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不仅仅是一成不变的体质训练,还包括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塑造。所以体育中蕴含着德育,而德育又可融于体育之中,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所以学校体育教学中不应忽视德育的功能,应该将德育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体育课常常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堂,因为几乎每堂体育实践课都有游戏活动。体育游戏可以全面锻炼身心,帮助少年儿童认识客观事物,促进德育智力发展,陶冶高尚情操。然而,体育教学如何充分运用自身的特色教育功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
一、教师以身作则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作为老师,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孩子。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这两句话证明了良好的师德形象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刻意义。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能力、手段和技巧。教师在课内课外都要大方端正,文明谈吐,衣装整齐,尤其是在授课期间,要清楚讲解,明确重点难点,标准示范,和蔼可亲。这就是常言的“身教胜于言教”,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渗透教育的良好方式。教师只有真正做到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才能成为学生的典范,施教于人,这对于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勇敢进取的意志,克服不良的品质都具有特殊的效果。这种教育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
二、教师利用体育课堂进行德育渗透
体育课堂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规范,整个体育教学的过程既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观察和了解教师的过程。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体育道德规范、课堂常规、组织纪律等方面的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是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保证,只有体育课堂的常规准则得到遵守,通过严格的考勤考核制度,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和组织性,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集体精神,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和严谨治学的情操。
三、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渗透德育
体育教学有着广泛的内容,不同的教材又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在体育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教学组织方法,不仅仅是发展学生体质与智力的要求,更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形式,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制定创设出不同目标的德育教育计划和相应措施,结合学生具体特点,有侧重有选择性地培养学生品德。
四、创设良好课堂情境渗透德育教育
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游戏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体育教学游戏大都有一定的思想性和目的性,特别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有竞争和对抗,才能为广大学生接受和喜爱。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务必让学生的体力和智力协同发展,发挥游戏的思想教育作用。而当在课堂上发生偶然事件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短暂的偶发事件,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要做体育教育的有心人,关注学生的细微举止变化,抓住课堂的偶发事件,在处理事情的同时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教育。
五、充分利用体育游戏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游戏是一项普及性的教育模式,任何身体运动的项目都可以有游戏的形式,任意一种游戏运动都能开发思想,成为思德教育的载体。例如篮球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机智勇敢的品德,竞走可以锻炼学生坚持顽强、不断拼搏的斗志,益智类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强体健智。
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之后,挖掘里面的德育因素,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身体条件等各个因素,编排和组织各式各样的体育游戏,让学生的游戏活动中接受各种思想教育。
六、灵活运用竞争特点渗透德育
体育教学活动经常采取竞赛、评比和奖励优胜等方法。竞赛能够激励青少年学生力争上游,奋赛拼搏的竞争精神;评比能使学生较容易地意识到个人的努力程度将影响到集体荣誉以及集体荣誉予期带来的影响,使学生会自觉协调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体育比赛对优胜者的奖励能够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有成就感,使他们饱尝胜利果实的喜悦和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有能使失败者具备战胜困难,不甘失败,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总结经验教训,以利再战,直至取得成功为止。
七、趣味教学培养学生责任心并渗透德育
一般富于感染力和趣味性的体育活动常常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享受在体育活动中自由展示的时间和空间,在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我们应以教学目标为基础,合理设计丰富有趣的体育活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训练。在游戏活动中,每个学生扮演的角色不同,需要每个人把自身的角色做好,增强自身的责任心与合作精神,才能更好地完成整个活动。与此同时,学生的纪律性和责任心都能得到提高,在乐中学,学中思,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德育教育。
总而言之,体育教学,应以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角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提高学生自身心理的素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并贯穿于体育教育。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更要注重实际,紧跟时代步伐,要保证学生生理、心理的全面平衡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体育大纲的目标,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雷建志《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创造
[2]赵俊芳《德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思想工作论坛
[3]沈鹏《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
[4]杨邵豫《体育教学在学生德育培养中的价值以及渗透途径的研究》
[5]高敬惠《也谈德育的渗透教育》山东行政学院
一、教师以身作则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作为老师,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孩子。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这两句话证明了良好的师德形象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刻意义。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能力、手段和技巧。教师在课内课外都要大方端正,文明谈吐,衣装整齐,尤其是在授课期间,要清楚讲解,明确重点难点,标准示范,和蔼可亲。这就是常言的“身教胜于言教”,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渗透教育的良好方式。教师只有真正做到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才能成为学生的典范,施教于人,这对于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勇敢进取的意志,克服不良的品质都具有特殊的效果。这种教育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
二、教师利用体育课堂进行德育渗透
体育课堂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规范,整个体育教学的过程既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观察和了解教师的过程。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体育道德规范、课堂常规、组织纪律等方面的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是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保证,只有体育课堂的常规准则得到遵守,通过严格的考勤考核制度,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和组织性,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集体精神,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和严谨治学的情操。
三、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渗透德育
体育教学有着广泛的内容,不同的教材又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在体育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教学组织方法,不仅仅是发展学生体质与智力的要求,更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形式,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制定创设出不同目标的德育教育计划和相应措施,结合学生具体特点,有侧重有选择性地培养学生品德。
四、创设良好课堂情境渗透德育教育
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游戏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体育教学游戏大都有一定的思想性和目的性,特别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有竞争和对抗,才能为广大学生接受和喜爱。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务必让学生的体力和智力协同发展,发挥游戏的思想教育作用。而当在课堂上发生偶然事件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短暂的偶发事件,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要做体育教育的有心人,关注学生的细微举止变化,抓住课堂的偶发事件,在处理事情的同时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教育。
五、充分利用体育游戏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游戏是一项普及性的教育模式,任何身体运动的项目都可以有游戏的形式,任意一种游戏运动都能开发思想,成为思德教育的载体。例如篮球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机智勇敢的品德,竞走可以锻炼学生坚持顽强、不断拼搏的斗志,益智类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强体健智。
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之后,挖掘里面的德育因素,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身体条件等各个因素,编排和组织各式各样的体育游戏,让学生的游戏活动中接受各种思想教育。
六、灵活运用竞争特点渗透德育
体育教学活动经常采取竞赛、评比和奖励优胜等方法。竞赛能够激励青少年学生力争上游,奋赛拼搏的竞争精神;评比能使学生较容易地意识到个人的努力程度将影响到集体荣誉以及集体荣誉予期带来的影响,使学生会自觉协调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体育比赛对优胜者的奖励能够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有成就感,使他们饱尝胜利果实的喜悦和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有能使失败者具备战胜困难,不甘失败,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总结经验教训,以利再战,直至取得成功为止。
七、趣味教学培养学生责任心并渗透德育
一般富于感染力和趣味性的体育活动常常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享受在体育活动中自由展示的时间和空间,在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我们应以教学目标为基础,合理设计丰富有趣的体育活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训练。在游戏活动中,每个学生扮演的角色不同,需要每个人把自身的角色做好,增强自身的责任心与合作精神,才能更好地完成整个活动。与此同时,学生的纪律性和责任心都能得到提高,在乐中学,学中思,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德育教育。
总而言之,体育教学,应以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角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提高学生自身心理的素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并贯穿于体育教育。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更要注重实际,紧跟时代步伐,要保证学生生理、心理的全面平衡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体育大纲的目标,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雷建志《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创造
[2]赵俊芳《德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思想工作论坛
[3]沈鹏《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
[4]杨邵豫《体育教学在学生德育培养中的价值以及渗透途径的研究》
[5]高敬惠《也谈德育的渗透教育》山东行政学院