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角球进攻战术运用的研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ma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现代足球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足球防守体系的日臻完善,角球进攻在发展和提高整体进攻战术中的作用、地位日益显示出来,有时候甚至会成为主宰比赛的关键。随着现代足球比赛的对抗越来越激烈,防守战术受到各国的特别重视,如何利用角球破门得分成为教练员和运动员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在足球运动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定位球进攻,特别是前场定位球进攻战术显得越来越重要。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2008年第13届欧洲足球赛决赛阶段的31场比赛中角球进攻战术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通过数据图书库、文献资料库等参阅了15篇国内外足球大赛角球攻防技战术的相关文献资料,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
  2.2.2 观察统计法。通过对08年欧洲杯足球赛的31场比赛录像的角球进攻战术进行了反复观察,每场统计时间为90分钟(有2场4分之1比赛统计时间为120分钟)。
  3 结果与分析
  3.1 角球进攻方式的特征分析。现代足球正日益趋向对时空间争夺更激烈的方向发展,同时表现出对防守的高度重视。在严密的防守条件下,进攻所能创造、利用的时间更少、空间也更小,这就给进攻战术的发挥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在这种足球发展的大背景下,定位球进攻,特别是前场定位球进攻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本届杯赛定位球破门次数为16个,占所有进球数的20.8%。
  定位球进攻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对空间的争夺,特别是前场角球的进攻对空间的争夺尤为突出。由于前场角球进攻对防守形成的压力很大,使得防守人数增多,防区缩小、封锁空间,进攻空间更是被紧紧压缩,而前场角球的进攻却要积极制造、利用空间。
  3.2 角球进攻战术的组织形式分析。近门柱角球进攻战术运用187次,其中对球门造成威胁58次,通过近门柱角球进攻战术进球3个,通常在如下情况采用近门柱角球战术,对方身高比本方身高占明显优势和人数优势;或者多个远门柱角球战术或战术角球后突然运用近门柱角球战术以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3.2.1 角球传球的弧度。
  角球采用外弧线传球次数91次,成功对球门造成威胁次数为18次,进球2个。由于外弧线球是远离球门飞行,给守门员的出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又给进攻方包抄队员增加了射门的力量,因此外弧线球传球仍然被一些队伍所采用。
  角球采用内弧线球214次,成功对球门造成威胁次数为69次,进球3个。由于内弧线球的飞行方向是向球门的,防守队员不容易防守,有利于进攻队员进行包抄射门。且由于球的飞行路线使得防守方和进攻方都有可能把球撞进球门。因而内弧线球传球在角球进攻战术中被广泛的使用(见表1)。
  3.2.2 角球传球的高度。角球除了对组织形式,传球弧度有讲究外,对传球的高度也是极其重要的。多变的角球组织形式,漂亮的传球弧度外加精准的角球落点是角球得分的必要条件。本届杯赛上利用传低平球94次,并成功对球门造成威胁19次,进球1个;利用传高球211次,并成功对球门造成威胁58次,进球4个。而传高球有利于进攻队员可以根据对手的情况随意灵活地选位和商量进攻对策或者具体细致地布置安排既定的进攻计划,但防守队员可以根据进攻方的选位来选择自己的防守位置,从而导致2种传球方式对球门的威胁率不相上下。
  4 结论
  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意识地让一些力量与脚法较好的队员接受长期的正规训练,形成准确的脚法;对身材高大、头球好的队员重点进行抢点、头球的训练,从而提高比赛中角球进攻的质量。另外,学校足球队与职业队存在着差距,在有限的资源里挑选出脚法比较好的队员和头球较好的队员,制订多变的角球进攻战术,多加训练,定会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晓磊.第十三届亚洲杯中国队前场任意球、角球进攻战术分析[D]
  [2]周岩,刘锡波.足球定位球技术图解[M],北京
其他文献
一、前言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提高篮球运动员对专项体能训练的认识水平,为篮球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提供依据,有针对性的进一步提高篮球运动专项素质,完善和改进其训练方法,并提供训练手段作为参考,寻求更适合篮球运动自身特征的训练方法,尽可能的降低运动训练时运动员受伤的可能性,不断提高竞技水平及运动成绩。  二、体能素质训练  进行正确性的体能训练是进行比赛前的必要准备。体能是一种满足生活需要和提供足够的能量
体育不仅仅是一成不变的体质训练,还包括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塑造。所以体育中蕴含着德育,而德育又可融于体育之中,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所以学校体育教学中不应忽视德育的功能,应该将德育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体育课常常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堂,因为几乎每堂体育实践课都有游戏活动。体育游戏可以全面锻炼身心,帮助少年儿童认识客观事物,促进德育智力发展,陶冶高尚情操。然而,体育教学如何充分运用自身的特色教育
一、概念——什么是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就是要求教师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出发,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与手段,改变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的平衡,不断激发他们产生新的认知方法,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完成教学任务。  关于启发式教学法,我国很早以前就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在《论语·述而》中就提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习”
1 “举国体制”内涵回眸  上世纪,经过二战洗礼建立的新中国体育事业基础差、民众体制差。为了在短期内取得一些突破,结合特殊的历史时期,推出了“举国体制”。即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效配置全国的竞技体育资源,形成业余体校、体育运动学校、优秀运动队为基础的三级训练网,培养“专业运动员”。经过几十年的锤炼和实践,在各项世界大赛中荣获大量荣誉,证明举国体制在我国运用是成
一、丰富的材料是增强幼儿活动的兴趣  幼儿天生是好奇的,对周围的事物和活动有着广泛的兴趣。兴趣是幼儿参与任何活动的首要前提,但兴趣是短暂的,易受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我们为幼儿准备丰富的绘画工具有:纸、笔、油画棒、颜料等,纸工手工工具有:剪刀、浆糊、橡皮泥、牙刷、挂布等。还可以投放一些辅助工具:棉签、石头、各种纸、布;废旧材料如:塑料管、蛋壳、水果网、木条、泡沫板等,用于自创作品。当幼儿在操作
写生,就是直接以实物为对象进行描绘的主要方法。幼儿“写生”即引导幼儿将立体的物体直接过渡到平面纸上的活动,但它不同于成人写生,不受透视学的约束,只是让幼儿把自己对物体空间位置的认识大胆地表现出来,因此,幼儿“写生”,只是一种幼儿画实物的活动。  一、从幼儿的兴趣和能力出发,选择写生题材  写生对象应是幼儿熟悉、感兴趣的事物。幼儿手部肌肉发育还不完善,只能画一些简单的线条和图形,如直线、弧线、圆形、
我从事体育教学近二十年来,根据体育理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在体育教学发展变化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德育教育经验,由于青少年的思想、情感和意志等思想、品德,在体体育课中充分表现出来。这就为教师有的放矢地实施全面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学体育教学是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来实现的,是一项鲜明的集体性的生理、心理活动,它要求有严密的组织性、纪律性、竞争性,更有思想性、教育性。体育教学中注意德育因
期刊
艺术欣赏是人们接触艺术作品时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欣赏者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不仅产生了美的感受,陶冶了情操,美化了心灵,而且培养了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意识。当前,素质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创新的能力,更在于有美的心灵,美的品质。在学生中开设美术欣赏课,让学生在欣赏名家作品的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认识美,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