识、引领和批判社会发展的功能。
  2.2 学科设置的零碎化,学生培养的片面性
  当前国内高等学校内部学科的分类逐渐零碎化,人文学科的地位相对较低。课程设置过分关注社会需求,注重实用性,课程内容偏向于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功利主义盛行于高等教育领域。由此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目光短浅,以获得学历,拥有合适的工作而非探索真理为其最终目标。洪堡提出的“由科学而达致修养”的目标几乎未在大学中确立。正如何赛·卢芩贝格所言:“今天的大学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大学,它的兴趣不在于培养真正的智者,所有的高等学校今天存在的意义究其实质就是培养专业傻瓜。”③
  2.3 教师的职业价值观缺失
  职业价值观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当前我国高等学校里的许多教师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识和态度存在着误解,或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自己的价值观发生了错位。具体而言,包括高校教师普遍忽视教学工作,尤其是本科生教学工作,或者以科研为其首要职责,或者过分追逐行政权力,或者追求“教师”之外其它社会身份的塑造。教师的治学态度和价值取向积极响应着社会的需要。
  3 政治论盛行的原因探析
  3.1 政治论哲学观的历史渊源
  在我国,自从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形式产生开始,就关注国计民生,探讨社会百态,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大学》开宗明义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并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治学的八条目。《学记》倡言:“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欲化民成俗,其为由学乎。”《论语·子张》则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汉朝的太学,唐代的国子监,至清朝的京师大学堂,都由政府直接管辖,其目的在于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高级人才。“治国”“平天下”是我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思想,也是追求知识的最高境界。数千年来,这一观念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2 政治论哲学观的制度基础
  政治论作为高等教育合法存在的依据除了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当代更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立。从建国前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到1950年中央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再到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对教育方针的描述,教育的目的都被认为是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并对其政治立场进行了规定。及至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任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被作为政治的一个分支加以对待,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紧密结合起来。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当代的法律规定为高等教育政治论哲学观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的牢固地位提供了支撑和保障。大学按照国家的教育目的、方针和政策制定培养目标、专业分类、招生政策和学校管理方案等,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设置课程,培养专业化的高级人才。高校教师开展的科研项目亦着眼于社会服务,而非以“闲逸的好奇”去了解自身生存的世界。学生和家长在“学而优则仕”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顺应了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功利主义”,以获取专业技能为最终目的。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高等教育领域内政治论的强势统治,认识论哲学观的严重缺失。   4 对策分析
  政治论哲学观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导统治带来了许多学术问题,何赛·卢芩贝格曾指出:“在现代社会, 如果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建立在单一的高等教育哲学上是难以想象的,而对一所大学来说,没有一种稳定的主导哲学,它的发展也必然是盲目的。”这种现象同时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因为“事实证明,社会体系中的各种矛盾和教育体系的相对无能这两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因而切实改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目标,根本途径是引入认识论的哲学基础,并融入人本论、道德论、资本论和境界论,在此基础上寻求与政治论的平衡和融合。
  4.1 确立“由科学而达致修养”的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在关注国家政策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要的基础上,应该注重高等学校自身的目的和基本使命,即“成为保护人们进行知识探索的自律的场所”,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道德修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洪堡曾经明确提出:大学兼有双重任务,一是对科学的探求, 二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98世界高等教育大会的主题报告——《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也指出:高等教育如果想要完成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的使命,就必须保持、加强和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和重要作用,在培养人才方面,这不仅表现为专业训练、培养公民意识、培养文化理解力等, 更表现为应使受教育者具有批判性的和公正的看法,从而可以促进、保护和增强社会价值观,同时还应具有创造力,以使社会文化不断走向进步。因此,当前国内的高校需要改变专业设置过度狭窄的现状,加强通识教育,唤醒学生自身的求知意识,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对真理的热爱与探索,真正实现“由科学而达致修养”。
  4.2 教师的职业价值观的回归
  大学最初起源于学术行会,行会组织是以学者的高深学问为基础而组建的学术团体。其核心在于自由地传授知识,探求真理。时至今日,教师的本质工作依然应该是传授知识。当教师的价值观发生偏差时,必然会对学校整体的学术氛围和学生的学习态度造成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分清教学、科研、学术权力以及行政权力等各因素的差别,以传授知识为其首要职责,研究工作也应是为追求知识而进行,而不仅仅是关注社会需求,由此引导学生积极追求高深知识。
  4.3 重视高等教育自身的特征
  尽管现代大学作为一个科学、研究与生产相结合的场所,同时具有实施教学、开展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实现对外交流的功能,但是高深学问依然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逻辑起点。大学并不能完全地与其它社会组织结构等同。“大学精神和制度具有相对于政治组织体制而言的独立性,相对于意识形态而言的自由性,相对于组织化社会自我确认特性而言的批判性,相对于重视功利的社会习性而言的创造性与传授知识的超脱性,相对于社会分工专门定势而言的包容性。”因此,政府在统一调配资源,集权管理的模式下,给予大学一定的自治权力,还给大学一定的学术自由,让大学在遵循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改革与进步,有利于充分发挥大学的职能。
  4.4 在树立认识论的基础上,融入人本论、道德论、资本论和境界论等新的哲学观,实现与政治论的平衡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引发了相应的社会问题,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如教育公平问题引发了对教育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的关注,生命科学中的基因工程等引发了对科学研究伦理道德的讨论,高等教育面向市场的现象引起了人们对高等教育办学性质的思考等等。这些新的社会问题已经不能完全用认识论和政治论哲学观加以解释,因而诞生了人本论、道德论、资本论和境界论等对高等教育全面的哲学思考。人本论高等教育哲学观符合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资本论高等教育哲学观为大学面向市场合理发展提供了依据,道德论高等教育哲学观则很好地回应了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道德伦理危机。④所以,在中国的高等教育领域中,在确立认识论哲学观的基础上,融入人本论、道德论、资本论和境界论等新的哲学观,并与政治论达到平衡,是高等教育哲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指导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正确思想。
  高等教育的认识论哲学观的回归,并融入人本论、道德论、资本论和境界论等新的哲学观,形成与政治论哲学观的平衡,将有利于改变当前中国高等教育领域政治论盛行的现状,切实解决相关的学术和社会问题,完成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本强国的转变。同时,也将促进大学更好地完成自身的使命,引领和推动社会的进步。
  注释
  ① 张楚廷.哲学对于大学意味者什么[J].高等教育研究,2006(2).
  ② 约翰·S·布鲁贝克著.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旭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4,16.
  ③ 何赛·卢芩贝格.自然不可改良[M].黄凤祝,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④ 万梅.多元哲学观的并存: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J].高教研究,2008(2):11.
其他文献
<正>【据《Liver Int》2018年2月报道】题:DAMP分子IL-33促进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单核细胞的炎症风暴效应(作者Du XX等)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常表现为单核细
本文综述了遗传标记方法及其优点和不足,重点对RFLPs、Microsatellite DNA、RAPD、AFLPs、SNPs等几种主要的分子遗传标记作了较全面的概述.
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是具备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功能和价值,且被纳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切存在。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功能开发和价值体现是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的必备条件。思想
在英语交际中不同的文化背景是导致学生英语交际出现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受到本国文化背量的影响,经常袁达出一些带有本国文化的Chinglish。从文化背景对学生英语交际的影
摘 要 当前,对教师的妖魔化描述和贬损化评价越来越多,教师的美好形象正在日渐消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形象的贬损化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本文从神圣化的教师形象定位、家庭对教育的投入与收获的反差、媒体的影响、教师的自身因素几个角度分析了教师形象贬损化的原因。  关键词 教师形象 贬损化 原因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教师被认为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教书育人,被誉为“人类灵魂
“知行合一”传统文化可以推动“中国梦”实现,“知行合一”素质教育课程对大学生深刻认识与主动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在课程教学上,要面向当代社会和大学生学习生活
高句丽是一个崛起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其宗教信仰不仅承继了中原文化的要义,更丰富了法律思想的文化基础;形成了其法律宗教化、法律历史化的思想特点。为高句丽政权制
目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肾脏疾病,我们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并进行观察对比.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激素标准疗程,治疗组
城市化不能忽视农民的利益,"撤村并社"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法律和政策的空隙间所进行的占有农民利益的行为。城市化的目的是让广大的农民享受到现代文明的发展成果,而不是让广大的
该文在分析数学建模与应用数学软件关系的基础上,从本校应用数学软件教学开展现状出发,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适应数学建模发展需要的应用数学软件教学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